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旁遮普人有着怎樣的宗教信仰?他們的風俗習慣是怎麼樣的

旁遮普人有着怎樣的宗教信仰?他們的風俗習慣是怎麼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信仰

旁遮普人主要信仰爲伊斯蘭教、錫克教、印度教。

伊斯蘭教

信仰伊斯蘭教的旁遮普人按伊斯蘭教習慣通婚,死後土葬。居住在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人主要爲伊斯蘭教遜尼派的信徒,其中又可分爲奧本德教派、巴雷爾維教派、聖訓教派,三個分支是19世紀產生於印度次大陸本土。一般遵循哈乃菲學派教法,部分遵循主體教法學派,與阿拉伯半島的遜尼派不同。

錫克教

信仰錫克教的旁遮普人,崇拜Gobind Singh,錫克教第十位教長。信仰錫克教的旁遮普人,主張一神論,認爲世界上的任何現象都是神的表現、崇拜十位教長,並且遵守錫克教的聖經。 (錫克教信徒)“Sikh”一詞源自梵語“Shishya”意思是弟子或學生,產生於16世紀初莫臥兒帝國統治時期。錫克教相信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種姓分立與歧視婦女是違背神意的。當個人靈魂和神結合才獲得最後解脫。反對祭司制度﹑偶像崇拜﹑煩瑣的祭祀禮儀、苦行和消極遁世。聖典爲《阿底格蘭特》,意爲原初聖典,表示這部經典早於另一經典《十祖聖典》。《阿底格蘭特》又稱《古魯?格蘭特?辛格》,即崇拜這部經典就像崇拜古魯(祖師)和神一樣。爲第五代祖師阿爾瓊在位時編纂的,共收3384首讚歌﹑15575詩節。主要使用旁遮普語寫成,也有少數用梵語﹑印地語﹑波斯語寫的章節。闡述錫克教的基本信仰和哲學思想,宣揚歷代祖師的生平事蹟以及對他們的頌揚。公元1469年,錫克教創始人納那克(Nanak)就在印度西北部旁遮普(Panjab)創教,他的追隨者就稱作“錫克”。在當地旁遮普人錫克教徒佔約60%,其他依序爲印度教,穆斯林及其他各教。納那克屬於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第二階級的武士階級剎帝利(Kshatriyas),在38歲時悟道,人稱古魯(Guru)。“古魯”原意指"撥雲見日"是上師的意思,自納那克後,這個名詞遂成爲錫克教每任繼任者的專有稱號。 因當時伊斯蘭教勢力與印度教紛爭不斷,納那克便把印度教的梵天神與回教阿拉神加以融會調和,衍生成錫克教。錫克教外表行事偏向印度教,內涵偏向伊斯蘭教。

旁遮普人有着怎樣的宗教信仰?他們的風俗習慣是怎麼樣的

印度教

信仰印度教的旁遮普人實行種姓內婚,死後火葬。

印度教是以婆羅門教的基礎上,融合其他民間信仰的思想,例如:佛教、耆那教。信仰印度教的旁遮普人在各社會等級、集團與不同的文化階層有相異的信仰和實踐。印度教並沒有統一的經典與公認的教祖。印度教把人們分成不同的種姓,滲入當地人的社會生活,種姓爲職業世襲、內部通婚和不準外人蔘加的社會等級集團。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印度全國曾有3500個種性,支配75%的居民,屬於低種性—不可接觸者的人達8500萬。即便在印度憲法廢除種族歧視與種姓壓迫,但種性制度的影響並沒有消除。1971年的人口調查,仍有8000萬人還在受種姓壓迫,佔當時人口14.6%。

種姓可分爲四種﹕婆羅門(祭司)、剎帝利(武士、貴族)、吠舍(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首陀羅(奴隸),以及被排斥在種姓以外的旃陀羅(賤民、不可接觸者)。

業報輪迴

旁遮普人的印度教徒相信輪迴無始無終、周而復始,唯有通過艱苦的修行,才能獲得解脫。

習俗

旁遮普人在具有社會功能的活動後,例如:第一次理髮、婚禮等儀式,親屬會依據他的社會地位或親密關係給予現金或實物。他們相信這樣有助於保持朋友和家人在社會上的良好關係。信仰錫克教的旁遮普人成年禮──劍禮,即用雙鋒劍攪勻的水灑身。經過劍禮後,男教徒的名字加辛格(獅子),女教徒名字加考兒(公主)。並形成了“五K”(五種行事,因爲每件事印地文起首字母爲K)的習俗,即蓄長髮、加發梳、短衫至膝、戴鐵手鐲、佩劍。男子婚前集體居住,以練習刀劍武功。

