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秦國爲何能完成統一中國的使命?最大限度地用“人謀”順應了“天時”

秦國爲何能完成統一中國的使命?最大限度地用“人謀”順應了“天時”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在公元前230到公元前221年這十年間,秦國以一國之力,連年征戰,順利滅掉了東方六國。而且,在滅六國的過程中,秦軍所到之處基本上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雖然也遇到了一些挫折和失敗,但總的來說,秦國以秋風掃落葉之勢,順利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偉業,結束了二百多年國家分裂的局面,爲戰國時代畫上了休止符。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秦國爲何能完成統一中國的使命?爲何統一事業如此順利?從客觀上來說,秦國的六代君王,憑藉秦國優越的地理位置,積極改革,勇於進取,將一統天下作爲秦國的終極目標,這順應了天時,順應了民心,也爲嬴政統一天下做了國力上的準備。在主觀上,嬴政君臣積極謀劃,最大限度地用“人謀”順應了“天時”。

天時,是世間最爲公平的東西之一。具體到戰國時代,在列國紛爭的條件下,誰都有權改革自強,吞併他國,開疆拓土,稱王稱霸,謀求統一。因此說,天時對戰國七雄來說是公平的,關鍵在於各國如何採取措施去順應天時,爲自己的國家謀利。

秦國爲何能完成統一中國的使命?最大限度地用“人謀”順應了“天時”

客觀地說,商鞅變法之前,秦國是最不懂順應天時的。當時魏國率先改革,拉開了戰國改革變法潮流的序幕。魏王任用龐涓等人,使魏國成爲戰國初期最強盛的國家,魏國也乘機攻城略地,不斷擴張,一時間魏國軍隊橫行天下,無人能擋。不久,東方的齊國憑藉齊威王的改革,也迅速強盛起來,在孫臏的帶領下,齊國多次擊敗魏國,將魏國從戰國首強的位置上推了下去。南方的楚國也趁此機會進行了改革,憑藉地大物博的優勢,一時形成了楚國和齊國兩強相爭的局面。

此後百年中,各國也都出現了有作爲的君主,他們任用賢臣,積極改革變法,變法的潮流迅速遍及華夏大地。在最北方的燕國,燕昭王築黃金臺招賢納士,任用樂毅等人,燕國輝煌一時;趙國在武靈王的帶領下,進行了胡服騎射的改革,使趙國的國力急劇上升,加上廉頗、李牧等傑出將領的出現,一時間沒有哪個國家敢輕易向趙國挑戰。即便在七雄中最弱小、地處四戰之地的韓國,也曾在韓昭王時代任用申不害改革,使韓國的國力也躍升到了新的高度。

當東方各國都在積極變法圖強的時候,秦國的改革卻顯得緩慢。但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後,形勢隨即發生轉變。商鞅變法是戰國中期的一場改革,此時各國的改革都紛紛落幕。因此,商鞅變法有極大的後發優勢,他繼承了各國變法的優點,摒棄了其中的一些缺陷。最重要的是,各國變法都是曇花一現,只經歷了一代或是兩代君王,之後便“人亡政息”了,變法成果並未以法律的形式流傳下來。只有秦國的變法自秦孝公開始就綿延不絕,一直持續到了秦一統天下。

秦國爲何能完成統一中國的使命?最大限度地用“人謀”順應了“天時” 第2張

秦孝公時,商鞅主持了秦國曆史上也是戰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改革,並將改革的內容以法令的形式確立了下來。因此商鞅雖死,但這些法令沒有被廢除。這次變法改變了秦國的命運,爲秦國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秦惠王繼位的第二年,就“初行錢”,促進了秦國商業的發展和物品流通。秦惠王十年,惠王對秦國的國家機器進行了改革,設立了相邦一職,國家行政體制開始向中央集權的專制國家靠攏。秦惠王十三年,惠文君稱王,打破了秦國與周王室的隸屬關係,秦國曆史邁進了全新的時代。

