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弘治中興的皇帝是誰弘治中興與萬曆中興有什麼區別?

明朝弘治中興的皇帝是誰弘治中興與萬曆中興有什麼區別?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弘治中興是指的明朝孝宗朱祐樘,弘治爲中國明朝第九個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號,使用年代爲公元1488年至1505年,前後共18年。孝宗在位期間,勤於理政,選用賢臣,勵精圖治,有弘治中興的說法。孝宗朱祐樘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他的生母紀氏是廣西紀姓土司的女兒,紀姓叛亂平息後,少女紀氏被俘入宮中,派充到內廷書室看護藏書。一次憲宗偶爾經過,見紀氏美貌聰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後,紀氏懷孕。寵冠後宮的萬貴紀知道後,命令一宮女爲紀氏墮胎。該宮女心生惻隱,不忍下毒手,便謊報說紀氏是“病痞”,並未懷孕。萬貴妃仍不放心,下令將紀氏貶居冷宮。紀氏是在萬貴妃的陰影下,於冷宮中偷偷生下了朱祐樘,萬貴妃得知後又派門監張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張敏卻冒着性命危險,幫助紀氏將嬰兒祕密藏起來,每日用米粉哺養。被萬貴妃排擠廢掉的吳皇后也幫助哺養嬰兒。萬貴妃曾數次搜查,都未找到。就這樣朱祐樘一直被偷偷地養到六歲。

明朝弘治中興的皇帝是誰弘治中興與萬曆中興有什麼區別?

網絡配圖

一天,張敏爲憲宗梳頭時,憲宗嘆息說:“我眼看就要老了,還沒有兒子。”張敏連忙伏地說:“萬歲已經有兒子了。”憲宗大吃一驚,忙追問究竟,張敏才說出了真情。憲宗聽了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當憲宗第一次見到自已那因爲長期幽禁,胎髮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兒子。不禁淚流滿面。當天召集衆臣,說出真相。次日,頒詔天下,立朱祐樘爲太子,並封紀氏爲淑妃。但隨之紀氏卻在宮中暴亡,門監張敏也吞金自殺。顯然,紀妃與張敏之死皆與萬貴妃的迫害有直接關係。憲宗的母親周太后擔心萬貴妃會對太子下毒手,就親自將孫子抱養在自己的仁壽官內,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宮中。

有一次,萬貴妃請太子去吃飯,周太后叮囑道:“你去之後,千萬不要吃東西。”因此太子赴宴時果然不沾任何食品,只稱自己已經飽了。當宮人捧上湯羹時,年幼的太子說:“我懷疑此中有毒。”萬貴妃既驚且怒。嚷道:“這孩才幾歲就如此,他日必加害於我!”此後,她一改對憲宗後宮生活的控制,憲宗在妃嬪中走動不再受限制,妃嬪們有孕也能順利出生,皇子漸漸多起來。萬貴妃想以此要挾皇帝另立儲君,廢掉皇太子的地位。憲宗對萬貴妃一向言聽計從,便有了更換太子之意,朝中衆臣極力反對。而此時泰山一帶突然出現地震,占卜者指地震的原因是上天警示如改立太子,必將引起動亂,憲宗心中恐懼,於是下令不準再議廢太子之事。成化二十三年(1487)春,萬貴妃病死,憲宗也因悲傷過度於八月去世。太子朱祐樘於九月壬寅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爲“弘治”,是爲明孝宗。

明朝弘治中興的皇帝是誰弘治中興與萬曆中興有什麼區別? 第2張

網絡配圖

事實上,憲宗留給兒子孝宗的,不僅是一個紊亂的朝政,而且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對於這些情況,孝宗在宮中爲太子時已經是有所瞭解的。他即位之初,就着手改革弊政。起初他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朝廷要員的人事安排上,待到這些問題基本解決之後,他便開始注重於對內憂外患的治理。明孝宗即位初期對於明王朝來說是一個多難之年,黃河發大水,陝西鬧地震,外加遇到國喪,件件都是麻煩事。而明孝宗位期間推行了一套明智的政治措施:凡是明憲宗親信的佞幸之臣一律斥逐。於是吏部尚書萬安、禮部侍郎李孜省、僧人繼曉等,或殺、或貶,或逐出京師;獲罪較輕的或貶官放逐、或流放邊地、或孝陵司香。大量起用正直賢能之士。同時,更定律制,複議鹽法,革廢一應弊政,政治清明,朝野稱頌。

明孝宗在內政治道上最主要的措施是大力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繁榮經濟。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開封處黃河決口,明孝宗命戶部左侍郎白昂領5萬人修治。弘治五年(1492年),蘇鬆河道淤塞,氾濫成災。明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貫主持治理,歷時近三年方告完成。從此,蘇鬆消除了水患,再度成爲魚米之鄉。由於明孝宗勵精圖治,使明朝再度中興盛世,國家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是明代歷史上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之一。所以後世史學家稱其爲弘治中興。他本人也被譽爲“中興之令主”。

明朝弘治中興的皇帝是誰弘治中興與萬曆中興有什麼區別? 第3張

網絡配圖

弘治中興與萬曆中興的區別

弘治中興,是在中央集權與皇權社會發展到鼎盛時期,統治局面的一次教科書般的正面範例。

其最重要的本質意義,是對前代統治經驗的延續,真正較爲全面地體現出了明王朝統治體系所能發揮的正面意義。即皇帝勤政、重臣用命,所以國泰民安。也是封建皇權社會所能達到的理想統治狀態

至萬曆朝時,大明已建國二百餘年。不可能沒有各種嚴重的社會問題。

萬曆中興,是在帝國出現一系列統治危機,很多弊政日益突出的情況下,所作出的一次改革運動及其成果。代表就是張居正改革。

其最重要的本質意義,是對前代統治弊端的一次革新,並較爲成功地糾正了一些弊端,延續了帝國的壽命。以至於,大明王朝還能在後面多次的內憂外患中,挺住近五十餘年。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