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北宋著名學者胡瑗簡介:集教學理論、實踐和改革於一身

北宋著名學者胡瑗簡介:集教學理論、實踐和改革於一身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胡瑗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胡瑗(993~1059)字翼之。中國北宋學者。理學先驅、思想家和教育家。 因世居陝西路安定堡,世稱安定先生。慶曆二年至嘉祐元年曆任太子中舍、光祿寺丞、天章閣侍講等。

生平

祖籍今陝西子長縣的安定堡(一說現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公元993年(宋太宗淳化4年)生於於泰州海陵(今江蘇如皋市)的一戶官吏家庭。其家族世代顯赫,始祖胡遵爲晉車騎將軍,後裔中曾有過兩位皇后和太后,另有三公九卿及將軍、太守10餘人。祖父胡修已任泰州司寇參軍時舉家隨遷,但自其父胡訥任寧海軍節度推官後,在當時屬於下等官吏,因俸祿較少,竟步入“家貧無以自給”的境地。

北宋著名學者胡瑗簡介:集教學理論、實踐和改革於一身

胡瑗自幼聰穎好學,7歲善屬文,13歲通五經,被左右鄉鄰視爲奇才。胡訥說:“此子乃偉器,非常兒也!”胡瑗讀書勤奮,好學上進,且志向遠大,常以聖賢自任,但因家境衰微,早年並未受過良好教育。直至20多年後才得以與孫復、石介等人到山東泰山棲真觀求學深造。此間心志遠大,10年不歸,潛心研習聖賢經典。他爲了不讓心志受到干擾,每當拆開家書,見有“平安”二字即投入山澗不再展讀。在此期間,他“食不甘味,宿不安枕”,刻苦鑽研學問,爲以後從事教育打下堅實基礎。30歲開外的胡瑗從山東回到家鄉,然而卻7次應考不中。40歲時放棄科舉意念,返回泰州城,在華佗廟旁經武祠(即後來江蘇省泰州中學所在地)辦起了一所書院(私塾),並以祖籍安定立名,稱安定書院。

1034年(景祐元年),42歲的胡瑗開始到蘇州一帶設學講授儒家經術。時值原朝廷中向來重視文教的范仲淹因反對廢后被貶該地任知事。翌年範在南園開辦郡學後,聘他爲首任教席,並送自己的兒子範純佑拜其爲師。到任後,他即制訂了一套嚴格的校規。由於範公子能帶頭遵守,故其他出身豪門的學生無一膽敢肆意踐踏。在知州的鼎力支持下,郡學很快就成爲了全城各地學府的楷模。

1036年,經范仲淹的引薦,胡瑗以布衣身份,與知杭州的音樂家阮逸同赴開封接受正急於雅樂改進的宋仁宗召見,並奉命參定聲律,製作鐘磬。其間,他合乎古禮的文雅舉止深得朝中要人的讚賞,事成後即被破例提拔爲校書郎官。1040年(康定元年)8月,隨鎮守延州(今延安)的范仲淹到陝西,被舉薦爲丹州(今宜川縣)軍事推官。此間撰《武學規矩》一書,提倡國家大興武學,以抵禦外部侵略。

1041年(慶曆元年),胡瑗調密州(今山東諸城)任觀察推官時,因父親去世而辭官回家奔喪。翌年復出,改任保寧(今浙江金華)節度推官。不久應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太守滕宗諒之邀,到當地的州學任主講教授,以致“四方之士雲集受業”。其間提出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的至理名言,並創立了卓有成效的“湖學”。

北宋著名學者胡瑗簡介:集教學理論、實踐和改革於一身 第2張

1044年(慶曆4年),范仲淹推行新政,並效法湖州的辦學經驗興辦了一所中央太學。1050年(皇祐2年)11月,朝廷再次更定雅樂,仍詔胡瑗與阮逸進京主持,並在司馬光和範景仁的支持下以3年時間完成。此間兩人還合作撰就了《皇祐新樂圖記》3卷。1052年被任命爲國子監直講(主講教授),晉光祿寺丞。被徵爲太子中舍,後以殿中丞致仕。任教期間因學識淵博且教學得法,備受學生的歡迎並敬重。

1056年(嘉祐元年),64歲的胡瑗晉升太子中舍暨天章閣侍講,成爲了當朝太子的導師。同時兼在太學協助博士的考教訓導與執掌學規。此時雖身爲命官,卻始終保持師生平等,常與學生切磋交流,在校園裏形成了一種“沈潛、篤實、醇厚、和易”的學風。當時的受教者包括皇室多位儲君、衆多知名學者及禮部中的近半官員,故深得學生與朝中上下的敬重,視他爲一代宗師,被神宗稱爲“真先生”。

晚年,胡瑗依舊苦讀勤教,並參議朝政。1059年終因積勞成疾而臥牀不起。後經仁宗皇帝欽準,領太常博士銜赴杭州長子胡康任所療養。臨行前京城轟動,相送者“百里不絕”。不久即病故,被朝廷追諡“文昭”,葬於湖州原菰城附近。另被王安石譽爲“天下豪傑魁”;被范仲淹遵爲“孔孟衣鉢,蘇湖領袖”;文學大家蘇東坡更曾寫下過讚頌他的詩句“所以蘇湖士,至今懷令古”……。

胡瑗在生前幾十年的教學實踐中,集教學理論、實踐和改革於一身,開創了宋代理學先河。其主要貢獻爲:確立了培養“致天下之治”人才的教育理念;糾正了朝廷取仕時的弊病,要求德、智、體、樂全面觀察;實施分科教學;推廣普及教育;嚴格校規,言傳身教;注重學生的社會實踐及創立了高校寄宿制度。遺著有《鬆滋縣學記》、《周易口義》、《洪範口義》、《論語說》和《春秋口義》等。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