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清朝末年的戊戌變法後,哪些新式文化事業得到勃興?

清朝末年的戊戌變法後,哪些新式文化事業得到勃興?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維新運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爲、梁啓超爲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戊戌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清朝末年的戊戌變法後,哪些新式文化事業得到勃興?

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同時規定,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

但因變法損害到以慈禧太后爲首的守舊派的利益,而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康有爲、梁啓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

戊戌變法作爲近代中國的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具有進步意義。雖然被慈禧太后扼殺了,但也爲13年之後爆發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礎。戊戌維新失敗後,更多的年輕人出國留學,更多的西方學說被譯介到中國,中國的思想界更爲活躍。

清朝末年的戊戌變法後,哪些新式文化事業得到勃興? 第2張

戊戌變法是一次具有愛國救亡意義的變法維新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啓蒙運動,這次變法促進了思想解放,並且對思想文化的發展和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戊戌變法後,新式文化事業勃興,國內出現辦學熱,創辦新式報刊熱,出版新書熱。戊戌時期,維新派爲了對人民進行“啓蒙”,曾提倡白話文和“小說界革命”。維新運動失敗後,白話報刊更多出現,白話文得到更多提倡。除“小說界革命”外,維新派繼續倡導“詩界革命”、“曲界革命”、“思想革命”、“道德革命”、“宗教革命”以至“史學革命”。

一方面,這這場變法引起了以滿清權貴保守派的政治反動。他們以情緒化的方式,更爲頑固地堅持“祖法不可變”的立場。一批更爲昏庸、眼界更狹隘的“原教旨”保守派進入了權力中樞,並進而強化了朝野本來就存在的非理性的排外主義勢力。他們註定成爲清王朝殘存的權威合法性資源的巨大消耗者。

清朝末年的戊戌變法後,哪些新式文化事業得到勃興? 第3張

另一方面,戊戌變法的失敗,使相當一批現代化知識精英,由於對體制內的變革失望,而開始走向體制外的革命。“革命排滿”從此成爲日益強大的政治思潮。清王朝充當中國變革的主導者的可能性,將受到越來越嚴重的挑戰。這種兩極化過程使中國未來的命運,將由此充滿了更多的變數。戊戌變法失敗的基本緣由不在康梁維新派的變法內容和詳細戰略上,而在於當時沒有呈現一個使變法勝利的整體的社會環境,以及與此相聯絡的強大的促進變革的政治和經濟力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