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農桑輯要》播種·水稻主要內容是什麼?

《農桑輯要》播種·水稻主要內容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齊民要術》稻無所緣,唯歲易爲良。選地欲近上流。地無良薄,水清則稻美也。三月種者爲上時,四月上旬爲中時,中旬爲下時。先放水,十日後,曳轆軸十遍。遍數唯多爲良。地既熟,淨淘種子,浮者不去,秋則生稗。漬經三宿,漉出,內草篙市專反,判竹,圜以盛谷。中裛之。復經三宿,芽長二分,一畝三鬥擲。三日之中,令人驅鳥。稻苗長七八寸,陳草復起,以鐮侵水芟之,草悉膿死。稻苗漸長,復須薅。拔草曰“薅”。虎高反。薅訖,決去水,曝根令堅。量時水旱而溉之。將熟,又去水。霜降獲之。早刈,米青而不堅;晚刈,零落而損收。北土高原,本無陂澤,隨逐隈曲而田者,二月冰解,地幹,燒而耕之,仍即下水。十日,塊既散液,持木斫平之。納種如前法。既生七八寸,拔而栽之。既非歲易,草稗俱生。芟亦不死,故須栽而薅之。溉灌、收刈,一如前法。畦嚼音劣,堤厓也。大小無定,須量地宜,取水均而已。藏稻必須用簞。此既水谷,窖埋得地氣,則爛敗也。舂稻:必須冬時,積日燥曝,一夜置霜露中,即舂。若冬舂不幹,即米青赤脈起;不經霜,不燥曝,則米碎矣。秫稻法,一切同。

《農桑輯要》播種·水稻主要內容是什麼?

《周官》曰:稻人,掌稼下地。以水澤之地種穀也。謂之“稼”者,有似嫁女相生。以瀦畜水,以防止水,以溝蕩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澮寫水。以涉揚其芟,作田。鄭司農說“瀦”、“防”以《春秋傳》曰:“町原防,規偃瀦。” “以列舍水”“列者,非一道以去水也。”“以涉揚其芟”:以其水寫,故得行其田中,舉其芟鉤也。杜子春讀“蕩”爲“和”,“蕩”謂以溝行水也。玄謂“偃瀦”者,畜流水之陂也。“防”,瀦旁堤也。“遂”,田首受水小溝也。“列”,田之畦嚼也。“澮”,田尾去水大溝。“作”,猶治也。開遂,舍水於列中,因涉之,揚去前年所芟之草,而治田種稻。凡稼澤,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殄,病也,絕也。鄭司農說:“芟夷”以《春秋傳》曰“芟夷蘊崇之”。今時謂禾下麥,爲“夷下麥”,言芟刈其禾,於下種麥也。玄謂將以澤地爲稼者,必於夏六月之時,大雨時行,以水病絕草之後生者,至秋,水涸芟之,明年乃稼。澤草所生,種之“芒種”。鄭司農雲:“澤草之所生,其地可種芒種。”“芒種”,稻、麥也。

《農桑輯要》播種·水稻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2張

《氾勝之書》曰:種稻,春凍解,耕反其土。種稻區不欲大,大則水深淺不適。冬至後一百一十日,可種稻。始種,稻欲溫;溫者,缺其塍,食陵反;畦畔也。令水道相直。夏至後,大熱,令水道錯。

崔寔曰:三月可種粳稻。稻,美田欲稀;溥田欲稠。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