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國學經典賞析:《朱子語類》卷二十六·論語八原文

國學經典賞析:《朱子語類》卷二十六·論語八原文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6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里仁篇上

△里仁爲美章

或問:“里仁一篇,自首至‘觀過斯知仁矣’,都是說仁。‘里仁爲美’,是指言仁厚之俗;‘觀過斯知仁’,是指言慈愛底仁。其他則皆就心德上說。”曰:“雖是如此,然統體便都只是那個仁。如裏有仁厚之俗,便那一里之人這心不大故走作,所以有仁厚之俗。‘觀過斯知仁’,便也是這心。”僩

問:“‘里仁爲美’,論語孟子注不同,如何?”曰:“論語本文之意,只是擇居。孟子引來證擇術,又是一般意思。言裏以仁者爲美,人之擇術,豈可不謹。然亦不爭多。”問:“美,是裏之美?抑人之美?”曰:“如雲俗美一般。如今有個鄉村人淳厚,便是那鄉村好;有個鄉村人不仁、無廉、無恥者多,便是那鄉村不好。這章也無甚奧義,只是擇居而已。然‘里仁’字也差異。”淳

問:“‘里仁爲美’,孟子引用,自要說下文‘安宅’。謝氏說:‘論語本意不是如此。’”曰:“若這般說話,也要認得本旨是了。若如孟子說,也無害;如謝氏,也無害。”賀孫

問:“此章謝氏引孟子擇術爲證,如何?”曰:“聖人本語不是說擇術。古人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是合著事。”劉問:“今人數世居此土,豈宜以他鄉俗美而遽遷邪?”曰:“古人‘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近而言之,若一鄉之人皆爲盜賊,吾豈可不知所避!聖人言語說得平正,必欲求奇說令高遠如何!今人說文字,眼前淺近底,他自要說深;在外底,他要說向裏;本是說他事,又要引從身上來;本是說身上事,又要引從心裏來,皆不可。”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章

問:“‘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此四句都相屬。知者則知天理之爲是而必循之,知人慾之爲非而必去之,所以能處約處樂,而不至於濫與淫。”曰:“如此說時,便是硬去做,都不見利仁底意思。如安仁者,他便是仁了,更不用說。如所謂利仁者,是真個見得這仁愛這一個物事好了,猶甘於芻豢而不甘於粗糲。若只是聞人說這個是好,自家也仿彿見得是,如此,卻如何得如‘芻豢之悅我口’,如何得利仁底意,便只是硬去做了。”燾

問:“既是‘失其本心’,則便解濫淫,而必以久言之,何故?”曰:“也有時下未肯恁地做底,聖人說話穩。而今說道他不仁,則約便濫,樂便淫,也有不便恁地底。”義剛賀孫錄雲:“亦有乍能勉強一時者。”

至之問“仁者安仁”。曰:“仁者心便是仁,早是多了一‘安’字。‘知者利仁’,未能無私意,只是知得私意不是著腳所在,又知得無私意處是好,所以在這裏千方百計要克去個私意,這便是利仁。”時舉

劉潛夫問“安仁”、“利仁”之別。曰:“安仁者不知有仁,如帶之忘腰,屨之忘足。利仁者是見仁爲一物,就之則利,去之則害。”壯祖

晞遜問:“所謂利仁者,莫是南軒所謂‘有所爲而爲者’否?”曰:“‘有所爲而爲’不是好底心,與利仁不同。‘仁者安仁’,恰似如今要做一事,信手做將去,自是合道理,更不待逐旋安排。如孟子說:‘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爲生者也;經德不回,非以幹祿也;言語必信,非以正行也。’這隻順道理合做處便做,更不待安排佈置。待得‘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便與上不同。”又云:“有爲而爲之,正是說‘五霸假之也’之類。”賀孫

