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歐仁·德拉克羅瓦是誰?法國畫家德拉克羅瓦生平簡介

歐仁·德拉克羅瓦是誰?法國畫家德拉克羅瓦生平簡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早年學習

歐根·德拉克羅瓦,全名斐迪南-維克多-歐根.德拉克洛瓦(Ferdinand-Victor-Eugene Delacroix)。

1798年4月26日,生於沙朗通-聖莫里斯。19世紀上半葉法國浪漫主義畫家。想像力豐富、才思敏捷,是印象主義和現代表現主義的先驅。其藝術繼承了文藝復興以來的威尼斯畫派、倫勃朗(Rembrandt)、魯本斯和康斯塔伯(John Constable)的成就,對後代藝術家如雷諾瓦(Auguste Renoir)、莫內、塞尚、高更、梵谷、馬蒂斯(Henri Matisse)和畢卡索等都有很大影響。善於運用色彩,造型技巧可同提香或魯本斯相媲美,作品富於表現力,和諧統一。

1816年進入美術學院,在 P.蓋蘭(大衛弟子)畫室學習。此時,他經常到盧佛爾宮,臨摹魯本斯、委羅內塞等的作品,同時又受到同窗席裏柯的影響,努力於現實的描寫。他崇尚意大利文藝復興美術,並且繼承和發展了威尼斯畫派、荷蘭畫派和P.P.魯本斯、J.康斯特布爾等藝術家的成就和傳統。

浪漫主義

1822年——

他的作品充滿浪漫主義風格,善於把抽象的冥想和寓意變成藝術形象,其表達感情的深度與力量以及在描繪運動的激烈和氣勢方面,很少有人能與之相比。1822年,他發表了最初的浪漫主義作品《但丁與維吉爾》(又名《但丁之小舟》),以強烈的律動感和浪漫式的激情,向大衛風的陳腐傳統主義展開了全面的挑戰。當年沙龍展出後,立即轟動巴黎藝術界。這幅取材於但丁《神曲》表現善與惡矛盾的作品,以其情感洋溢的形象、悲劇性的力量、對人類災難的真實描繪和大膽的構圖,使他成爲浪漫主義的中心人物 。

歐仁·德拉克羅瓦是誰?法國畫家德拉克羅瓦生平簡介

1821~1828年,希臘人民舉行的爭取民族獨立起義遭到血腥鎮壓,他以極大的同情創作了《希阿島的屠殺》和《邁索隆其翁廢墟上的希臘》,表現了希臘人所受災難和不屈以及土耳其人的殘暴。這兩幅使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鬥爭進一步尖銳化的作品,當即遭到學院派所謂“繪畫的屠殺”的非難,卻受到進步人士的愛戴,並使德拉克洛瓦一躍而成爲當時的第一流畫家,從此也確立了他作爲浪漫派旗手的地位。《希阿島的屠殺》曾被古典主義畫家讓-巴蒂斯-卡米爾·柯羅驚呼爲是:色彩的屠殺!據說展覽會前,他被即將同時展出的康斯太勃的風景畫明亮的色調所打動,重畫了自己作品的背景,因而表現出更強烈的印象。

1825年,德拉克洛瓦訪問英國,英國繪畫的鮮明色彩,使他對法國學院派線條的艱澀和色彩的貧瘠更爲不滿。期間交識了威爾基、波寧頓等畫家,由於受到英國繪畫的影響,他的作品愈益明亮和富於激情。在其後的作品中他着意強調光和色的微妙關係,取材於莎士比亞、歌德、拜倫等文學作品的一批畫作,均以繽紛的色彩、宏大的構圖、強烈的明暗對比和深刻的心理刻畫,被後人稱之爲浪漫主義的典範之作。如根據拜倫的詩篇創作的《撒丹納巴勒斯之死》(又譯《薩達那帕拉之死》1827)和《兩個浮土卡里》,根據歌德的《浮土德》創作的《浮士德在他的書齋裏》(1827)和爲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所作的石版插圖(1834),以及根據司各特的作品創作的《雷伯卡的被劫》(1846)等都較有名。

1830年,完成的《自由引導人民》,是一首歌頌人民爭取自由和權利的頌歌,畫面上描繪了工人、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的形象,繪製手法上把比喻和現實結合起來,高舉三色旗的自由女神突出地體現了浪漫主義的特徵,主題明確,光色融合強烈,感情奔放,是其最具特色的代表作。此作“自由領導人民”是對浪漫主義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名作“悲慘世界”的呼應,這幅畫曾被印入法國政府發行的100法郎的鈔票和1980年的郵票上,現藏巴黎羅浮宮。

歐仁·德拉克羅瓦是誰?法國畫家德拉克羅瓦生平簡介 第2張

傾向唯美

1832年非洲旅行是德拉克洛瓦創作的分界線,這以前的創作都是圍繞着浪漫主義的主題與形象而進行的;這以後的許多作品,由於脫離生活,唯美傾向加強了。

由於對當局的不滿,他開始迴避現實 。

1832年,德拉克羅瓦隨法國駐蘇丹大使莫內爾伯爵到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去旅行,創作了大量異國風情的作品。他在色彩上有意識地應用補色對比,恢復了18世紀輝煌色彩的筆致,同時又打開了通向新的印象派的道路,許多作品表現出唯美主義的傾向。作爲這次旅行成果的《阿爾及爾婦女》(1834)就是一幅以色彩的協調與交錯組成的作品。另一幅《摩洛哥猶太人的婚禮》(1839)表現的是按照民族傳統舉行的婚禮儀式,畫家着重描繪了獨特的婚禮氣氛。

這期間德拉克洛瓦把主要精力放在創作歷史畫上,他的歷史畫以其對歷史事件的新的闡述,對人物性格的表現和大膽的富於詩意的構思而有別於學院派古典主義的歷史畫。他把歷史、哲學、宗教和人們的受難結合在一起,使作品《塔耶堡之戰》(1837)、《十字軍進入君士坦丁堡》(1840)充滿悲劇氣氛和戲劇性。據說印象派畫家從他的作品《十字軍進入君士坦丁堡》前景的女人背部色彩運用上得益不少。

德拉克洛瓦的肖像畫,如《肖邦像》(1838)和《喬治·桑像》(1838)都是生動而準確地抓住對象精神面貌的傑作。

歐仁·德拉克羅瓦是誰?法國畫家德拉克羅瓦生平簡介 第3張

晚年紀念

1847年前後,德拉克洛瓦先後爲波旁宮的衆議院(1833~1838)、波旁宮圖書館(1847)和盧森堡宮圖書館(1846)以及聖蘇爾皮斯教堂(1861)繪製壁畫,爲盧浮宮的阿波羅畫廊繪製天頂畫(1849~1851)。這些紀念性油畫表現了德拉克洛瓦豐富的想象力,同時也顯露了他晚年作品中生活與形象的空虛和貧乏。

1863年8月13日,這位巨匠在巴黎菲爾斯滕貝格廣場的公寓中逝世。他的遺產管理人在他的畫室裏找到他的作品共9000多件,其中油畫853件,粉畫和水彩畫1 525件,素描6629件,銅版畫24件,石版畫109件,速寫本60餘本,另外還有構思的草圖、記憶畫、古代大師作品的臨摹等。其中有一部記有對色彩學深入研究的日記。

德拉克羅瓦是法國人民的驕傲,他的大部分作品被保存在巴黎盧浮宮博物館,盧浮宮專爲保存他的作品闢出好幾間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