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通緝令和真人一點都不像 古人爲何總能抓到犯人

古代通緝令和真人一點都不像 古人爲何總能抓到犯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古代通緝令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的通緝令真的能抓到人?官差:你不看看最後那句話,跑不了

通緝令指的是執法機關依法通緝在逃的或者在拘留過程中、逮捕後逃脫的犯罪嫌疑人而制定的一種法律文書。通而廣,指的是佈告天下,讓衆人瞭解;緝,是緝拿、抓捕的意思,就是將罪犯的信息告知天下,利用百姓的力量捉拿罪犯。

古代通緝令和真人一點都不像 古人爲何總能抓到犯人

但是,在古代,受限於技術發展水平,通緝令往往只是一紙文書,即便有罪犯的畫像,也往往比較抽象,更沒有監控、DNA比對等技術,通過這樣看似粗糙的通緝令能將罪犯繩之於法嗎?其真實效果可能會超出我們的想象。

一、 通緝令的起源

中國古代的通緝令起源很早。據說,我國最早的通緝令是伍子胥的畫像。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爲捲入楚國的一場政治鬥爭而受到楚平王的追殺而逃到吳國。據《國語·楚語》和《史記·伍子胥列傳》記載,由於楚平王的荒淫無度,楚國發展到楚平王年間,國勢日益衰退。在楚國內部,政治鬥爭日益嚴峻複雜,皇親宗室之間相互猜忌、排擠,典型的例子就是楚平王懷疑太子“外交諸侯,將入爲亂”。伍子胥及其家人們即被捲入這場政治鬥爭。楚平王爲了追殺伍子胥,命人制作了伍子胥的畫像,張貼各地,並懸賞捉拿。這張捉拿伍子胥的畫像,被認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張通緝令。

後來,通緝令在內容與形式上不斷髮展完善,畫像與文字互相補充。通緝令不僅包括犯罪嫌疑人的畫像,還通過文字的形式將其年齡、外貌特徵等公佈於衆,並根據罪犯的等級,將通緝令張貼於不同的行政區域範圍,實現不同地域與部門的聯合抓捕。例如,東漢桓帝年間,大宦官侯覽“殘暴百姓,所爲不軌”。同鄉人張儉不畏權勢,將侯覽的罪行奏告漢桓帝。

古代通緝令和真人一點都不像 古人爲何總能抓到犯人 第2張

但是,最終因爲奏摺被侯覽扣壓而檢舉失敗,侯覽與張儉也因此結仇。漢靈帝建寧二年,侯覽爲了報復張儉,勾結同鄉人上書誣告張儉,並脅迫漢靈帝頒佈通緝令緝捕張儉。張儉倉皇出逃。侯覽刊印了許多通緝令,除了畫像,還將張儉的年齡、外貌特徵等信息一併公佈於衆,責令各州郡協同抓捕。

二、連坐:通緝令的效用機制之一

通緝令張貼出去以後,爲什麼能得到效果呢?這裏面其實是利用了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趨利避害的心理。這種趨利避害的心理一方面體現爲人們都害怕因爲通緝犯而使自己受到牽連。中國古代有一種常見的社會治理方式——連坐制度。我國的連坐制歷史悠久,起始於周朝時期,目的是爲了打擊與罪犯有一定社會關係的人。

商鞅變法中,提出了“令民爲什伍,而相收司連坐”的連坐制度。連坐制就是要求人們互相監督、互相檢舉。老百姓不僅要監督自己的鄰里,還要監督自己的親屬,倘若身邊的人有犯罪行爲而沒有檢舉,其鄰里就會同罪犯一同受到法律制裁。因此,在連坐制的影響下,老百姓人人自危,生怕受到通緝犯的連累。

古代通緝令和真人一點都不像 古人爲何總能抓到犯人 第3張

所以說,當通緝令張貼出去以後,迫於連坐的壓力,老百姓發現罪犯的蛛絲馬跡之後能夠及時向相關部門彙報,幫助緝捕犯人,使其無處可藏。雖然古代的科技沒有今天發達,但是連坐制促使通緝犯無處投靠,很多時候只能隱姓埋名苟活於荒野之中。

三、 重賞:通緝令的效用機制之二

趨利避害心理的另一方面則體現爲人們對利益的追求。在中國古代的通緝令末尾,通常都會對舉報之人作出承諾,賦予舉報之人豐厚的賞金,例如,“情況屬實,賞銀千兩”等。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豐厚的金錢獎勵下,必然會有人不遺餘力幫助官方緝捕罪犯。甚至有很多專門以此爲生的“賞金獵人”,通過配合官府檢舉、捉拿通緝犯,獲取高額賞金作爲自己的謀生方式。重賞不同於上文的連坐制度。如果說連坐制度是通過強制性手段割裂罪犯與他人的社會關係,使其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那麼,重賞的方式則是通過物質利益促使那些與罪犯沒有親緣等社會關係的陌生人蔘與到罪犯抓捕的過程中,迫使罪犯無處躲藏。

古代通緝令和真人一點都不像 古人爲何總能抓到犯人 第4張

中國古代的社會等級森嚴,貧富分化相當嚴重,普通老百姓的收入相當有限,大量的社會資本集中在極少數一部分人手中。因此,通緝令上面的賞金,對任何老百姓而言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很多人即便奮鬥一輩子也無法獲得如此多的收入。在如此大的利益驅使下,那些形形色色的江湖人士、“賞金獵人”、遊手好閒的閒散人士、普通百姓等對抓捕逃犯所採取的行動可能是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的。我們經常會在好萊塢的影視作品中,在西部片的電影中看到“賞金獵人”角色,他們以抓捕逃犯,獲取官方賞金爲生。在中國古代,也存在着這樣的職業羣體,甚至比好萊塢作品中表現得更徹底。

另外,中國社會中,自古就有很多江湖人士。江湖是我們討論中國社會時不可避免的一個關鍵詞。這些江湖人士不同於普通老百姓,他們有着複雜的社會關係,甚至可以做到“手眼通天”,與官方和民間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在重金獎賞之下,通緝犯想要逃脫這些社會勢力的追捕,難度還是相當大的。

古代通緝令和真人一點都不像 古人爲何總能抓到犯人 第5張

結語:不同時代,不同的社會背景中,社會治理方式也不盡相同。任何一個時代,統治者都會設計出適合當時時代特徵的社會管理體制。同時,任何一項制度或者管理方式都是與社會整體的治理體系相關聯的,而不是割裂於社會整體的。中國古代的這種看似簡陋的通緝令,產生於中國古代社會中,與當時的政治經濟發展水平、當時的文化制度、風俗習慣緊密相關。雖然在今天看來可能並沒有什麼實際效用,但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這樣的通緝令可能是最有效的一種社會治理方式,其真實的治理效果可能要超出我們所有人的想象。所以,作爲後來者的我們,應該敬畏古人的智慧,古人還有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對此您又是怎麼看的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