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在土木之變以後,對明朝國內的政冶造成了怎樣的轉變?

在土木之變以後,對明朝國內的政冶造成了怎樣的轉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做爲國內曾繁榮昌盛一時的皇朝,在土木之變以後,卻逐漸慢慢的邁向了衰落,明朝國內政冶造成了非常大的轉變,新舊政權交替下朝中的執政十分的不穩定。土木堡之變造成的長遠變革是不能想像的,影響明朝從中央到地方的任何角落裏。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京營精銳全失

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分設京師京營和南京京營,能夠說成那時候明代最精銳的軍隊。京師京營又被稱爲三大營﹐包含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從建立到隨成祖出戰,征戰漠北,宇內無敵。土木一役,主力損失殆盡,只剩老弱殘兵。沒有了往日的光輝。之後北京保衛戰于謙重新組合,到此變成了貴族子女鍍金、養老的地方。

在土木之變以後,對明朝國內的政冶造成了怎樣的轉變?

到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變,韃靼兵臨北京城下,京營士兵被驅出城應戰,“皆流涕不敢前,諸將領亦相顧變色”(《明史》卷九十《兵志》)。崇禎十七年﹐闖王李自成進到居庸關,京軍出戰,未等接手,只聞鞭炮聲即一潰千里。京軍積弱﹐以致明亡。土木堡之變,精銳之師損失殆盡,明朝失去最銳利的“武器”。

邊防態勢情況的轉變

歷經土木堡之變後的明朝軍隊整體實力遭受了十分嚴重的打擊,依據谷應泰在《明朝紀事本末·土木之變》中記述,那時候“軍西寧侯朱瑛、武進伯朱冕全軍覆沒”,主力部隊基本上都被折損了,明朝總體的軍事情況發生了非常大的轉變,當然也會造成明代在邊防情況層面的轉變,儘管之後執政者也開展過數次的改革創新,可是遭受比較嚴重打擊的部隊整體實力是難以在較短的時間恢復的。因而明朝的邊防政策早已由最開始的主動出擊變化爲了處於被動的防禦,明代執政者逐漸在邊境地區建造了很多的軍事防禦體系,產生了比較健全的九邊體制。

在土木之變以後,對明朝國內的政冶造成了怎樣的轉變? 第2張

軍事制度的調整

土木堡之變以後的明朝軍隊整體實力不如從前,因而執政者急缺再次創建自己的部隊,提高自身的軍事力量,因而在軍事制度層面開展了兩項措施的調整。于謙發覺了在京軍的訓煉中的存在的不足以後,將再次在每個營中篩出十萬精兵,隨後將他們分爲十個營開展訓煉,取名爲團營,從而京軍制度也產生了一種新的編制。

另外,明朝爲了更好地建立起強大的部隊,逐漸在全國各地範圍內推行了募兵制度,由朝中的高官去到每個地區徵募兵士,讓根據徵募來的兵士開展戰鬥和防禦,而且要求這種士兵除開最後的退伍以外,其他的狀況下一律不能夠離開部隊。

文官地位提高慢慢掌握朝堂

立國之初,武將地位很高,在朝廷中主導權很高。勳貴們活躍在每一個角落裏。憑着從龍之功,誰也沒法超越其地位,是能夠和文官分庭抗禮的存在,乃至地位高些。文官沒法染指軍事,地位也遠沒有後世那樣高。更無法想象巡撫挾制軍事,文官指揮作戰。

在土木之變以後,對明朝國內的政冶造成了怎樣的轉變? 第3張

土木堡之變讓武勳貴族集團的衰落,徹底不能變成一股單獨的政治勢力存在。以于謙爲代表的文臣逐漸掌控兵權,間接性的造成了文貴武賤的局勢逐漸產生,造成了明朝中後期部隊的乏力,部隊變成文官的勢力。武勳被橫掃一空,朝廷文武失調,此後文官集團制霸朝廷。文官地位的大幅度升高,即加重了文官內訌的激烈程度,也突顯出了一個矛盾——君權與臣權的直面對抗。

宦官在朝中的地位轉變

做爲出任了兩朝執政者的明英宗,他當政期內宦官都是有不同水平的寵信,從而也給之後的明朝社會發展的發展造成了十分深遠的危害。儘管中間明代宗即位的情況下,針對宦官集團開展了一定的壓制和打壓,宦官集團的陣營一度衰弱下來,可是到明英宗再次重新登上帝位以後,宦官集團的陣營經歷過短暫性的低谷後,再度膨脹了起來。

土木之變的失敗,對於明朝之後發展,是一次影響十分深遠的戰爭,而且歷經土木堡之變以後,明朝在政冶、軍事等層面的制度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轉變。土木之變是明朝由盛轉衰的分界點,從此之後,明朝在沒有主力部隊和大將能夠對蒙古開展有效打擊了,明朝對蒙古由進攻轉到了守勢,此後一直到明朝滅亡,明軍再沒有對蒙古進行過大規模的主動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