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六韜·虎韜·三陳》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六韜·虎韜·三陳》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凡用兵爲天陳、地陳、人陳,奈何?”

太公曰:“日月、星辰、斗杓,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謂天陳。丘陵水泉,亦有前後左右之利,此謂地陳。用車用馬,用文用武,此謂人陳。”武王曰:“善哉!”

《六韜·虎韜·三陳》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用兵作戰時市設的所謂天陣、地陣、人陣,是怎麼回事?”

太公回答說:“根據日月、星辰、北斗星在我前後左右的具體位置來佈陣,就是所謂的天陣;利用丘陵水澤等地形條件來佈陣,就是所謂的地陣;根據所使用的戰車、騎兵等兵種和政治誘降或武力攻取等不同戰法佈陣,就是所謂的人陣。”

武王說:“好啊!”

【例證】

《六韜·虎韜·三陳》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第2張

陣勢的佈列,不僅要考慮到天候、地形等自然條件,還要考慮到有利於充分發揮己方的戰鬥力,抑制敵方的各種有利因素,只有揚長避短,才能取得勝利。朋朝民族英雄戚繼光,之所以能在抗倭戰爭中取得勝利,與他善於佈列陣勢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明朝初年,日本正處於南北分裂混戰時期。一些戰敗的武士,糾集不法商人和流民,竄來中國沿海,搶擄財物,殺戮百姓,明代人稱之爲“倭寇”。明中葉以後,政治腐敗,國防力量削弱,海防廢弛,軍隊衰弱不堪,官兵畏倭如虎,導致倭患肆虐,給中國東南沿海人民造成沉重災難,激起了廣大民衆的仇恨和抵抗。在抗倭鬥爭中,涌現出了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繼光。

戚繼光看到明軍腐敗,無法滅倭,因此召募新軍,並對新兵採取了不同予以前衛所制的新編制,配備了不同的武器。他按照抗倭陣法的要求,把最基層的單位稱隊,每隊十二人,設隊長;四隊爲一哨,設哨長;四哨爲一官,設哨宮;四官爲一總,設把總。隊配備長牌一面,藤牌一面、狼筅二把、長槍四支、短兵二件,每官配有火銃、火器。從而使新軍的組織更爲嚴密。

江南地區的地形特點是山丘起伏,水網密佈,不宜於大兵團展開作戰,而倭寇的作戰特點是慣於使用重箭、長槍,善設伏、猛衝鋒,擅長短兵相接。戚繼光針對作戰對象和地形特點創制了鴛鴦陣法。鴛鴦陣即戚軍陣勢組成的最小單位。其基本隊形爲:首一人爲隊長,次二牌平列、次二人持狼筅,次四人持長槍,次二人持短兵,末一人爲夥兵。

接戰時,藤牌、狼筅、長槍、短兵均可殺傷敵人。同時狼筅各跟一牌,以保護拿牌人的後身,長槍每二人分管一牌一筅,長牌後面有短兵防護。這一戰鬥組織的最大優點是長短兵器迭用,攻和防結合,既便於消滅敵人,又能夠保護自己。在路窄隊形難以展開的地段,還可以把這種並列隊形變成單一隊形。路寬對,這種鴛鴦陣又可以變爲大、小三才陣。這一陣法適合水網地形,又能充分發揮各種兵器的效用,減少自己的傷亡,並能抑制倭寇的戰術優勢。

鴛鴦陣只是一種戰術隊形,不能完全滿足作戰的需要。於是戚繼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建了營陣法,其基本特點是一頭兩翼一尾,有奇正。當敵之兵即爲頭,爲正兵;在左右即爲翼,爲抄敵奇兵;在後即爲尾,是策應兵。以營爲例,營分左右前後哨。接戰時,前哨正面迎敵,左哨出敵右翼,右哨出敵左翼,後哨策應。

在實戰中,當敵一哨即爲頭,是正兵。因此各哨均可爲頭,均可爲尾,均可爲翼,均可爲奇。小至一哨,大至全軍,無不如此。戚繼光令部屬反覆演練,熟練掌握這種陣法,使隊伍進退有序,號令嚴明,有條不紊。進攻時。至少使敵三面捱打;後退時,互爲照應,井然有序,使敵無隙可乘。

戚繼光率領這支組織嚴密、陣法完善的隊伍。轉戰南北,馳騁於閩浙抗倭戰場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最終基本上消除了東南沿海的倭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