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古文觀止·叔向賀貧》的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古文觀止·叔向賀貧》的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文觀止·叔向賀貧》的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本站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叔向賀貧

《國語·晉語上》

【題解】

公元前541年,韓宣子被任命爲晉國的正卿。本文寫韓宣子因財富匱乏而發愁,大夫叔向反而向他道賀。這一“愁”一“賀”向讀者闡述了貧不足憂的道理,並指出應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沒有德行而愈富有則禍害愈大,有德行則可以轉禍爲福。

【原文】

叔向見韓宣子,宣子憂貧,叔向賀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45],無以從二三子[46],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註釋】

[45]實:這裏指財富。

[46]“無以”一句:意思是家裏貧窮,沒有供給賓客往來的費用,不能跟晉國的卿大夫交往。二三子,指晉國的卿大夫。

【譯文】

叔向去見韓宣子,宣子正爲自己貧困而憂慮,叔向卻向他道賀。宣子說:“我有晉卿的虛名,卻沒有它的財產,無法與其他卿大夫們交往,我正爲這個發愁,你卻向我道賀,這是爲什麼呢?”

【原文】

對曰:“昔欒武子無一卒之田,其宮不備其宗器,宣其德行,順其憲則,使越於諸侯。諸侯親之,戎狄懷之,以正晉國。行刑不疚[47],以免於難。及桓子,驕泰奢侈,貪慾無藝[48],略則行志[49],假貨居賄,宜及於難,而賴武之德,以沒其身。及懷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於難,而離桓之罪,以亡於楚。

《古文觀止·叔向賀貧》的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註釋】

[47]行刑不疚:刑,國家的法律規則。疚,害病,憂慮。

[48]藝:限度。

[49]略則行志:略,觸犯。則,國家法律。志,貪私的心意。

【譯文】

叔向回答說:“當初欒武子沒有百人的田產,家裏連祭祀的器具都不完備,但他卻能夠宣揚美德,遵從法規,使名聲遠播於諸侯。諸侯親近他,戎狄也歸附他,因此晉國才能夠安定下來。他執行法度沒有任何過失,因此自己也沒有遭受災難。到了桓子,他驕縱奢侈、貪得無厭、爲所欲爲、放債取利,本應該遭受災難,但他依靠父親的餘蔭而得以善終。到了懷子,改掉他父親桓子的惡行,一心學習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可以憑此免於禍難,但卻由於受到父親桓子惡行的連累,結果只能逃亡到楚國。

【原文】

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50],其家半三軍,恃其富寵,以泰於國。其身屍於朝,其宗滅於絳。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寵大矣[51],一朝而滅,莫之哀也,唯無德也。今吾子有欒武子之貧,吾以爲能其德矣,是以賀。若不憂德之不建,而患貨之不足,將吊不暇,何賀之有?”

【註釋】

[50]富半公室:公室,是指國家。半,是……的一半,作動詞用。

[51]寵:尊貴榮華。

【譯文】

那個郤昭子,他的財產抵得上半個晉國,他家裏的僕人抵得上一半三軍,他依仗自己的財富和勢力,在晉國不可一世。結果他被在朝堂上陳屍示衆,他的宗族也在絳邑被滅絕。如果不是這樣,那八個姓郤的,有五個做大夫,三個做公卿,權勢夠大的了,可是一旦全族被誅,沒有人會同情他們,就是因爲他們沒有德行。如今你有欒武子的清貧,我覺得你能夠繼承他的德行,所以我要祝賀你。如果你不憂慮德行的沒有樹立,而只擔心財產的缺乏,那我要表示哀憐還來不及,又有什麼祝賀可言呢?”

【原文】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將亡,賴子存之,非起也敢專承之[52],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賜[53]。”

【註釋】

[52]專承:獨自承受你的教誨。

《古文觀止·叔向賀貧》的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第2張

[53]嘉:感激的意思。

【譯文】

宣子倒身下拜,並向叔向叩頭說:“我在走向滅亡的時候,全靠你拯救了我。不僅僅是我蒙受你的恩德,就是先祖桓叔以後的子孫,也要感激你的教誨啊。”

【評析】

本文通過人物對話的方式,敘述欒、郤兩個家族由興旺走向沒落的事例,闡明瞭叔向的主要觀點,即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樹立德行的中心論點。即所謂的前輩若是德行深厚,則可以福及後代,反之,則會禍及子孫。

文章先提出“宣子憂貧,叔向賀之”這個違反常理的舉動,然後深入地展開論述。先不直接說明賀的原因,而是舉出欒、郤兩家的事例說明,可賀可憂的關鍵在於是否有德。繼而將宣子與武子加以類比,點出可賀的原因,並進一步指出,如果不建德而憂貧,則不但不可賀,反而是可吊的,最後用宣子的拜謝作結。

可見,叔向之論並非一味賀貧,而是感於時事發自肺腑的忠告。宣子隨後以存亡之論爲謝也並非溢詞,而是警醒之後的肝膽之言。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