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雲麓先生以畫舫載洛花宴客》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雲麓先生以畫舫載洛花宴客》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垂絲釣近·雲麓先生以畫舫載洛花宴客

吳文英 〔宋代〕

聽風聽雨,春殘花落門掩。乍倚玉闌,旋剪夭豔。攜醉靨。放溯溪遊纜。波光撼。映燭花黯澹。

碎霞澄水,吳宮初試菱鑑。舊情頓減。孤負深杯灩。衣露天香染。通夜飲。問漏移幾點。

譯文

《雲麓先生以畫舫載洛花宴客》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聽風又聽雨,春將過去,花兒調謝,門也掩閉。剛剛倚靠在美玉裝飾的欄杆,又立即被風剪去了鮮豔美麗。攜帶着醉靨,放開那逆流而上的遊船繩纜,蕩着波光,牡丹花把燭光映襯顯得暗淡。

破碎的雲霞,澄澈的湖水,彷彿吳宮剛剛照過的菱花鏡。原來的情緒頓時少了。也算辜負了深杯酒滿。衣服上的露水被天香盡染。喝個通宵吧,問滴漏的計時器上移到了幾點。

賞析

這是一首紀遊詞。詞的上片寫景,有暮春景、船中景、船外景,統融成一幅官宦人家的閒情逸趣圖景;下片着重敘述好客的主人史雲麓以及宴飲情景。詞寫夜遊宴飲。既因有“洛花”同行可大增遊興,又因乘“畫舫”划行於溪水之上而倍增畫意詩情。境界自是不俗。此詞寫得明快流利。

《雲麓先生以畫舫載洛花宴客》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第2張

上闕的發端“聽風聽雨”一韻,化用皮日休、吳融詩之意,言春天風雨之後,百花凋零,此時正是牡丹盛開之際。“乍倚玉闌”一韻,化用李白《清平調》,羅隱《牡丹》詩意,以楊貴妃美姿比擬牡丹花,一個“乍”字,突出其含苞未放。“剪夭豔”言其美豔之形乃是造化剪裁,一個“旋”字,與“乍”字呼應,均強調花蕾初放,時間短暫,形美色豔。“攜醉靨”一韻,以貴妃的美面比擬牡丹,故牡丹花有名“楊妃醉酒”者,此韻扣題“載洛花”三字。“放溯溪遊纜”二韻,言畫舫逆溪而遊,水波盪漾,波光粼粼,風景優美。“映燭花黯淡”一韻,扣題“宴客”二字,寫雲麓先生在畫舫內宴客的情況,“燭花”暗示畫舫宴客時間在晚上,“映燭花黯淡”以燭光黯淡反襯牡丹花的光華耀眼。

下闕不變,繼寫牡丹花的美豔,“碎霞澄水”一句,用晚霞燦爛映照在清澄的水面上來比擬牡丹花的色彩斑斕明麗,“吳宮初試菱鑑”此句化用辛棄疾《念奴嬌·賦白牡丹》:“對花何似?吳宮初教,翠圍紅陣。”以吳宮宮女之美貌比擬牡丹花繁盛簇擁,紛中有整的形態。“菱鑑”言似錦繁花映照在如鏡的水面上。“舊情頓減,孤負深杯灩”此筆鋒一轉,寫自己對牡丹花的感想,這真是空際轉身。前面極力描繪牡丹花之美豔多姿,此處卻突然“情頓減”“負深杯”,其情突然急驟下轉。此詞以如此筆法,言自己對牡丹之情突然減弱,辜負了主人斟酒滿杯以賞花的深情,這其中含蓄地表達了對國事的隱憂。“衣露天香染”三韻,又掉轉筆鋒寫同遊的人們,依舊沉醉在牡丹花中,衣服盡染牡丹香,通宵達旦地飲酒,不關心時間的早晚。

此詞大幅描繪牡丹花美豔異常,多處化用典故,包括李白、白居易、皮日休、吳融、羅隱、辛棄疾等語典,並以楊貴妃比擬牡丹花,詞風濃豔密麗。後空際轉身,寫自己對牡丹花的感想,寄託了對國事的隱憂,這與吳文英詞中的《解語花·梅花》:“冷雲荒翠,幽棲久,無語暗中春怨。”《丁香結·秋日海棠》:“嬌羞豔色,自傷時背”一樣,均有寄託之思。這正如李慶甲所言:“用比興手法和蒼涼的音調,隱晦曲折地寫出了對宋室淪亡的哀傷之情。”(《詞綜·前言》)俞平伯亦言:“吳文英……他們每通過典故詞藻的掩飾,曲折地傳達眷懷家國的感情,這不能不說比之‘花間’詞爲深刻,也比北宋詞有較大的進展。”

創作背景

據《吳郡志》,史宅之曾兩度出任平江府知府。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三月初九日第二次就任時,“以畫舫載洛花宴客”(用遊船載着牡丹花來宴請賓客),此詞即記敘“載洛花宴客”一事之作。其年,吳文英在蘇州,爲倉臺幕僚。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