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明孝宗因病逝世弘治中興結束

明孝宗因病逝世弘治中興結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512年前的今天,1505年6月8日 (農曆五月初七),明孝宗朱祐樘因病逝世,“弘治中興”結束。  

明孝宗因病逝世弘治中興結束

圖片來源於網絡

明孝宗朱祐樘(chēng)(1470年7月30日(距今547年)-1505年6月8日)明朝第九位皇帝,憲宗皇帝第三子,生母孝穆紀太后。在位期間,勤於政事,勵精圖治,驅除宮內奸臣,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爲人正直的賢臣,使明朝再度中興盛世。史稱“弘治中興”,因病英年早逝,享年36歲。死後葬於泰陵諡號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孝宗去世後傳位太子朱厚照,即明武宗。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代中期的一位仁君。他的童年生活卻非常不幸。他的母親紀氏是廣西紀姓土司的女兒,紀姓叛亂平息後,少女紀氏被帶到皇宮。紀氏端莊、聰慧,被選送內書堂學習,然後被派充內藏看護皇家典籍。憲宗朱見深一次到內藏室,問紀氏情況,紀氏不卑不亢回答的讓憲宗很滿意,憲宗便臨幸紀氏,紀氏就此懷孕。當時宮中最受寵的是年長憲宗17歲的萬貴妃,她恃寵而驕,爲所欲爲。將所有妃嬪視爲眼中釘,生怕別人爭寵。萬貴妃得知宮女被臨幸並有了身孕便命人帶着墮胎的藥給紀氏吃,結果派去的人很好心的只讓她吃了一點點,沒有墮胎,不過孝宗先天體質較差很可能跟這些有關。雖然萬氏恃寵而驕霸佔後宮,但很多好心的宮女和太監們照料着可憐的紀氏,被萬貴妃排擠廢掉的吳皇后也幫助哺養嬰兒。最終紀氏在冷宮中平安生下皇子朱祐樘,而且一直偷偷地養到5歲。

太監張敏一次爲憲宗梳頭,憲宗看到自己的白髮不禁嘆道:“老將至矣,無子。”張敏連忙伏地說:“萬歲已經有兒子了。”朱見深大吃一驚,忙追問究竟,張敏說出了真情。朱見深知道事情的原委後,喜出望外,立刻派人去接兒子。紀氏摟抱着親生骨肉,泣不成聲,囑咐朱祐樘道:“我兒一走,我就活不成了。你看見穿着黃袍子,長着鬍鬚的人,那就是你父親。”然後給兒子換上小紅袍,長久目送着他坐上小轎子,去認自己的生父。朱祐樘這時已長到六歲,由於長期幽禁,一直沒有剪過胎髮,長長的頭髮披散到地面上。當朱見深第一次見到自已瘦弱的兒子時,不由得淚流滿面,連忙抱起他,讓他坐在自己膝上,親切地撫摸,久久地凝視,連聲說道:“這是朕的兒子,長得真像朕。” 第二年,朱祐樘被冊立爲太子,接着紀氏暴亡,太監張敏也吞金自盡。

顯然,紀妃與張敏之死皆與萬貴妃的迫害有直接關係。朱見深的母親周太后擔心萬貴妃會對朱祐樘下毒手,就親自將孫子抱養在自己的仁壽官內,這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宮中。但是,朱祐樘的太子之位並沒有因此而穩定下來。有一次,萬貴妃請朱祐樘去吃飯,周太后叮囑道:“你去之後,千萬不要吃東西。”因此他赴宴時果然不沾任何食品,只稱自己已經飽了。當宮人捧上湯羹時,年幼的朱祐樘想:完了,這句沒教過啊!他想了一會兒,說:“我怕有毒!”萬貴妃既驚又怒,一舉昏倒,昏迷前嚷道:“這孩子才幾歲就如此,將來還不要吃了我!”  

明孝宗因病逝世弘治中興結束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後,萬貴妃一改對朱見深後宮生活的控制,讓他去臨幸後宮的妃子,妃嬪們有孕也能順利出生,許多妃子都生下了皇子,皇子漸漸多起來。於是萬氏就天天在朱見深耳邊說太子如何不好,讓他改立其他皇子。朱見深對萬貴妃一向言聽計從,便有了更換太子之意,並馬上着手準備,雖然衆大臣極力反對,據理力爭,但這絲毫也沒有影響朱見深換太子的決心。這一次是老天幫了朱祐樘,正當宮中爲改易太子的事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泰山地區發生地震,當時的泰山是皇太子的象徵,奇異的天象一出,羣臣立刻上奏“上天已經示警了,如果改立太子,必將引起動亂”。篤信佛教的朱見深這次服軟了,心中很是恐懼,於是下令不準再議廢太子之事,朱祐樘的地位這才得以穩定下來。

