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關於赫爾曼·黑塞的評價是怎樣的?對社會有着什麼影響

關於赫爾曼·黑塞的評價是怎樣的?對社會有着什麼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62年黑塞逝世,但他的生命在作品中延續着,影響着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人,百年不衰。黑塞的作品迄今已被譯成五十三種語言,有七百四十二種譯本,僅在印度,《席特哈爾塔》就被譯成了十二種方言。

二次大戰後,美國文壇霸主一直是海明威。然而自六十年代中起黑塞漸漸取代了海明威,一時成了美國大衆的文學崇拜偶像。特別是《荒原狼》,它在問世差不多半個世紀後在美國掀起一股“狼潮”,甚至有的搖滾隊也取名“荒原狼”(這個隊曾在黑塞紀念活動期間去德國演出)。一些離經叛道的年輕人在小說主人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哈勒爾成了他們的楷模與偶像。

關於赫爾曼·黑塞的評價是怎樣的?對社會有着什麼影響

黑塞作品在中國的評介始於二、三十年代。趙景深曾在《小說月報》上撰文介紹赫塞(黑塞)的《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1936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黑塞作品的單行本--中篇小說集《青春是美好的》。然而遺憾的是黑塞的名字從此銷聲匿跡,對他作品的翻譯評論中斷了十年。

1946年黑塞獲得諾貝爾文獎後,許多國家都出現了“黑塞熱”,然而在中國黑塞卻沒“熱”起來,對他的關注只是個別現象。當時的文學期刊上只發表了爲數不多的黑塞作品譯文,大多是從世界語轉譯的。

此外,黑塞也跨出了西方文化圈,在東方同樣受到讀者的愛戴。黑塞在日本的影響非常大,甚至被某些日本人稱“追求真理的英雄與先驅者”,他的作品在那裏深受讀者歡迎,讀者還成立了赫爾曼·黑塞協以系統研究他。一位日本青年在給黑塞的信中告訴他:“我越是讀它們(指黑塞的作品),越是發現自己在這些書中。現在我相信,最瞭解我的人是瑞士,他總在注視着我。”

黑塞被雨果·巴爾稱爲德國浪漫派最後一位騎士,這說明他在藝術上深受浪漫主義詩歌的影響。他熱愛大自然,厭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徵手法,文筆優美細膩;由於受精神分析影響,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領域裏進行挖掘探索,無畏而誠實地剖析內心,因此他的小說具有心理的深度。

關於赫爾曼·黑塞的評價是怎樣的?對社會有着什麼影響 第2張

西方學界對黑塞的評價並不高於同爲諾獎得主的托馬斯·曼,及他的兄弟亨利希·曼。但托馬斯·曼說過,黑塞代表了一個古老的、真正的、純粹的、精神上的德國。他的寫作充滿了人道主義精神和對人類的愛心。黑塞是反現代文明、反美的,在他眼中,美國正是現代文明的化身。他在堤契諾過着隱士般的生活,創作之餘和農人、村夫閒話家常,欣賞他們的質樸。堤契諾的居民作息一如遠古,時間在此似乎停滯不前了,黑塞的思古情懷油然而生,流露於筆尖,因而想起德國文學史中著名的浪漫詩人艾興多夫,仿效他喚醒酣睡於萬物之中的詩歌,同時,他也回憶起施蒂弗特,學習他體會隱藏於萬物形體之下的神性。在堤契諾,黑塞的創作真正繼承了德國文學的浪漫主義,因而世人稱他爲“新浪漫主義者”。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