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哲學名作《莊子》:外篇·駢拇(1)原文及白話譯文

哲學名作《莊子》:外篇·駢拇(1)原文及白話譯文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莊子》,又稱《南華經》,是戰國後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的一部道家學說彙總,是道家學派經典著作,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莊子》不僅是一本哲學名作,更是文學、審美學上的寓言傑作典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駢拇》出自《莊子·外篇》,倡導聽任自然,順應人情的思想,就是本篇的中心。本篇和下篇《馬蹄》可說是姊妹篇,也可把本篇看作《馬蹄》的前奏,反映了莊子無爲而治,返歸自然的社會觀和政治觀,對儒家的仁義和禮樂作了直接的批判,但對某些社會的進步也作了否定。文辭直陳,觀點躍於言表。

莊子·外篇·駢拇(1)

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於德;附贅縣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多 方乎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駢於足者, 連無用之肉也;枝於手者,樹無用之指也;多方駢枝於五藏之情者, 淫僻於仁義之行,而多方於聰明之用也。

是故駢於明者,亂五色,淫文章,青黃黼黻之煌煌非乎?而離朱是 已!多於聰者,亂五聲,淫六律,金石絲竹黃鐘大呂之聲非乎?而師 曠是已!枝於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聲,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 乎?而曾、史是已!駢於辯者,累瓦結繩竄句,遊心於堅白同異之間 ,而敝跬譽無用之言非乎?而楊、墨是已!故此皆多駢旁枝之道,非 天下之至正也。

哲學名作《莊子》:外篇·駢拇(1)原文及白話譯文

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爲駢,而枝者不爲跂;長者 不爲有餘,短者不爲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無所去憂也。

意仁義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憂也。且夫駢於拇者,決之則泣 ;枝於手者,齕之則啼。二者或有餘於數,或不足於數,其於憂一也。 今世之仁人,蒿目而憂世之患;不仁之人,決性命之情而饕貴富。故意 仁義其非人情乎!自三代以下者,天下何其囂囂也。

白話譯文

腳趾並生和歧指旁出,這是天生而成的嗎?不過都多於常人之所得。附懸於人體的贅瘤,是出自人的形體嗎?不過卻超出了人天生而成的本體。採用多種方法推行仁義,比列於身體不可或缺的五臟呢!卻不是無所偏執的中正之道。所以,腳上雙趾並生的,是連綴起無用的肉;手上六指旁出的,是樹起了無用的手指;各種並生、旁出的多餘的東西對於人天生的品性和慾念來說,好比迷亂而又錯誤地推行仁義,又象是脫出常態地使用人的聽力和視力。

超出本體的“多餘”對於一個視覺明晰的人來說,難道不是攪亂五色、迷濫文彩、繡製出青黃相間的華麗服飾而炫人眼目嗎?而離朱就是這樣。超出本體的“多餘”對於聽覺靈敏的人來說,難道不是攪亂五音、混淆六律,豈不是攪混了金、石、絲、竹、黃鐘、大呂的各種音調嗎?而師曠就是這樣。超出本體的“多餘”對於倡導仁義的人來說,難道不是矯擢道德、閉塞真性來撈取名聲、而使天下的人們爭相鼓譟信守不可能做到的禮法嗎?而曾參和史鰌就是這樣,超出本體的“多餘”對於善於言辭的人來說,難道不是堆砌詞藻,穿鑿文句、將心思馳騁於“堅白”詭辯的是非之中,而艱難疲憊地羅列無數廢話去追求短暫的聲譽嗎?而楊朱和墨翟就是這樣,所以說這些都是多餘的、矯造而成的不正之法,絕不是天下的至理和正道。

哲學名作《莊子》:外篇·駢拇(1)原文及白話譯文 第2張

那所謂的至理正道,就是不違反事物各得其所而又順應自然的真情。所以說合在一塊的不算是並生,而旁出枝生的不算是多餘,長的不算是有餘,短的不算是不足。因此,野鴨的小腿雖然很短,續長一截就有憂患;鶴的小腿雖然很長,截去一段就會痛苦。事物原本就很長是不可以隨意截短的,事物原本就很短也是不可以隨意續長的,這樣各種事物也就沒有必要去排除憂患了。噫!仁義恐怕不是人所固有的真情吧?那些倡導仁義的人怎麼會有那麼多擔憂呢?

況且對於腳趾並生的人來說,分裂兩腳趾他就會哭泣;對於手指旁出的人來說,咬斷歧指他也會哀啼。以上兩種情況,有的是多於正常的手指數,有的是少於正常的腳趾數,而它們對於所導致的憂患卻是同一樣的。如今世上的仁人,放目遠視而憂慮人間的禍患;那些不仁的人,摒棄人的本真和自然而貪求富貴。噫!仁義恐怕不是人所固有的真情吧?而從夏、商、週三代以來,天下又怎麼會那麼喧囂竟逐呢?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