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宮廷野史 > 鄭成功當時退居臺灣戰略正確嗎?不這麼做說不定反清大業可成!

鄭成功當時退居臺灣戰略正確嗎?不這麼做說不定反清大業可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鄭成功當時退居臺灣戰略正確嗎?不這麼做說不定反清大業可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由於收復臺灣的不朽功績,國姓爺鄭成功作爲民族英雄被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所銘記。然而,對於當時作爲反清將領且擁有個人野心的鄭成功來說,收復並退守臺灣,實在是非常無奈的一步棋。畢竟,當時滿人在中原大陸立足未穩,各地、尤其是江南士紳的故國之思尚未熄滅,若是有超人的戰略和出色的執行,和清廷逐鹿神州、達成劃江而治的局面、甚至是將其逐出關外都是有可能的。

鄭成功當時退居臺灣戰略正確嗎?不這麼做說不定反清大業可成!

(鄭成功塑像)

由於種種原因,南明那些不成器的朱氏子孫從來沒能將抗清力量成功捏合,反而是孫可望、李定國、鄭成功這樣手握兵權的實力派成爲了抗清主力。到了順治十五年(永曆十二年,1658年),孫可望已降,李定國戰敗,永曆朝廷如風中殘燭般在滇緬的崇山峻嶺中苟延殘喘。

鄭成功當時退居臺灣戰略正確嗎?不這麼做說不定反清大業可成! 第2張

那時,清軍的主力集中在西南,東南的鄭成功恰好有機會擴大自己的抗清基地。於是,鄭成功大起水陸兩軍,和西湖三傑之一、時任永曆朝兵部左侍郎的張煌言共同舉兵,會師浙江,連克樂清、寧海等地。不料天有不測風雲,正待鄭成功欲入長江、取南京時,他的軍隊在羊山遭遇了颱風,人員、船隻、兵器損失慘重,不得不退回廈門。

鄭成功當時退居臺灣戰略正確嗎?不這麼做說不定反清大業可成! 第3張

(張煌言畫像)

順治十六年,鄭成功趁清軍主力尚在西南,再次出兵,這次他準備充分,勢在必得,甚至不顧用兵大忌,令將士攜帶家眷隨軍出行,這樣的做法,顯然是對攻取南京且對江南做長期佔領有極大的把握。

一開始,戰事進行得十分順利,四月末,鄭軍攻克定海,解除後顧之憂;六月初,他們已深入長江,截斷清軍鐵鎖橫江的“滾江龍”江防工事,佔領瓜州;六月二十四日,鄭軍又佔領了南京的門戶鎮江,並在七月中旬完成了對南京的合圍。鄭成功此舉頗有威震華夏的效果,順治帝甚至揚言親征。

不過,從佔領鎮江後,鄭成功就開始犯了一系列錯誤。

最大的錯誤、也是一切錯誤的根源,就是輕敵。鄭成功命將士帶上家眷,就暴露了這種心態,而戰事的順利、江南地區反清士紳的歸附、南京附近防禦的薄弱更助長了這種心態。包圍南京後,鄭成功對張煌言即刻攻城的建議置若罔聞,反而“悠閒”地在明孝陵祭奠朱洪武,還聽信城內清軍“約降”的緩兵之計、對南京城只圍不打,給了清軍援兵充分的集結時間。七月二十二日,清軍出城,進攻圍城日久、士氣低落的鄭軍,不出所料地初戰告捷;兩日後,清軍一鼓作氣,四路出動,水陸並進,大敗鄭軍,鄭成功拋下張煌言敗退,還折損了甘輝、張英等臂膀。

鄭成功當時退居臺灣戰略正確嗎?不這麼做說不定反清大業可成! 第4張

其實,鄭成功剛剛佔領鎮江時,若是從陸路直取南京,還等不到附近丹陽等地的援兵到達,南京城就八成要陷落。然而鄭成功囿於“南船北馬”的成見,採取了速度較慢的水路行軍。抵達南京後,鄭軍的合圍速度也不夠快,七月十五日進入南京城的清軍樑化鳳部帶入了數量可觀的騎兵,之後鄭軍的潰敗很大程度上拜這支部隊所賜。

