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甲午中日戰爭海戰中丁汝昌是怎樣應敵的

揭祕:甲午中日戰爭海戰中丁汝昌是怎樣應敵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1894年7月25日,日本聯合艦隊襲擊中國運兵船隊,8月1日,甲午中日戰爭在兩國間正式打響。在這場舉世罕見的中日海戰中,出現了許多英勇之人,也出現了許多懦弱之輩,不過看丁汝昌在此次海戰中的表現,也實在讓人焦急惋惜。

光緒十四年。即公元1888年,清政府定北洋海軍官制,在威海擇地建造水師公所。作爲總理海軍事務大臣的醇親王奏準頒佈《北洋海軍章程》,這道章程的頒佈,標誌這北洋海軍正式建軍。北洋水師正式建軍之後,經李鴻章提名,丁汝昌從記名提督爲海軍提督,旋賞加尚書銜。

在黃海海戰中,中日雙方的軍艦進行了多次交鋒,結局從中方看來極爲慘淡。海戰剛一開始,北洋艦隊裝有信旗裝置的“定遠”號,便被日軍炮火擊毀。戰爭一開始,就陷入了對中國海軍不利的情況。失去了統一戰場指揮的北洋艦隊,亂成了一鍋粥。而日軍則趁此進行襲殺,第一遊擊隊高速撲向北洋艦隊右翼的弱艦“超勇”號和“揚威”號,迅速將該二艦擊沉。隨後又以兩個戰術分隊,對北洋艦隊實施穿插和包抄,北洋艦隊因此腹背受敵。這場曠世海戰,最終以日本艦隊的主動撤離結束。

戰鬥結束後,清理戰後結果。日軍中軍各有十二艘軍艦參戰,日本艦隊未失一艦,而中方卻損失了五艘軍艦。雖然兩方艦隊指揮官都出現了一定的錯誤,但明顯的是丁汝昌在此次作戰中的指揮不當,對於整個戰局的影響極爲深重。

揭祕:甲午中日戰爭海戰中丁汝昌是怎樣應敵的

首先在戰鬥開始的時候,丁汝昌沒有明確確定自己的代理人和代理旗艦,以致與在旗艦遭受重創之後,中方艦隊的指揮體系完全破損,整個艦隊陷入混亂的局面,羣龍無首,各自應戰,戰局可謂一團糟。

再次在旗艦受損,整個指揮系統遭受重創之後,丁汝昌竟然沒有設法補救,完全沒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補救指揮系統失效的問題。雖說“亡羊補牢,爲時已晚”,但那個時候中方的艦隊還沒有整個被人擊毀,若是能進行有效的補救,雖不至於取得戰場勝利,但至少不會讓己方艦隊,在一場海戰之後就損失五艘軍艦。而且這個損失,還是在日軍指揮將領,同樣出現了錯誤的情況下。可以說,黃海海戰的失利,有很大一部分責任都在於丁汝昌個人。

在黃海海戰中失利的丁汝昌,受到了朝廷的嚴加苛責。本來應該被押解受審,最終因爲李鴻章的求情,而不了了之。經過這一番波折的丁汝昌,心緒極爲不穩。雖然仍然勉力着急部下,商議海上佈防事宜,但已經能看出他受戰敗影響後的力不從心。

光緒二十一年,日軍進攻威海南幫炮臺,威海戰役打響。爲了援助炮臺守軍,丁汝昌率艦隊從海上發射排炮,攻擊日軍,擊斃日軍旅團長大寺安純。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最終因爲敵衆我寡,軍力懸殊,陸路南北幫炮臺相繼失守,劉公島遭海陸合圍,成爲孤島。

陸路炮臺被日軍佔領之後,丁汝昌所率的北洋艦隊成爲一支孤軍受兩線夾擊。一方面是日軍利用陸路炮臺,向北洋艦隊不斷的發射火力攻擊。

揭祕:甲午中日戰爭海戰中丁汝昌是怎樣應敵的 第2張

另一方面留守海面的日軍也通過海上魚類對艦隊進行偷襲。最可怕的是日本夜間魚雷艇的偷襲,讓北洋艦隊防不勝防,丁汝昌所在的“定遠”艦遭重創。

丁汝昌移督旗於“鎮遠”艦,形勢本來就很嚴峻了,哪知魚雷艇管帶王平竟策劃魚雷艇隊集體逃亡,這造成了艦隊的情況更加不堪。到了正月十五的時候,日軍艦艇40餘艘排列威海南口外,勢將衝入,日本陸軍也用陸路炮臺的火炮向港內猛轟。形勢已經很鮮明瞭,要麼丁汝昌頭像,要麼日軍直接拖死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