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治政府推行了改革政策與措施,竟成爲了日本歷史發展的轉折點?

明治政府推行了改革政策與措施,竟成爲了日本歷史發展的轉折點?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867年,日本西南地區一批具有改革傾向的封建領主兼軍閥以“還政於天皇”的名義興兵討伐當時控制中央政權的德川幕府。日本仿中國古制,稱將軍處理軍務的衙門爲幕府。但自將軍掌握全國的統治實權後,幕府即爲其政廳。天皇頒發密詔確認其行爲的合法性。10月14日,德川幕府的最後一代將軍德川慶喜辭職,還政於天皇,德川幕府的統治至此結束。1868年1月3日,明治天皇頒佈王政復古詔書,正式宣佈廢幕府,成立新的中央政府。倡導倒幕、主張改革的人士掌握了中央政權,是謂明治政府。明治政府從19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推行了一系列有利於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改革政策與措施,開始了日本近代化的進程,構成了日本歷史發展的轉折點,史稱“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即日本近代化的主體力量具有濃郁封建色彩,其雖有近代化指向,但封建因素與日本傳統宗教神道教,在日本近代化中產生了強大影響併發揮着整合社會的作用,使得明治維新開始的同時,日本便走上了軍國主義的發展道路。明治政府建立伊始,就提出了“富國強兵”的口號。1868年3月14日以天皇名義發表的《宸翰》(即天皇御筆信)中,即宣稱要“繼承列祖列宗之偉業”,“安撫爾等億兆,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易顯石等著:《“九一八”事變史》,第44頁,遼寧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1872年,明治政府頒佈徵兵令,旨在建立現役與常備役(即預備役)相結合的近代軍隊。至1890年,日本已擁有7個現役近代陸軍師團,人數達53000餘人;近30個常備役陸軍師團,人數達256000餘人。此外,海軍亦擁有近代艦隻25艘,總噸位達51000噸。並建立了遍佈全國的軍事0000警察網,至1889年,已擁有首都警視廳和692個警察署,774個分署,1400餘個派出所。[日]井上清等著:《日本近代史》,第177頁,商務印書館1972年版。

明治政府推行了改革政策與措施,竟成爲了日本歷史發展的轉折點?

明治十八年(1885年),政府爲推進富國強兵政策,在教育上引入了“兵式操練”令。

1890年,日本的近代工礦交通企業已達1653家,占主導地位的爲軍工企業。1881年,明治政府頒佈教育敕令,明確規定軍國主義思想爲各級各類學校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並在學校普遍開展軍事訓練。軍國主義不僅成了日本的國策方針,而且內化並構成了日本的國家體制。1874年頒佈的陸軍省官制中規定:“陸軍卿(即大臣)由將官中任命。”這種體制後推廣至海軍部,明確了大臣的武官制。陸、海軍省作爲政府的部門,必須由陸、海軍將官出任,此種體制實際上使軍方有效參預並制約了政府,並在實際上擁有了對政府的干預權和否決權。只要軍方的意圖得不到實現,就不派人蔘加政府,政府便無法組成,更談不到開展工作了。1878年,設立了參謀本部。參謀本部以將官爲首腦,直屬天皇,與政府平行,參預國策方針的制定。參謀本部處理軍事事務,政府無權過問。參謀本部決定的軍令事項,可以直接下令軍部執行之。作爲政府部門的軍部(陸、海軍省),在本質上也因此隸屬於參謀本部了,這就爲參謀本部通過軍部干涉政府開闢了通道。加之軍部大臣的武官制,軍方實際上完全控制了政府。[日]井上清等著:《日本近代史》,第100頁。

明治政府推行了改革政策與措施,竟成爲了日本歷史發展的轉折點? 第2張

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首要原因在於明治維新是一場極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有的學者認爲明治維新僅僅是一場改良運動而非資產階級革命。因爲維新時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均很弱小。維新後的政權性質未根本改變,政權基礎則是緩慢地從封建制向資本主義轉變的。明治維新的發動者、組織領導者大多爲具有一定開明傾向及意識的地方封建領主兼軍閥。他們雖具有某些明確的資本主義價值取向,但更多的則是站在封建制度的立場上利用資本主義的某些因素。明治維新後,封建制度因素在各方面仍廣泛存在。政權體制基本保持了舊的模式。在新政府中當權的維新派,既發展着城市的近代資本主義工商業,又維繫着舊有的封建領地。

1872年明治政府頒發土地執照,僅承認德川幕府時期的地主和自耕農享有土地所有權,絕大部分農民仍然沒有土地,靠租佃地主的土地爲生,封建生產關係在農村中仍佔據着主導地位。城市中新興的工商業資產階級絕大多數淵源於與封建領主、軍閥、官僚存在廣泛聯繫的高利貸商人,他們運用各種封建手段、方法及制度經營近代工商業,使封建關係盛行於近代工商業之中。資產階級的民主自由並未實行,封建思想意識普遍存在。大量封建因素融合進了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進程,封建地主階級的掠奪本性與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殘酷性相結合,構成了日本軍國主義(後發展至列寧稱之爲軍事封建的帝國主義)的社會基礎。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