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通緝令完全和真相不一樣 爲什麼還能抓到犯人

古代通緝令完全和真相不一樣 爲什麼還能抓到犯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古代通緝令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現代社會,對於在逃犯,公安機關發佈通緝令,全國抓捕逃犯。通緝令上面信息非常詳細,如被通緝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衣着和體貌特徵,還有被通緝人近期照片,發案的時間、地點和簡要案情。其中最關鍵的是被通緝人的照相,人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到這個逃犯的長相,萬一碰上這個逃犯,就可以向公安機關報告,將其擒獲了。

可是古代沒有照相機、手機,古裝劇中的“通緝令”畫得那麼抽象,僅僅寥寥數筆,還是黑白的。說實話,這些畫像已經走形了,簡直慘不忍睹,和真人不太像。有不少朋友有疑惑,這樣水平的“通緝令”,有用嗎?能夠抓獲犯人嗎?

其實,在古代,這樣的“通緝令”也可以抓獲犯人,詳情如下。古代“通緝令”上面,除了嫌疑犯的畫像外,也有嫌疑犯的姓名、年齡、籍貫,還有此人作案情況,及可能的去處。

古代通緝令完全和真相不一樣 爲什麼還能抓到犯人

古代犯人逃走後,官府會出具州縣長官簽發的海捕文書(古代通緝令),讓捕快拿着在各地粘貼,宣傳。海捕,就是在全國範圍內追捕,即使犯人逃到天涯海角,也無濟於事。

如《三國演義》第四回:“ 卓遂令遍行文書,畫影圖形,捉拿曹操 。”

演義中,曹操本想刺殺漢賊董卓,沒想到被呂布發現端倪,於是放棄刺殺,而是假稱給董卓獻刀的。他將刀獻給董卓,才連夜逃出京城,董卓反應過來,發下海捕文書,到處貼曹操的通緝令,四處捉拿曹操。曹操無處遁形,在中牟縣被陳宮擒獲。這說明古代的“通緝令”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抓獲犯人的。古代“通緝令”之所以能夠擒獲逃犯,主要是連坐和重賞兩個方面。

古代通緝令完全和真相不一樣 爲什麼還能抓到犯人 第2張

連坐

我國古代,實行保甲制度,以戶爲單位,設戶長;十戶爲甲,設甲長;十甲爲保,設保長。如果有一人犯罪,這一戶、一甲、一保連坐,都被處罰。十戶人家互相監督,如果誰幹了違法的事,其他人就會向官府報告,將其繩之以法。這些違法的事,當然也包括包庇罪犯。

官府四處粘貼海捕文書,也就是告知所有老百姓,需要注意提防陌生人來到自己的村莊。如果這一甲內有人藏匿了逃犯,別人也沒報告,那就將這十戶人家當共犯處理。

重賞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句話不是吹的,而是幾千年來的實踐總結。一件事情再危險,只要有人能夠出得起足夠的價碼,就會有人去做。古代“通緝令”之所以能夠順利擒獲逃犯,除了實行連坐重罰外,最主要的是重賞。

古代官府頒發的通緝令中,除了有犯人的姓名、籍貫等基本信息外,後面還會標註一定數額的懸賞金,如“凡抓捕犯人者,賞銀一百兩。”如《水滸傳》中,魯智深抱打不平,打死鎮關西后,倉皇而逃。當時官府就發放了海捕文書,四處通緝魯智深。當時在“通緝令”上不只寫了魯智深的姓名、籍貫、年齡,最主要的是寫了對擒獲魯智深的賞金。如果有人能夠向官府提供線索,就會獲得相應的賞金,只是比擒獲犯人少點而已。

古代通緝令完全和真相不一樣 爲什麼還能抓到犯人 第3張

我國古代,生產力低下,如果有人走了狗屎運,正好碰到了這些通緝的犯人,暗中向官府報告,就可以取得豐厚的獎勵。有人覺得這幾十、一百兩太少了,認爲沒人爲了幾十兩,冒着得罪犯人的危險,向官府報告,或者幫助官府捉拿犯人。實際上,古代普通老百姓,很少能夠花得起銀子,大部分使用銅錢。因此,這幾十兩對於古代老百姓來說,就是一筆鉅款了。這真是一夜暴富的機會啊,誘惑還是挺大的,值得冒險。

古代通緝令完全和真相不一樣 爲什麼還能抓到犯人 第4張

結語

在古代,沒有相機、手機照相,見過犯人容貌的人也不一定會畫,而畫師根據描述,自然很難畫得惟妙惟肖。這些畫師,憑藉描述,畫的犯人容貌,非常抽象,而其他畫師,根據“第一個畫師的原版”畫,那就更加慘不忍睹了,和真人差得十萬八千里了。其實,在古代,“通緝令”只是震懾,起發動羣衆的作用。最關鍵的是後面幾句話,那就是關於這個犯人的懸賞。

畢竟官府的衙役是有限的,也不能運氣那麼好,正好碰上逃犯。只有重賞,才能調動老百姓積極性,幫助官府破案,捉拿犯人,使其無處遁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