秦武王繼位後,設置了左右丞相,進一步強化了中央集權。秦武王四年,秦國設立了將軍一職,邁出了文武分職的重要一步。

秦昭王在位時間長達五十六年,是秦國曆史發展的最關鍵時期。他在位期間,削弱外戚勢力,將宣太后、華陽、涇陽君等人驅逐到關外,任用魏國人范雎爲丞相,改變了秦國丞相長期由宗室把持的局面,大大加強了秦國的王權,也爲秦國進一步任用外來人才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秦文王和莊襄王在位時間都很短,他們都繼承了昭王的政策,繼續推進內部改革,穩定生產,安撫百姓,使秦國順利過渡到了嬴政時代。

秦國爲何能完成統一中國的使命?最大限度地用“人謀”順應了“天時” 第3張

嬴政繼位後,剷除嫪毐,軟禁太后,罷黜呂不韋,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國君進一步成爲國家行政的中心。

從以上變化軌跡來看,秦國一直在朝着建立中央集權的國家制度的方向前進。嬴政親政時的秦國,中央已經建立起了以丞相爲首的行政體制,在地方全力推行郡縣制,分封制在秦國基本上消失了,舊貴族勢力在秦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小。這樣,秦國就擁有了一套在當時最爲高效的行政體制,有了一批最爲精幹的官吏隊伍。當秦國這架戰爭機器全力運轉時,正是這套行政體制,這批精幹的官吏,爲秦軍提供了六國難以匹敵的後勤保障服務。

昭王時期,荀子到了秦國後,范雎問他到了秦國有什麼感想。荀子說了這樣一段話:“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觀其朝廷,其間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在荀子看來,秦國接近了無爲而治的治國最高境界,是諸侯國中治理得最好的國家。

反觀東方各國,它們也基本上建立起了中央集權的制度。但由於變法的不徹底、不深刻,各國都保留了大量的舊貴族勢力,對各國政權有着很大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對中央集權產生了不利影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戰國四公子”。

戰國四公子在歷史上名氣很大,爲許多戲劇、電影提供了動人心絃的故事題材。但在當時,他們卻是一股不利於中央集權的勢力。

孟嘗君在齊國做過很長時間的丞相,手下集中了大批門客,不僅左右了齊國的政治,而且他有強大的經濟實力,通過放高利貸等手法在封地上盤剝百姓。趙國的平原君也是長期做趙國的丞相,在趙國政壇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楚國的春申君更是長期把持楚國朝政,還將李園的妹妹納爲妾,當其懷孕後又將她獻給了楚王。最終,李園將春申君害死,但春申君的兒子還是登基做了楚王。魏國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更是廣爲人知,事實上,他敢竊符救趙,原因就在於他在魏國有很龐大的勢力,在政治上可以和魏王分庭抗禮。

總之,四大公子在當時是舊貴族勢力的代表。他們門客衆多,在國內外都有很強的影響力,削弱了本國君主的權威,使本國“政出多門”,大大妨礙了中央集權制度在本國的推行和完善。

在這種形勢下,當秦國乘風破浪大步向前時,東方六國的發展腳步卻慢了下來,甚至出現了倒退。因此,六國與秦國的實力差距日漸拉大,秦國一直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創造出了順應天時的最好條件。

商鞅變法後,秦國就佔盡了天時的優勢。而在地利上,秦國更是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當時的許多有識之士都看到了這一點。

蘇秦在遊說秦惠王是就說:“大王之國,西有漢中、巴蜀之利……南有巫山、巴蜀之限,東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范雎見秦昭王時,也說過類似的話:“大王之國,北有甘泉、谷口,南帶涇、渭,右隴、蜀,左關、阪,戰車千乘,奮擊百萬。”

蘇秦、范雎等人,都是當時的有識之士。在他們看來,秦國的地利優勢是無與倫比的,但這一優勢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戰國初期,秦國的地利優勢並不明顯。

