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譚嗣同:清朝維新變法時期重要人物,爲戊戌六君子之一

譚嗣同:清朝維新變法時期重要人物,爲戊戌六君子之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33歲,爲“戊戌六君子”之一。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譚嗣同:清朝維新變法時期重要人物,爲戊戌六君子之一

主要成就

參與變法

譚嗣同一生致力於維新變法,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是維新派中的最激進者。

早年在湖南舉辦新政,利用時務學堂培養了大量的維新志士;後來參與領導了發生在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的戊戌變法,期間他力輔光緒皇帝推行變法,整頓官制,革除弊政,最後懷着“願以頸血刷污政”的決心爲變法而犧牲,傳播了資產階級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義舊文化、舊思想。雖然資產階級的博愛、平等、自由是虛假的,但是他用博愛、平等、自由來沖決封建專制主義和封建倫常,在舊中國那個史況下,在激烈的反封建專制主義這點上,有它突出的進步性。

思想體系

譚嗣同身處晚清新舊中西混雜的思想格局中,交往師友衆多,強調兼收幷蓄。譚嗣同在《仁學》序言仁學界說二十七界說第二十五條中說:“凡爲仁學者,於佛書當通《華嚴》及心宗、相宗之書,於西書當通《新約》及算學、格致、社會學之書,於中國書當通《易》、《春秋公羊傳》、《論語》、《禮記》、《孟子》、《莊子》、《墨子》、《史記》及陶淵明、周茂叔、張橫渠、陸子靜、王陽明、王船山、黃梨洲之書。”從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來源中包括了經學、理學、佛學、諸子學和西學。

經學提倡今文經學,理學提倡王陽明、陸九淵的心學;佛學提倡禪宗、華嚴宗、唯識宗;諸子學提倡莊子、墨子以及明末遺民王船山、黃宗羲等的思想;西學攻格致、算學、社會學。既有唯物主義也有唯心主義,既有自然科學又有社會科學,既有宗教、哲學又有政治思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融中西古今之學於一體的龐雜體系。

仁學之論

譚嗣同在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於南京“閒戶養心讀書,冥探孔、佛之精奧,會通羣哲之心法,衍繹南海之宗旨,成《仁學》一書”,《仁學》是一部將哲學、宗教、科學冶爲一爐,自成一體的學術著作,匯聚了譚嗣同短暫一生的學術研究成果。成書五十篇,分爲二卷,五萬餘字。譚嗣同在而立之年就因參加社會革命而慷慨就義,也使得《仁學》成爲他的學術絕唱。

譚嗣同:清朝維新變法時期重要人物,爲戊戌六君子之一 第2張

哲學

《仁學》作爲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在書中譚嗣同雜糅儒、釋、道、墨各家和西方資產階級自然科學、社會政治經濟學說,形成了獨特的哲學體系。在《仁學》中,譚嗣同指出世界是物質的原質所構成,其本體是“仁”,世界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由於“仁”的作用,故稱他的哲學爲“仁學”。“仁”是萬物之源;“以太”構成萬物的本質,是“不生不滅”的;宇宙間各種事物只有“變易”,沒有“存亡”,只有“聚散”,沒有“生滅”。

佛學

譚嗣同對佛教思想進行過系統的研究,並且還進行學佛的實踐,譚嗣同將他的研究、實踐成果納入《仁學》之中。譚嗣同接受佛學,是因爲佛學博大精深,並且有着“自貴其心”、積極進取的救世精神。在學術上,譚嗣同認爲佛學廣大,“六經未有不與佛經合”,“故言佛教,則地球三教,可合而一。”在譚嗣同看來,佛教積極入世、普渡衆生的精神與“孔孟救世之深心”是一致的。“度衆生外無佛法”。《仁學》一書,正體現出以佛法求世法、經世致用,積極入世的經世佛學思想。

主要作品

譚嗣同代表著有:《仁學》《寥天一閣文》《莽蒼蒼齋詩》《遠遺堂集外文》等,後人將其著作編爲《譚嗣同全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