仁者溫淳篤厚,義理自然具足,不待思而爲之,而所爲自帖帖地皆是義堙,所謂仁也。知者知有是非,而取於義理,以求其是而去其非,所謂知也。升卿

蕭景昭問:“而今做工夫,且須利仁。”曰:“唯聖人自誠而明,合下便自安仁。若自明而誠,須是利仁。”銖

仁、知雖一,然世間人品所得,自有不同:顏子曾子,得仁之深者也;子夏子貢,得知之深者也。如程門之尹氏則仁勝,上蔡則知勝。升卿

或問“仁者心無精粗內外遠近之間”。曰:“若有,便成兩段。此句爲‘仁者安仁’設。”節集義。

或問:“‘仁者心無內外遠近精粗之間’,如何?”曰:“仁者洞然只是一個心,所以無內外精粗遠近之間。然須看自家有間底心是如何,然後看無間底心是如何。”又問:“‘無內外之間’,是如何?”曰:“表裏如一。”又問:“如何是‘遠近精粗之間’?”曰:“他當初若更添‘高下、顯微、古今’這樣字,也只是一理。”又問:“纔有些個攙絕間斷,便不得。”曰:“纔有私意,便間斷了。所以要‘克己復禮’,便是要克盡私意。蓋仁者洞然只是這一個心。如一碗清水,才入些泥,有清處,有濁處。”又問:“上蔡解此段,只是論‘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先解這一段,方連上面說。”曰:“看他文義,須是包上面說,方得相貫。然‘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又須著自去看。”

問:“不能無遠近精粗之間,如何?”曰:“亦只是內外意思。‘吾心渾然一理,無內外遠近精粗’,這段分別說極通透。上蔡尋常說有過當處,此卻他人說不到。”先生再三誦“安仁則一,利仁則二”之句,以爲解中未有及此者,因嘆雲:“此公見識直是高。利仁,貪利爲之,未要做遠底,且就近底做;未要做精底,且就粗底做。”問:“‘安仁者非顏閔以上不知此味’,便是聖人之事乎?”曰:“是。須知‘非顏閔以上不知此味’,到顏閔地位知得此味,猶未到安處也。”

問:“安仁者,‘心無內外遠近精粗之間’。性之未動,既皆至理所存;情之既發,無非至理所著。利仁固是審於既發,莫更著謹於未發否?”曰:“若未發時,自著不得工夫。未發之時,自堯舜至於塗人,一也。”問:“原憲‘克、伐、怨、欲不行’,是他許多不好物事都已發了,只白地壅遏得住,所以非獨不得爲仁,亦非求仁之事。”曰:“是如此。”賀孫

問:“上蔡雲:‘安仁,非顏閔以上做不得。’顏閔似未至安仁?”曰:“亦見此意思。”可學

△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章

蕭景昭說此章。先生雲:“注中引程子所謂‘得其公正’,是如何?”答雲:“只是好惡當理,便是公正。”先生曰:“程子只著個‘公正’二字解,某恐人不理會得,故以‘無私心’解‘公’字,‘好惡當於理’解‘正’字。有人好惡當於理,而未必無私心;有人無私心,而好惡又未必皆當於理。惟仁者既無私心,而好惡又皆當於理也。”時舉

問“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程子所謂“得其公正是也”。曰:“今人多連看‘公正’二字,其實公自是公,正自是正,這兩個字相少不得。公是心裏公,正是好惡得來當理。苟公而不正,則其好惡必不能皆當乎理;正而不公,則切切然於事物之間求其是,而心卻不公。此兩字不可少一。”僩

居父問:“仁者動靜皆合正理,必有定則,凡可好可惡者,皆湊在這則子上,所以‘能好人,能惡人’。”曰:“然。程子所以說‘得其公正是也’。惟公然後能正,公是個廣大無私意,正是個無所偏主處。”賀孫

問:“‘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好善而惡惡,天下之同情。若稍有些子私心,則好惡之情發出來便失其正。惟仁者心中渾是正理,見人之善者則好之,見不善者則惡之。或好或惡,皆因人之有善惡,而吾心廓然大公,絕無私系,故見得善惡十分分明,而好惡無不當理,故謂之‘能好能惡’。”曰:“程子之言約而盡。公者,心之平也;正者,理之得也。一言之中,體用備矣。”南升

