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山居雜頌》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山居雜頌》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山居雜頌》

饒節

溪邊小立聽溪聲,日到溪心袞袞明。

獨木自橫人不渡,隔溪黃犢轉頭鳴。

《山居雜頌》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饒節(1065~1129)宋代詩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號倚鬆道人、倚鬆老人,出家後法名如壁。江西臨川人,江西詩派重要詩人。就學於呂希哲,與謝逸、汪革、謝薖並稱爲“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其詩淳真樸實,華而不綺,陸游稱其爲當時詩僧第一。饒節善詩,尤工佛詩,在江西詩派三僧(饒節、祖可、善權)中成就最高。在爲僧以後,常以詩抒寫自己的閒適生活:“閒攜經卷倚鬆立,試問客從何處來?”也有詠物、寫景、題畫、贈友之作。作品樸實淳真,華而不綺,琅琅上口,藝術上較純熟,詩中多禪語。

“山居”,固然就是居住於山水之間;“頌”,那麼必然是對這大自然的讚美。

《山居雜頌》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第2張

這首詩通過描寫溪水流動的聲音和太陽倒映在溪水中央的明亮,小舟獨自橫在水中無人渡水,溪對面的黃牛犢轉過頭鳴叫,展現一幅恬靜優美的自然畫卷,表達詩人悠然自得恬淡閒適的心情。

此詩特點是繪形繪色(聲色結合)和白描。聲音方面描寫了溪水流動和牛犢鳴叫,景色方面描寫了陽光和獨木,生動形象,使讀者身臨其境。用語平易卻含蓄雋永,極富藝術感染力。

①動靜結合:靜態的獨木橋與動態的流水、滾動的波光相映。

②以動襯靜,潺潺的流水聲、牛犢的低鳴更顯出山野的寧靜。

③聽覺與視覺相結合。溪流、木橋、無人出自視覺,水聲、牛鳴來自聽覺。

④合理安排空間順序。從小溪到木橋,再到對岸,由近及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