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曲狀元”馬致遠的文學成就到達了一種什麼樣的高度?

“曲狀元”馬致遠的文學成就到達了一種什麼樣的高度?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曲狀元”馬致遠的文學成就到達了一種什麼樣的高度?他擅長用嘆世超世的外在形式寓言抗世憤世的內容,其著有雜劇15種,現存7種,以《漢宮秋》最出名。除此之外其還長於小令,代表作爲《天淨沙·秋思》。

雜劇

馬致遠從事雜劇創作的時間很長,名氣也很大,有“曲狀元”之譽。

馬致遠著有雜劇十五種。馬致遠擅長用嘆世超世的形式,虛掩其外,而憤世抗世的內容,則深寓其中。

綜述,馬致遠大多數雜劇的戲劇效果不是很強的。前人對他的雜劇評價很高,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劇中所抒發的人生情緒容易引起舊時代文人的共鳴,再就是語言藝術的高超。

其雜劇內容以神化道士爲主,劇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賈仲明在詩中說:“萬花叢中馬神仙,百世集中說致遠”“姓名香貫滿梨園”。

馬致遠雜劇的語言偏於典麗,但又不像《西廂記》、《梧桐雨》那樣華美,而是把比較樸實自然的語句錘鍊得精緻而富有表現力。如《漢宮秋》中寫“驚雁”的一支《堯民歌》:呀呀的飛過蓼花汀,孤雁兒不離了鳳凰城。畫檐間鐵馬響丁丁,寶殿中御榻冷清清。寒也波更,蕭蕭落葉聲,燭暗長門靜。

“曲狀元”馬致遠的文學成就到達了一種什麼樣的高度?

散曲

馬致遠同時是撰寫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狀元”之稱。

馬致遠的散曲。擴大題材領域,提高藝術意境。聲調和諧優美,語言疏宕豪爽,雅俗兼。

詞采清朗俊雅,而不濃豔,《太和正音譜》評爲“馬東籬之詞,如朝陽鳴鳳。其詞典雅清麗,可與靈光景福兩相頡頏,有振鬣長鳴萬馬皆瘖之意。又若神鳳飛於九霄,豈可與凡鳥共語哉!宜列羣英之上。”

馬致遠的散曲大致可分爲4大類:寫景、嘆世、閨情、世象,作者善於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人物形象鮮明等藝術特點。

今存散曲約130多首,他的嘆世之作也能揮灑淋漓地表達情性,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將,他雖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宏放爲主,他的語言熔詩詞與口語爲一爐,創造了曲的獨特意境。

小令

《天淨沙·秋思》膾炙人口,匠心獨運,自然天成,絲毫不見雕琢痕跡,被譽爲“秋思之祖”。

馬致遠的雜劇《漢宮秋》與他的小令《秋思》和套曲《秋思》構成了馬致遠藝術創作的三座高峯。

“曲狀元”馬致遠的文學成就到達了一種什麼樣的高度? 第2張

有學者認爲其曲風格是“豪放”的。其實馬致遠的散曲,不是“豪”而是“曠”。

馬致遠是元代著名雜劇作家,是元代曲壇上承前啓後的重要作家。他目睹了官場的黑暗,社會的齷齪,選擇了“酒中仙,塵外客,林間友”的生活。其中,關漢卿、馬致遠的劇作在這一點上體現得尤爲突出。

在元代散曲作家中,馬致遠的散曲數量最多、流傳最廣,創作的散曲數量比關漢卿、白樸兩人現存散曲的總和還多。他的散曲被近人輯爲《東籬樂府》一卷。

馬致遠被稱爲“馬神仙”,他的創作脫離市井,脫離平民,是無根化的創作。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