旁遮普人有着怎樣的宗教信仰?他們的風俗習慣是怎麼樣的 第2張

節慶

旁遮普人的節日是由整個社會共享的,不論他們的宗教是否相同。許多節慶是爲季節性或農作物而舉辦的。

1.巴桑特風箏節 ,當芥菜類蔬菜變爲黃色,表示寒冷天氣的結束。 旁遮普人會穿着黃色衣服,去放風箏,和宴飲。

2.錫克教的10大祖師的誕生日

2.Bawan Doadsi 爲奎師那重生日後18天。

3.Lohri 舉行時間爲每年1月。是個有關生育以及崇拜上帝的火(阿尼尼神)的節日。根據印度曆法,此慶典是在1月13日,當地球最靠近太陽的時候,標示著冬天的結束,以及Paush的最後一天以及春季的開始。

4.侯麗節(Holi)是印度的春季節日,時間爲3-4月,是個歡樂和拜訪親友的時間。

5.霍拉莫哈拉節(Holla Mohalla)爲在Phalguna一個月後慶祝的錫克教節日,舉行時間在侯麗節的一天後,在旁遮普邦的阿南德普爾薩希布舉行,起源於1701年,爲戈賓·辛格上師作爲錫克教徒軍事演習聚會。在節日中有摔跤、武術、模擬劍戰、等模擬軍事戰鬥,提醒人們要有勇氣以及要有防禦準備。 在2017舉行的日期:3月11日至14日

6.豐收節(Baisakhi)慶典舉行時間約4/13或4/14。意義爲標示“新年”的開始。慶祝冬季的豐收,紀念農民辛勤的工作。在這一天,旁遮普人在黎明洗澡,之後參觀古德瓦拉禱告。這個節日有附加的宗教意涵,象徵了錫克教的原始領導人。在節日中,藉由跳舞來展現生活的例行場景:播種、收割、篩選、收集作物。

7.排燈節(Diwari)舉行時間約爲西元歷約10月中旬或11月上旬。一般舉行約3-5天。頌祝“以光明驅走黑暗,以善良戰勝邪惡”,也被視爲“內心之光”的慶典。家家戶戶點蠟燭或油燈,象徵光明、繁榮與幸福。

8.Jor Mela 在 Sirhind/Harballabh Sangeet Sammelan舉行,時間爲每年12月最後一週。

旁遮普人有着怎樣的宗教信仰?他們的風俗習慣是怎麼樣的 第3張

婚禮

旁遮普的婚禮遵循了旁遮普文化的精緻,社會優雅地維護豐富的傳統內涵,使儀式更加歡樂。婚禮包括炫耀和奢侈的做法。

婚禮上的旁遮普人

婚禮儀式由Chuda、Vatna、Ghara Ghardoli、Senrabandi、Ghodi Chadna、Milni、Varmala、Kanyadaan和Phere組成。

Chuda儀式是與havan或普亞進行的神父執行系手鐲於女子手腕。內容爲旋轉一套紅色和奶油象牙手鐲,祝福未來婚姻生活的新娘。

Vatna 用薑黃黏貼與芥末油給新娘的妝飾加強物。

Ghara Ghardoli爲訪問廟宇,新娘使用聖水沐浴,此兩者來慶祝新娘與新郎的家庭。

Senrabandi新郎綁頭巾後提供禮品與現金作爲好運和愛的標誌。

Ghodi Chadna 新郎通過他姐妹的儀式,爬上母馬與葉片的婚禮場地。

Milni新郎家庭表達歡迎,之後Varmala新郎領導新娘交換花環與禮品。

高潮在於Kanyadaan和Phere。新娘的父親把女兒交給新郎,接着新郎與新娘對周圍神聖的火採取七輪或Seat Phere。

旁遮普的婚禮極端的活潑和興奮,習俗與傳統的豐富性延續到婚禮中,加強新郎和新娘的喜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