△苟志於仁章

問:“‘苟志於仁矣,無惡也’。竊謂學者有志於仁,雖有趨向已正,而心念未必純善而無過差。纔有過差,便即是惡,豈得言無?”曰:“志於仁,則雖有過差,不謂之惡。惟其不志於仁,是以至於有惡。此‘志’字,不可草草看。”人傑

先生問學者:“‘苟志於仁矣,無惡也’,與‘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前面說志於仁則能無惡,此段說志於道而猶有此病。其志則一,而其病不同,如何?”諸友言不合。曰:“仁是最切身底道理。志於仁,大段是親切做工夫底,所以必無惡。志於道,則說得來闊。凡人有志於學,皆志於道也。若志得來泛泛不切,則未必無恥惡衣惡食之事。又恥惡衣食,亦有數樣。今人不能甘粗糲之衣食,又是一樣。若恥惡衣惡食者,則是也吃著得,只是怕人笑,羞不如人而已,所以不足與議。”僩

“‘苟志於仁矣’,方誌仁時,便無惡。若間斷不志仁時,惡又生。”或雲:“過非心所欲爲,惡則心所欲。”曰:“惡是誠中形外,過是偶然過差。”明作

楊氏雲:“苟志於仁矣,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爲惡則無矣。”先生問學者:“過與惡,如何分別?”曰:“過非心所欲爲,惡是心所欲爲。”曰:“惡是誠於中,形諸外,所以異也。”銖

△富與貴章

或問:“富貴不處,是安於義;貧賤不去,是安於命。”曰:“此語固是。但須知如何此是安義,彼是安命。蓋吾何求哉?求安於義理而已。不當富貴而得富貴,則害義理,故不處。不當貧賤而得貧賤,則自家義理已無愧,居之何害!盎貴人所同欲,若不子細,便錯了。貧賤人所同惡,自家既無愧義理,若更去其中分疏我不當貧賤,便不是。張子韶說‘審富貴而安貧賤’,極好。”學蒙

“審富貴而安貧賤”者,言不以其道得富貴,須是審。苟不以其道,決是不可受它底。不以其道得貧賤,卻要安。蓋我雖是不當貧賤,然當安之,不可於上面計較雲,“我不當得貧賤”,有汲汲求去之心,譬如人作折本經紀相似。銖

問:“君子當得富貴。所謂不當得而得者,乃人君不能用其言,徒欲富貴其身。”曰:“富貴不以道得之,不但說人君不用其言,只富貴其身。如此說,卻說定了。凡是富貴貧賤有不當得而得者,皆不處不去。如‘孔子主我,衛卿可得’之類,亦是不當得之富貴。須且平說,不要執定一事。又終食、造次、顛沛,一句密似一句,須至傾覆流離之際,亦不違仁也。”南升

文振問“富與貴”一章。曰:“‘富與貴,不以其道得之’,若曰是諂曲以求之,此又是最下等人。所謂得之者,便設有自到我面前者,吾知其有一毫不是處,也不可處。譬如秀才赴試,有一人先得試官題目將出來賣,只要三兩貫錢,便可買得,人定是皆去買。惟到這裏見得破,方是有學力。聖人言語,豈可以言語解過一遍便休了!須是實體於身,灼然行得,方是讀書。”時舉

問:“貧賤,如何是不當得而得之?”曰:“小人放僻邪侈,自當得貧賤。君子履仁行義,疑不當得貧賤,然卻得貧賤,這也只得安而受之,不可說我不當得貧賤,而必欲求脫去也。今人大率於利,雖不當得,亦泯默受之;有害,則必以爲不當得,而求去之矣。君子則於富貴之來,須是審而處之;於貧賤,則不問當得與不當得,但當安而受之,不求去也。”問:“此二節語,猶雲‘怨有不讎,而德無不報’之意否?”曰:“然。蓋於富貴則有所不處,於貧賤則必受之而不辭也。”僩

問:“‘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去’字或讀作上聲,可否?”曰:“自家離去之‘去’,去聲讀;除去之‘去’,上聲讀。此章只是去聲。”義剛

