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保羅·策蘭:繼里爾克之後最有影響的德語詩人

保羅·策蘭:繼里爾克之後最有影響的德語詩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2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保羅·策蘭(Paul Celan,1920—1970),生於一個講德語的猶太家庭,父母死於納粹集中營,策蘭本人歷盡磨難,於1948年定居巴黎。策蘭以《死亡賦格》一詩震動戰後德語詩壇,之後出版多部詩集,達到令人矚目的藝術高度,成爲繼里爾克之後最有影響的德語詩人。

保羅·策蘭(Paul Celan),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在世界範圍內產生最重要、深刻影響的德語詩人。策蘭原名安切爾(Antschel),1920年生於澤諾維奇(原屬奧匈帝國,帝國瓦解後歸屬羅馬尼亞,今屬烏克蘭),跟他的前輩卡夫卡、茨威格一樣,身上也流淌着猶太人的血液。

1938年春策蘭高中畢業時,德國軍隊進軍維也納。1938年11月9日,他動身去法國上醫學預科,火車經柏林時,正趕上納粹對猶太人的第一次大屠殺。他後來回首那一刻:“你目睹了那些煙/來自明天。”那是歐洲猶太人生活終結的開始。策蘭在巴黎學醫時,接觸到法國超現實主義和象徵派詩歌:他讀歌德、海涅、席勒、荷爾德林、特拉克爾、尼采、魏爾倫、蘭波、卡夫卡等人的作品;他特別鍾愛里爾克——對隱喻、典故、夢境及各種意象的迷戀幾乎成了他早期所有作品的顯著標記。

保羅·策蘭:繼里爾克之後最有影響的德語詩人

1942年,策蘭的父母被驅逐到納粹集中營,並相繼慘死在那裏:其父因強迫幹活致傷寒而亡,其母則更慘,納粹的子彈擊碎了詩人的母親的脖頸。策蘭在朋友的掩護下倖免於難,後被強徵爲苦力修築公路,歷盡磨難。戰後,策蘭才得以回到已成廢墟的故鄉。從1945年4月到1947年12月,策蘭在布加勒斯特住了將近兩年,從事翻譯和寫作。他開始以Ancel爲筆名,後來又將其音節前後顛倒,以Celan(策蘭)作爲他本人的名字,這在拉丁文裏的意思是“隱藏或保密了什麼”。而這一改動是決定性的:此後不僅他的身世,他的以“晦澀”著稱的詩、他的悲劇性的內心、甚至還有他的死,都將被置於這個痛苦而又撲朔迷離的背景下。

流亡美國的猶太-德國哲學家阿多諾 (Theodor W. Adorno,1903-1969) 認爲:“奧斯威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也是不可能的”。策蘭1945年發表的《死亡賦格》一詩以對納粹邪惡本質的強力控訴和深刻獨創的藝術力量震動了戰後德語詩壇,後收入1948年出版的詩集《骨灰罐裏倒出來的沙》。《死亡賦格》在德國幾乎家喻戶曉,成爲“廢墟文學”的象徵。阿多諾終於收回他的那句格言:“長期受苦更有權表達,就象被折磨者要叫喊。因此關於奧斯威辛之後不能寫詩的說法或許是錯的。” 策蘭一舉成爲戰爭廢墟之上最受歡迎的詩人。之後,他又相繼出版了《罌粟與回憶》(1952年)等多部詩集,達到令人矚目的藝術高度,成爲二戰後歐洲“見證文學”的最主要的代表。他還積極把將法國、英國等許多國家的詩歌譯成德語,把勃洛克、葉賽寧等俄國詩人的作品介紹到國內來。

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歐洲的很多猶太人都遷移過去;但策蘭還是決定留在歐洲——他選擇了定居巴黎。他在給以色列親戚的信中寫道:“也許我是活到歐洲猶太人的精神命運終結的最後一個人一個詩人——若放棄寫作,這世界什麼都沒有……。”

保羅·策蘭:繼里爾克之後最有影響的德語詩人 第2張

1958年年初,策蘭獲得不萊梅文學獎;1960年,他又獲得了德語文學大獎——畢希納獎。但極其顯著的是:他的後期作品變得愈加陰暗晦澀,詩集《《無人的玫瑰》、《一絲絲陽光》集中表現了對世事百態的失望情緒,反映了策蘭揹負的沉重的集中營生活陰影和激烈的內心矛盾衝突。

1970年4月20日左右,策蘭在巴黎塞納河上從米拉波橋投河自盡;5月1日,一個釣魚的人在塞納河下游7英里處發現了他的屍體。他的自殺是相當的沉重的,這是以一種非常沉重的方式,回答和了結了歷史浩劫帶給個體生命的重負。最後留在策蘭書桌上的,是一本打開的荷爾德林的傳記。他在其中一段畫線:“有時這天才走向黑暗,沉入他的心的苦井中,”而這一句餘下的部分並未畫線:“但最主要的是,他的啓示之星奇異地閃光。”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