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哲學名作《莊子》:外篇·知北遊(2)原文及白話譯文

哲學名作《莊子》:外篇·知北遊(2)原文及白話譯文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莊子》,又稱《南華經》,是戰國後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的一部道家學說彙總,是道家學派經典著作,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莊子》不僅是一本哲學名作,更是文學、審美學上的寓言傑作典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知北遊》出自《莊子·外篇》,本篇是“外篇”的最後一篇,以篇首的三個字作爲篇名,在外篇中具有重要地位。本篇內容主要是在討論“道”,一方面指出了宇宙的本原和本性,另一方面也論述了人對於宇宙和外在事物應取的認識與態度。

莊子·外篇·知北遊(2)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爲,大聖不作,觀於天地 之謂也。

今彼神明至精,與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圓,莫知其根也。扁然而萬物,自古以固存。六合爲巨,未離其內;秋豪爲小,待之成體 ;天下莫不沈浮,終身不故;陰陽四時運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 存;油然不形而神;萬物畜而不知:此之謂本根,可以觀於天矣!

齧缺問道乎被衣,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攝汝 知,一汝度,神將來舍。德將爲汝美,道將爲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 犢而無求其故。”言未卒,齧缺睡寐。被衣大說,行歌而去之,曰: “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實知,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無心而 不可與謀。彼何人哉!”

哲學名作《莊子》:外篇·知北遊(2)原文及白話譯文

舜問乎丞:“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 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 ;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子孫 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故行不知所往,處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 。天地之強陽氣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白話譯文

天地具有偉大的美但卻無法用言語表達,四時運行具有顯明的規律但卻無法加以評議,萬物的變化具有現成的定規但卻用不着加以談論。聖哲的人,探究天地偉大的美而通曉萬物生長的道理,所以“至人”順應自然無所作爲,“大聖”也不會妄加行動,這是說對於天地作了深入細緻的觀察。

大道神明精妙,參與宇宙萬物的各種變化;萬物業已或死、或生、或方、或圓,卻沒有誰知曉變化的根本,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然地自古以來就自行存在。“六合”算是十分巨大的,卻始終不能超出道的範圍;秋天的毫毛算是最小的,也得仰賴於道方纔能成就其細小的形體。宇宙萬物無時不在發生變化,始終保持着變化的新姿,陰陽與四季不停地運行,各有自身的序列。大道是那麼渾沌昧暗彷彿並不存在卻又無處不在,生機盛旺、神妙莫測卻又不留下具體的形象,萬物被它養育卻一點也未覺察。這就稱作本根,可以用它來觀察自然之道了。

哲學名作《莊子》:外篇·知北遊(2)原文及白話譯文 第2張

齧缺向被衣請教道,被衣說:“你得端正你的形體,集中你的視力,自然的和氣便會到來;收斂你的心智,集中你的思忖,精神就會來你這裏停留。玄德將爲你而顯得美好,大道將居處於你的心中,你那瞪着圓眼稚氣無邪的樣子就像初生的小牛犢而不會去探求外在的事物!”被衣話還沒說完,齧缺便已睡着。被衣見了十分高興,唱着歌兒離去,說:“身形猶如枯骸,內心猶如死灰,樸實的心思返歸本真,而且並不因爲這個緣故而有所矜持,渾渾噩噩,昏昏暗暗,沒有心計而不能與之共謀。那將是什麼樣的人啊!”

舜向丞請教說:“道可以獲得而據有嗎?”丞說:“你的身體都不是你所據有,你怎麼能獲得並佔有大道呢?”舜說:“我的身體不是由我所有,那誰會擁有我的身體呢?”丞說:“這是天地把形體託給了你;降生人世並非你所據有,這是天地給予的和順之氣凝積而成,性命也不是你所據有,這也是天地把和順之氣凝聚於你;即使是你的子孫也不是你所據有,這是天地所給予你的蛻變之形。所以,行走不知去哪裏,居處不知持守什麼,飲食不知什麼滋味;行走、居處和飲食都不過是天地之間氣的運動,又怎麼可以獲得並據有呢?”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