鄭成功當時退居臺灣戰略正確嗎?不這麼做說不定反清大業可成! 第5張

(清軍騎兵在當時所向披靡)

八旗鐵騎在當年的中國戰場上是名副其實的野戰之王,鄭成功能與之抗衡的力量,一是《鹿鼎記》裏大篇幅描寫過的藤牌兵,二是身披重鎧、火器先進的鐵人軍。然而,在那個火器的精度和射速還相當落後的年代步兵在開闊地帶遭遇騎兵還是難逃被“割草”的命運,何況清軍從南京出擊時,鄭軍分兵駐守各要衝,兵力不夠集中。試想,若是鄭成功接受張煌言和甘輝的建議,在攻佔鎮江後就從陸路佔領南京,憑藉擅長守城的鐵人軍的火器優勢,再依靠江面上的艨艟鉅艦,守住南京、江浙並非難事。由此出發,以龍蟠虎踞的南京城爲基地,將清王朝對中原的脆弱控制一截兩半、和清廷二分天下,也不是不可能的。

鄭成功當時退居臺灣戰略正確嗎?不這麼做說不定反清大業可成! 第6張

(重甲是鄭軍精銳的特點)

可惜,鄭成功在戰略上的輕敵讓他失去了這個機會。此外,他戰略目光的短淺,或許讓他喪失了一個得到更大收益的戰略設想。這個設想,是鄭成功的一個部下在多年以後與李光地討論鄭成功得失的時候提到的,被收入李光地的文集《榕村全集》,幾百年後又被黃濬的《花隨人聖庵摭憶》所鉤沉,而這個部下,正是後來投降清朝、又助清廷奪得臺灣的施琅。

鄭成功當時退居臺灣戰略正確嗎?不這麼做說不定反清大業可成! 第7張

施琅其人是民族英雄還是罪人,這是幾百年難以斷清的公案,在此不做討論,但毋庸置疑的是他過人的軍事天賦。當施琅和李光地坐論鄭成功順治十六年的北伐,李光地心有餘悸地表示,若是鄭成功沒有圍攻南京,而是繼續北上、長驅直入,華北甚至京城都會受到震動。施琅嘲笑了李光地的書生論兵,他一針見血地指出,若是鄭軍長驅直入,後方沒有基地,隨時會被斷後路。而且,華北不是河網密佈的江南,是要靠陸軍來佔領的,若談到陸軍,即便當時清廷在該地兵力不足,但仍在數量和質量上對鄭軍佔有全面優勢。

隨後,施琅提出了一條大膽的想法,“不顧南京,直取荊襄……得了荊襄,呼召滇粵三逆藩,與之連結,搖動以江南”。以鄭成功當時的兵力,若是溯江而上,從南京到荊襄,必然是摧枯拉朽、無人能敵,而一旦佔領荊襄,就是進可攻、退可守。東南本來就是鄭軍基地,西南的永曆勢力和夔東十三家尚未覆滅,餘力尚存。若是荊襄被佔,追擊這些反清勢力的清軍勢必動搖,吳三桂等本就屬於騎牆派的漢軍很難像歷史中那樣賣力地對殘明窮追猛打,甚至反水都是很有可能。這樣,雲貴、兩湖、兩廣、江浙極可能連成一片,二分天下便順理成章。

鄭成功當時退居臺灣戰略正確嗎?不這麼做說不定反清大業可成! 第8張

當然,這種推斷是最順利的情況,施琅此計,類似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風險與回報都是高得嚇人。不過,這並不意味着這條計策是缺乏操作性的空想,須知佔領荊楚才能全據長江天險,故而古來的東南割據政權對荊襄總是念念不忘,必要取到手才罷休。孫吳便是各種典型,東吳四都督中的兩位,都曾對孫權提出這個設想。魯肅在榻上策中說“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呂蒙也是在“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的戰略思想的指引下,義無反顧地從背後捅了關羽的刀子。

綜上所述,若是當年鄭成功不犯輕敵的錯誤,及時攻取南京、或者索性奪取荊襄,大陸的反清復明事業還大有可爲,國姓爺或許也不必在臺灣島上鬱鬱而終了。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