也許是這種多難的童年生活增加了他對社會和人生的認識,增長了他的才幹,鍛鍊了他的意志,與其他同齡人相比,他顯得早熟。據說,喪母時的朱祐樘雖然僅有六歲,但卻“哀慕如成人”。史學家們認爲,明孝宗朱祐樘“恭仁儉樸,虛心納諫”,而絕少“千金之子,性習驕佚,萬乘之尊,求適意快志,惡聞己過”的惡習,這種個性的形成大概也與他幼年的生活經歷有一定的關係。

文華殿聖賢之君朱祐樘被立爲太子後,朱見深非常注重對他的培養教育。九歲時,他開始“出閣講學”,接受比較嚴格的教育。講讀在文華後殿進行,對他進行教育的老師都是當時的學養深厚之士,如彭華、劉健、程敏政等人。從九歲出閣講學到十八歲即位,朱祐樘整整接受了非常正規的九年教育。

除此之外,朱祐樘在宮中也曾接受過很多人的教育,據說當時的宮中太監覃吉對他的影響很大。九歲時,覃吉曾每天給他口授朱熹的《四書章句》。對此,《明史》中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弘治之世,政治醇美,君德清明,端本正始,吉有力焉!”在宮中和外廷的雙重教育下,年輕的朱祐樘既擁有淵博的學識,又具有廣泛的愛好和興趣,尤其是喜歡詩歌、繪畫、彈琴等,並且在這些方面的造詣頗深。《明史》中曾收錄過他的詩集五卷,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錢謙益在自己編寫的《列朝詩集》中也曾收錄了他的一首《靜中吟》:“習靜調元養此身,此身無恙即天真。周家八百延光祚,社稷安危在得人”。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憲宗帝駕崩,太子朱祐樘即位,爲明孝宗,又稱弘治皇帝,是明朝一位開明皇帝。即位後的孝宗追諡生母淑妃爲孝穆皇太后,並將其墳塋遷至茂陵與父皇合葬,另立奉慈殿祭祀。不久,有太監在桂林查找到太后的留跡。原來當年李唐妹被官兵擄押進京時,曾路經城西牯牛山下古茶庵(今東安路)歇宿,在山下的清泉水池梳洗。朱祐樘聞奏,便下旨將古茶庵改名聖母寺,此泉池命名爲聖母池,並責成官府精工修建,並派使臣到桂嶺修建了太后的先人塋,又在桂林市建宗廟紀念自己的瑤族母親。

聖母池口上沿井欄爲八面石雕,圖飾吉祥瑞獸,曾有俗名“八卦井”,又因事出皇太后,池的建築似池似井,建築出奇,留下了種種神祕。該池呈井狀,口徑達2. 30米,深7.3米,上下六層,全爲條石疊砌,自上而下,分爲八面。池腹稍敞,現在井底的水是污水,根本無法飲用,井壁與常井之壁大異。

在位期間,推行了一套明智的政治措施。整頓吏治:凡是憲宗親信的佞幸之臣一律斥逐。於是吏部尚書萬安、禮部侍郎李孜省、僧人繼曉等,或殺、或貶,逐出京師;獲罪較輕的或貶官放逐、或流放邊地、或孝陵司香。大量起用正直賢能之士。同時,更定律制,複議鹽法,革廢一應弊政,政治清明,朝野稱頌,人稱弘治中興。 

明孝宗因病逝世弘治中興結束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孝宗在內政治道上最主要的措施是大力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繁榮經濟。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開封黃河決口,孝宗命戶部左侍郎白昂領5萬人修治。弘治五年(1492年),蘇鬆河道淤塞,氾濫成災。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貫主持治理,歷時近三年方告完成。從此,蘇鬆消除了水患,再度成爲魚米之鄉。

孝宗在位18年間,吏治清明,任賢使能,抑制官宦,勤於務政,倡導節約,與民休息,是明代歷史上少有的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他重用李東陽,謝遷,劉建等名臣,其三人內閣知名度僅次於朱棣時期的三楊內閣。但孝宗疏於武備,在軍事上無所建樹,對於北部邊患沒有采取什麼強有力的措施。 明孝宗皇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偉大的皇帝!因爲他不但是明朝的中興明君,採取種種措施減輕老百姓的徭役賦稅,把本已經衰敗的明朝再度復興起來,而且還是中國歷史唯一一個用實際行動實踐男女平等的皇帝,因爲母親的悲慘遭遇讓他深感皇帝擁有三宮六院的危害,他一生只娶了一個張皇后,不封貴妃、美人,過着平常百姓幾乎一樣的夫妻生活,作爲一個擁有無上權力的皇帝,這真的是非同一般。

由於先天體弱,孝宗於弘治十八年五月初七日(1505年6月8日)卒於乾清宮,年36歲。尊諡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廟號孝宗,葬北京昌平泰陵。孝宗死後,“深山窮谷,聞之無不哀痛”,“哭聲震野”。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