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明朝時期的軍事制度有何問題?土木堡之戰並不是軍事衰落的開始

明朝時期的軍事制度有何問題?土木堡之戰並不是軍事衰落的開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明朝時期的軍事制度有何問題,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歸根到底,明朝的軍事制度本身就有問題。這禍根是朱元璋留下的。朱元璋除了將精銳劃歸自己的禁軍外,還在各地建立藩王直屬的小近衛部隊。這些得到全國最好資源供給的樣板軍,就是明朝早期的武力基石。

地方衛所同樣做了類似配置,經常將20%-40%的優質軍戶列出,歸爲全脫產的野戰軍。餘下的60%-80%魚腩,則成爲耕作爲主的屯田生產兵團。日後的將領家丁制度,就是這種思維的延續。

然而在數十年時間裏,朱元璋在中央和地方同時建立的雙保險失效了。不堪忍受貧苦的軍戶,開始紛紛逃亡。爲了維繫生計的各級將領和官員也層層盤剝,讓更多人在虐待下選擇鋌而走險。

在1405年結束的靖難戰爭中,建文帝朝廷的中央軍與地方軍一樣,難當大任。篡位者朱棣的制勝法寶,居然也是靠數目有限的邊軍,配上從蒙古高原招募的遊牧騎兵。但坐穩江山的他,不但沒修改朱元璋設計的雞肋軍制,反而順着老爹的心態,搞的變本加厲。

隨着藩王部隊的大幅度裁撤與禁軍新一輪的全國精銳搜刮,明朝在大部分地區的武裝力量,再一次遭到釜底抽薪式的削弱。若非蒙古人在百多年前就將十八省外的地方強權掃平。明朝可能在中期之前,就要像宋朝那樣去繳納歲幣了。

今天的大部分人,都將1449年的土木堡之戰,視爲明朝軍事衰落的開始。但在明英宗被俘前的十多年裏,王朝的軍事力量就已經疲態盡顯。爲了剿滅雲貴邊區的麓川勢力,數十萬明軍前赴後繼的折戟西南。在拉上大量其他土司部隊後,才依靠堆砌數量的優勢,獲得險勝。

明朝時期的軍事制度有何問題?土木堡之戰並不是軍事衰落的開始

坐鎮中央的明英宗,卻沒有察覺這個想象。繼續喊打喊殺的他,最後在距離己方邊境不遠的土木堡,全軍覆沒。站出來力挽狂瀾的于謙,只能在衛所與禁軍體制外,招募新的團營救急。這個本不應該出現的臨時工制度,自此被延續到了下一個世紀。但武將勳貴階層已經在土木堡,大量殉國。控制朝政的文官士大夫,大部分又並不知兵。結果自然是每一次擴招的團營部隊,都在最快的時間裏不再具有戰鬥力。

事已至此,明朝國防的全部壓力都壓倒了邊軍一線將領的身上。他們基本不是開國勳貴們的後裔,而是同樣被束縛於衛所的體制內人士。但好在他們的對手也往往不是很強。除了曇花一現的瓦剌蒙古人外,大部分南遷的衛拉特蒙古人都需要警惕西面的哈薩克人。餘下的基本都是相對鬆散的中小部落。他們不可能擁有昔日黃金家族的戰鬥力,也沒有大舉侵犯明朝腹地的膽量,甚至本身還成了明朝邊軍所期待的獵物。

由於明朝軍隊的待遇極低,依靠收集敵軍人頭和各類戰利品的記功制度,成了邊軍改善生活的唯一指望。有能力的將領也因此定期出擊,主動攻擊在邊境附近放牧的蒙古人。爲了速戰速決,他們必須依靠輕裝簡行的小規模部隊來執行此類任務。將領的個人護衛與奴僕,成爲了最佳選擇。家丁制度就這樣在15世紀末,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他們的戰鬥力也因此被激發出來,得到將領賞賜的較好裝備,甚至憑功績得以與主人以父子或者爺孫相稱。哪怕其人的身份待遇比衛所軍戶還低,卻可以拿着10倍于軍士的收入。當某位邊軍將領得勢,也會毫不吝嗇的剋扣軍戶工資,給自己擴編家丁隊伍。

