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農桑輯要》耕墾·耕地原文記載了哪些內容?

《農桑輯要》耕墾·耕地原文記載了哪些內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齊民要術》:春耕尋手勞郎到反,古曰:“耰”,今曰“勞”。《說文》曰:“耰,摩田器。”今人亦名“勞”曰“摩”。秋耕待白背勞。春既多風,若不尋勞,地必虛燥。秋田塌實,溼勞令地硬。諺曰:“耕而不勞,不如作暴。”蓋言澤難遇,喜天時故也。桓寬《鹽鐵論》曰:“茂木之下無豐草,大塊之間無美苗。”踏,直輒反,田實也。暴,音曝,耗也。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淺;犂欲廉,勞欲再。犂廉耕細,牛復不疲;再勞地熟,旱亦保澤也。秋耕垵同垵青者爲上。比至冬月,青草復生者,其美與小豆同。初耕欲深,轉地不深,地不熟;轉不淺,動生土也。菅茅之地,宜縱牛羊踐之;踐則根浮。七月耕之,則死。非七月復生矣。凡美田之法,綠豆爲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冀美懿反;漫種也。種;七月、八月,犂垵殺之,爲春谷田,則畝收十石;一石大約今二斗七升;十石,今二石七鬥有餘也。後《齊民要術》中“石”、“鬥”仿此。其美與蠶矢、熟糞同。

《農桑輯要》耕墾·耕地原文記載了哪些內容?

《氾勝之書》曰:凡耕之本,在於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春凍解,地氣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氣始暑,陰氣始盛,土復解;夏至後九十日晝夜分,天地氣和;以此時耕田,一而當五,名曰“膏澤”;皆得時功。春,地氣通,可耕堅硬強地黑壚土,輒平摩其塊以生草;草生,復耕之;天有小雨,復耕和之,勿令有塊,以待時;所謂強土而弱之。春候地氣始通,土塊散,陳根可拔。此時二十日以後,和氣去,即土岡。以時耕,一而當四;和氣去耕,四不當一。杏始華榮,輒耕輕土、弱土。望杏花落,復耕;耕輒勞之。草生,有雨澤,耕,重勞之。土甚輕者,以牛羊踐之,如此則土強;此謂弱土而強之也。

《雜說》:凡人家營田,須量己力,寧可少好,不可多惡。凡地有薄者,即須加糞糞之。其“踏糞”法:秋收治田後,場上所有谷穰等,並須收貯一處。每日布牛腳下,三寸厚;古一尺,大約今一尺三寸有餘。後《齊民要術》“尺”、“寸”仿此。每平旦,收聚堆積之;還依前布之,經宿即堆聚。至十二月、正月之間,即載糞糞地。

《農桑輯要》耕墾·耕地原文記載了哪些內容? 第2張

《種蒔直說》:古農法,犁一棍六。今人只知犁深爲功,不知棍細爲全功。棍功不到,土粗不實。下種後,雖見苗,立根在粗土,根土不相着,不耐旱;有懸死、蟲咬、乾死等諸病。棍功到,土細又實,立根在細實土中;又碾過,根土相着,自耐旱,不生諸病。

《韓氏直說》:爲農大綱,一則牛欺地,二則人欺苗。牛欺地則所種不失其時;人欺苗,則省力易辦;反是,則徒勞無益矣。凡地,除種麥外,並宜秋耕。先以鐵齒概縱橫概之,然後插犂細耕,隨耕隨撈。至地大白背時,更橇兩遍。至來春地氣透時,待日高復棍四五遍。其地爽潤,上有油土四指許;春雖無雨,時至便可下種。秋耕之地,荒草白少,極省鋤工。如牛力不及,不能盡秋耕者,除種粟地外,其餘黍、豆等地,春耕亦可。大抵秋耕,宜早,春耕宜遲。秋耕宜早者,乘天氣未寒,將陽和之氣。掩在地中,其苗易榮。過秋,天氣寒冷,有霜時,必待日高,方可耕地,恐掩寒氣在內,令地薄,不收子粒。春耕宜遲者,亦待春氣和暖,日高時,依前耕耙。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