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通緝令上畫像和本人一點都不想 爲什麼總是能抓到犯人

古代通緝令上畫像和本人一點都不想 爲什麼總是能抓到犯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通緝令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古代的時候沒有拍照工具,官府在通緝犯人的時候,只能根據目擊者的描述,大體畫一張比較抽象的肖像,用以抓捕犯人,可是古人在肖像特別抽象的情況下,總能抓到犯人,這是爲什麼呢?

古代通緝令上畫像和本人一點都不想 爲什麼總是能抓到犯人

由於“通緝令”上畫的肖像一般都比較抽象,和真實的人差距較大,一般人難以辨別出來,官府在張貼“通緝令”的時候,還會寫上逃犯的姓名、年齡以及籍貫。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個人身份信息作假的門檻非常低。

所以,在通緝時,人們主要是依賴畫像抓捕犯人。《明史·黃綰傳》中有記載,明朝嘉靖十三年,山西大同發生兵變,禮部侍郎黃綰簽發了畫像通緝令“綰復圖形購首惡數人”。

古代通緝令上畫像和本人一點都不想 爲什麼總是能抓到犯人 第2張

這些罪犯的頭像畫的那叫一個慘啊,畫像和本人相貌差別非常大。這也沒有辦法,畢竟當時沒有複印機,每個畫師的水平又不一樣,而且又都是臨摹的上級所發下來的,通緝令上的肖像,這一來二去的,就越畫越難辨認了。

可是,再難辨認的罪犯,最終總是能被人抓住,這真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實際上,肖像即便是畫得不怎麼像,但是畫師們一般都能把罪犯的主要特徵給畫出來,比如臉上的刀疤,大痦子等等。這些比較突出的特徵,讓人辨認起來就變得比較容易了。

古代通緝令上畫像和本人一點都不想 爲什麼總是能抓到犯人 第3張

雖然古代人沒有身份證,但是,在古代人口的流動是受到限制的,人們不可以隨意流動的。以明朝爲例,一個人要想出遠門,必須要有當地官府簽發的“路引”,就是通行證。

古代人都是生活在相對封閉的熟人環境中,如果突然有一個陌生人闖入當地,官府會對其盤問,並且要路引,如果沒有的話,就會被關押,然後進一步調查身份。所以,陌生人很難逃出官府的監視。

古代通緝令上畫像和本人一點都不想 爲什麼總是能抓到犯人 第4張

最後,在抓捕通緝犯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賞金。以上的辦法都不如通緝令後面的一句話管用。古代官府在頒發通緝令時,除了寫上犯人的相關信息外,還會標明懸賞金額,“凡抓捕犯人者,賞銀多少兩。”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哪怕畫的肖像在難以辨認,只要是賞金夠高,罪犯也是插翅難飛。凡是向官府提供線索的人,都會獲得相應的賞金。如果直接舉報或者抓住犯人的話,官府給的賞金就會更多。

古代通緝令上畫像和本人一點都不想 爲什麼總是能抓到犯人 第5張

有時候,官府會根據所抓罪犯的罪行嚴重程度制定賞金,罪行越嚴重的,賞金就越多,有的甚至給幾十兩的白銀當賞金。你可別小瞧了這幾十兩白銀。普通人一家一年才花銷二兩白銀,幾十兩的白銀誘惑力還是非常大的。

在鉅額賞金的情況下,人們爲了拿到賞金,會非常注意身邊存在可疑的人,你可別小瞧了羣衆的力量。北京朝陽羣衆就爲政府破獲過非常多的大案。因此那些罪犯很難逃脫法網,即便是犯人與通緝令上的畫像相差非常大,最後也總能抓到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