戰國七雄中,韓國最小最弱,地處四戰之地,基本上無險可守,因此成了最早被滅的國家。趙國有太行天險,但上黨等地區丟失後,秦軍居高臨下,這一優勢也不再擁有。魏國在一開始有極大的優勢,魏國大臣常常吹噓自己有“山河之險”,但魏國失了人和,四面出擊,得罪了太多國家,最終被齊國擊敗,國力一蹶不振。秦國商鞅變法後就率先攻佔了魏國的河西之地,此後的魏國就再也沒有地利優勢,這些優勢都被秦國搶走了。燕國地處北邊,在北部有羣山,但秦軍是由南向北攻擊燕國,因此,燕國也毫無地利可言。齊國和楚國的情況類似,都有不少地利優勢,齊有黃河、沂蒙山等,楚國河湖密佈,有長江、荊山,但都走了魏國的老路,失了人和。

此外,由地利優勢衍生出來的另一優勢——經濟優勢,也是秦國能統一天下的重要原因。

秦國除了有山河環繞外,還有廣闊的適合農業發展的大片平原。關中平原一直是秦國的經濟中心,尤其是鄭國渠修成後,關中旱澇保收,成爲名副其實的天下糧倉。司馬遷在《史記》中就曾誇讚這裏的富庶:“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衆不過十三,然量其富,十居其六。”在司馬遷看來,關中的人口占天下的十分之三,但擁有的財富卻佔據了天下的十分之六。

在秦惠王時期,爲了進一步增強秦國實力,惠王派司馬錯伐蜀,設置了巴、蜀兩個郡。李冰父子在蜀郡修建都江堰,使得秦國又增加了一個糧倉。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爲秦軍的常年征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糧草。

戰國,正如其名所言,幾乎無日無戰。但秦國憑藉殽、函之固,關中地區百年未見戰火。憑藉艱難的蜀道,成都平原也是百年未見刀兵。即使在合縱最爲強勢的時期,六國聯軍也未能攻破函谷關。也就是說,秦國的兩大腹地,長時間處於財富積累的狀態,一直在爲秦國統一天下積聚財力。

反觀東方六國,戰爭連年不斷,百姓流離失所,生產持續遭到破壞,各國都有城市被夷平,大片農業區毀於戰火。正是有了地利,秦國纔有了和平的內部發展環境,它們爲秦國百姓提供了良好的生產和生活環境,也爲秦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兵源和後勤補給。從這一點來說,在支持長期戰爭的能力上,各國都遠不及秦國。

在天時、地利上,秦國都佔盡優勢。天時、地利、人和,最重要的就是人和。在這一方面,秦國也同樣出色。

首先,秦國進行的戰爭是統一戰爭,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在秦國國內自商鞅時代起就實行獎勵耕戰的政策,國民對國家發動對外戰爭十分支持,這是秦國的民心所向。而且,戰國時代戰亂進行了二百多年,人們對戰爭早已厭倦,渴望早日結束分裂,渴望戰爭不再。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周天子已經不存在,各國獨立,互相征伐。因此,和平統一是不可能實現的,要結束戰爭,就必須統一,要統一又必須採用戰爭手段,這就是法家“以戰止戰”的理論,也是當時唯一可以實現統一的道路,順應了民心。

其次,從嬴政繼位開始,六國的抵抗就是違背歷史潮流的割據了。如果說在嬴政之前,各國爭霸是爲了爭奪最後的統一權;那麼嬴政繼位後,統一大勢已爲各國所看到,各國的抵抗只是王室爲了自身利益而進行的本能抵抗,雖值得同情,但卻是違背歷史大勢的。

再次,六國政治黑暗,盡失民心。秦國的改革較爲徹底,舊貴族勢力在秦國的影響較小,但東方六國的改革不徹底,新舊勢力之間的鬥爭常常引發內亂,各派相互爭鬥,朝中不和,民心不穩。六國的經濟、軍事實力都不及秦國,因此在秦國的步步緊逼下,六國爲維持軍備,對百姓橫徵暴斂,普通百姓深受其害,不願支持徒勞的抵抗戰爭。

失了人和,離開百姓的支持,六國的滅亡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