明末名將李成樑,可謂是使用家丁制度的好手。他不僅帶着家丁們主動出擊,還會故意放蒙古人入境劫掠。等到後者在滿載而歸時出現鬆懈,再率部打一個較爲輕鬆的伏擊大捷。這樣不僅可以用蒙古人的頭顱給自己邀功領賞,也就順便將對手的掠奪成果“充公”。

李成樑手下的家丁的規模,也隨着他的成功而水漲船高,達到了巔峯時期的萬人規模。其在張居正擔任首輔的時期,風頭完全蓋過了在南方剿滅倭寇出名的戚繼光。由於對手實在太弱,經常被斬首幾百人就會遭到重創,李成樑在遼東各地的戰爭買賣生意,可謂如火如荼。家丁們的實際地位已完全凌駕于軍戶之上,可以在戰死後得到朝廷給予的豐厚的撫卹。

明朝時期的軍事制度有何問題?土木堡之戰並不是軍事衰落的開始 第2張

李成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邊軍同僚們的競相模仿。能否組織起成規模的家丁隊伍,就成爲了評判一個將領能力高低的通用標準。有能力的普通軍戶也謀求專職爲名將們的家丁,讓正常軍隊淪爲了老弱病殘的收容所。

這樣一來,原本就不夠分配的軍費,又被大量集中到家丁們身上。一隊家丁的發達,也就意味着一大批普通軍戶的更爲困苦。只是在得過且過的皇帝和朝臣們看來,這樣就能解決問題的方法,自然是問題不大。

只是作爲一個體制外的利益集團,家丁的數量其實是很難被嚴格控制的。一種可怕的惡性循環也開始在明朝各邊境的家丁集團中產生。將領需要擴張家丁隊伍時,發現原來的軍戶兵源已不夠挑選。規模不斷膨脹的家丁隊伍也需要更多戰功與賞賜來養活自己。蒙古以外的其他外族人,就成爲了解決雙重矛盾的唯一辦法。

邊軍將領們萬幸的發現,不少蒙古人和女真人都在他們的持續收割中,失去了自己的家園或部落。落單或只能維持小團體的蠻族武士,爲了獲取必要的生存物資,往往被明軍招募。由於弓馬嫺熟,知道如何作戰,這些人成爲了立即充入家丁隊伍的優選。

在家丁制度的持續發酵下,大部分明軍主力部隊的戰鬥則是每況愈下。但只要對手還不夠龐大,那麼這些將領的私人精銳就足以應付大部分問題。在軍戶們駐足不前時,將領親率衝鋒的精銳家丁,往往就是決定明軍戰役勝敗的關鍵。從緬甸的叢林到東北亞的雪原,同一種簡單而機械的作戰模式被不斷重複上演。家丁儼然成爲了明軍中後期的最重要戰鬥力。在能夠配合他們作戰的少量傭兵和土司部隊被殲滅後,家丁更是一躍成爲了明朝最後的武力保障。

明朝時期的軍事制度有何問題?土木堡之戰並不是軍事衰落的開始 第3張

然而也是使用家丁最爲成功的李成樑,在無意中開啓了滅亡明朝的潘多拉魔盒。在一次例行性的交戰中,李成樑的家丁隊伍擊潰了一羣不夠強大的女真部落。一位名叫塔克世的女真武士爲李成樑一方作戰而死,留下了年幼的兒子努爾哈赤。後來的清太祖,也因此在李成樑軍中繼承了父親的家丁身份。成年後的他也因爲這層關係而獲得了明朝軍隊的支持,繼承父親的土地人口之餘,開始了兼併女真各部落的偉業。

1619年,羽翼漸豐的努爾哈赤在薩爾滸之戰中獲得大勝。分進合擊的各路明軍,都被滿洲人逐一擊潰。決定他們堅持多久的唯一因素,就是將領家丁們的好壞發揮。家丁死戰則軍戶還能勉強硬撐,家丁潰散則軍戶們跑的比誰都快。朝廷這纔想到要重振普通軍隊,卻驚駭的發現每30個軍戶中只有1個能開槍命中靶子。當大筆撥款源源不斷的涌入遼東,又大都落入了將領們的家丁囊中。

所以說,明朝的2000兵馬只能靠前面那200個家丁頂着,只要他們輸了,另外1800就是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