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宋初三先生之一 北宋著名教育家孫復簡介

宋初三先生之一 北宋著名教育家孫復簡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孫復(992-1057年),字明覆,號富春,晉州平陽(今山西臨汾)人,北宋理學家、教育家。孫武第四十九代孫。

宋初三先生之一 北宋著名教育家孫復簡介

孫復幼年家庭貧寒,父親早亡,但學習不輟,飽讀六經,貫穿義理。四次到汴京參加科舉進都落第,未能任官。32歲後退居泰山,專心於講學授徒近20年,雖貧窮不堪,又得不到權要資助,但孫復不以生計爲意,安貧樂道,仍聚書滿室,與羣弟子講求儒道,樂之不疲。其門下多出賢良之士如石介、文彥博、範純仁等,皆一時精英,大有作爲。人稱“泰山先生”,又與胡瑗、石介,人稱“宋初三先生”。

慶曆二年(1042年)范仲淹在朝實行新政,與富弼等推薦孫復,詔命之爲國事監直講,從此孫復踏入仕途,宋仁宗對之多爲禮敬。後因事遭貶。到至和三年(1056年)乃被薦復官,後遷殿中丞。嘉佑二年(1057年)病逝於家。宋仁宗賜錢治喪,歐陽修爲之撰墓誌銘。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孫復的家世及其早年的經歷已不可確考。北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孫復年屆三十六歲,范仲淹守喪居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掌府學。孫覆上敘范仲淹,範給予其經濟資助,併爲他謀了學職,授以《春秋》。以後范仲淹服滿復職,孫復去應舉。

宋初三先生之一 北宋著名教育家孫復簡介 第2張

泰山講學

景祜元年,孫復第四次科舉落第,通過鄆城舉子士建中介紹,孫復認識了石介。石介在泰山築室,邀孫復去講學,並與張洞等執弟子禮師事孫復。孫復居泰山八年,主要從事經學的研究與講學,撰寫了《易說》六十四篇、《春秋尊王發微》十二卷等著作,聲名漸顯於世。

步入仕途

慶曆一年(1042),在范仲淹、石介等人的推薦下,孫復以布衣超拜,任祕書省校書郎、國子監直講。他與石介一起,積極支持范仲淹等的"復古勸學"主張,在太學實施舉人應考須有聽書日限及擴大太學錄取人數等措施,使得學生人數驟增,北宋太學從此而興。

嘉祜二年(1057)七月病逝。

孫復辛勤於治學,研究周、孔之道,先是追求科舉與功名,後是研究學問與講學,故而在40歲(一說50歲)尚未成婚。時宰相李迪,深知孫復人品、學問俱佳,將其侄女嫁給了他。李迪是宋真宗、仁宗時有名的大臣,地位、政績都很顯赫,爲人處事亦很正派,他將其侄女下嫁給孫復,增其賢名,而世人則由此更知孫復之賢。孫復之學及其爲人,很快傳聞於天下,他一時成爲學界權威。

宋初三先生之一 北宋著名教育家孫復簡介 第3張

孔子的後裔孔道輔,時爲龍圖閣待制,很有聲望,亦前來拜見孫復。拜見時,石介立侍孫復的左右,舉行禮儀時,升降拜則扶持着,往謝孔道輔時亦然。孫復所主持的泰山書院一時盛況空前,成爲當時的一個學術活動中心

孫復盛名在外,引起范仲淹、富弼等當朝一些大臣的關注,被任命爲祕書省校書郎、國子監直講。後仁宗到太學巡視,賜孫復緋衣銀魚,並有意委孫復爲侍講,爲皇帝進講,解釋古書的疑義,後因人反對而未成。

卒於任所

慶曆七年(1047),坐徐州舉子孔直溫案,貶外職,後重返太學任教。時有徐州人孔直溫,因引誘軍士謀將捕,搜其家時得到孫復的詩詞,孫復因而受到牽連,並遭到貶官處理,遣爲應天府判官事。這時翰林學士趙概等十餘官員爲其說情,最後仍留爲國子監直講,後又被遷任爲殿中丞之職,至卒。

孫復病重時期,當朝大臣韓琦將此事稟告了宋仁宗,並選派了一個書吏,給予紙筆,命其門人祖無擇,協助孫復得書15萬言,錄藏於祕閣中。孫復著有《春秋尊王發微》12卷,《春秋總論》3卷,《睢陽子集》10卷,《易說》64篇。從孫復著作內容看,他研究的學問,主要是闡述周孔之道。他主張“尊王說”、“道統論”,適合於統治集團的需要,順應了統治階級的意願,因此,他的學術思想受到了社會上層的重視。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