“君子去仁”之“去”只音去聲。如“孟子去齊”之“去”,我元有而自離去之也。若作上聲,則是除卻。賀孫明作錄雲:“是除卻了,非也。”

“富與貴,貧與賤”一章。某曰:“學者須是從富貴貧賤處判斷得下,方有用工處。”先生喜曰:“這裏看得分曉,須要做下面工夫。若做得下面工夫,看上面事愈覺分曉。”又問:“‘惡不仁者’,直是如此峻潔!”曰:“只緣是不要一點不仁底事著在身上。”又曰:“如此看得,方是。”炎

子善問此章。曰:“且如不處、不去,若是資質好底,所見稍明,便於這裏也能見得,只是未必到無終食不違底意思。不處、不去,乃是立腳處好了,細密工夫方下得。若上面無立腳處了,其他可見。一作:“下面工夫,無緣可見。”聖人之意,不獨是教人於富貴貧賤處做工夫,須是到終食不違,顛沛造次都用工,方可。”恪

先生因看里仁篇,雲:“前面幾段更好熟看,令意脈接續。”因問:“造次是‘急遽苟且之時’。苟且,莫只就人情上說否?”曰:“苟且是時暫處,苟可以坐,苟可以立,令此心常存,非如大賓大祭時也。”問:“曾子易簀,莫是苟且時否?”曰:“此正是顛沛之時。那時已不可扶持,要如此坐,也不能得。”。

敬之問:“富貴貧賤,聖人教人,要得分別取捨到個真切處,便隨道理做去。有一般昏弱之人,都只是人慾上行,便是不識痛癢底人。”先生曰:“聖人這處恰似說得疏。學問工夫儘多,聖人去富貴貧賤上做工夫。不是處富貴貧賤時節,又如何做工夫?終不成閒過了這處!聖人且立個大界限,先要人分別得個路頭。‘君子去仁’,便是不成個君子。看聖人說得來似疏,下面便說到細密處。須是先說個粗,後面方到細處。若不是就粗處用工,便要恁地細密,也不得。須知節節有工夫,剝了一重又一重,去了一節又一節。”敬之雲:“此章說此三句,可謂緊切。雖然,只說存養,未說仁處,要是教人自體認看。”先生笑曰:“公又如此。所見這裏未是極處,更要去言外說道理,如何得。聖人這處,正是說築底處,正是好著力處,卻如此輕說過了!衆人是這個心,聖人也只是這個心,存得心在這裏,道理便在這裏。從古聖賢,只是要理會這個物事。保養得這個在,那事不從這裏做出!”

“富與貴,貧與賤”,方是就至粗處說。後面“無終食之間違仁”,與“造次、顛沛必於是”,方說得來細密。然先不立得這個至粗底根腳,則後面許多細密工夫更無安頓處,人更無可得說。須是先能於富貴不處,貧賤不去,立得這個粗底根腳了,方可說上至細處去。若見利則趨,見便則奪,這粗上不曾立得定,更說個甚麼!正如“貧而無諂,富而無驕”,與“貧而樂,富而好禮”相似。若未能無諂無驕,如何說得樂與好禮!卻是先就粗處說上細上去。僩

“富貴貧賤,不處不去,此一節,且說個粗底,方是個君子皮殼,裏面更多有事在。然先會做這事,方始能不去其仁。既把得定,然後存養之功自此漸漸加密。夔孫錄此下雲:“然必先‘無終食違仁’,然後‘造次、顛沛必於是’。”如孟子言‘善、利之間’,須從‘間’字上看。但孟子之言勇決,孔子之言詳緩,學者須就這上著力。今學者都不濟事,才略略有些利害,便一齊放倒了!某嘗向朋友說,須是就這上立得腳住,方是離得泥水。若不如此,則是在泥裏行,纔要出,又墮在泥裏去。縱說得道理,也沒安頓處。如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毋自欺有多少事,他卻只就‘小人閒居爲不善,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處說。爲甚先要去了這個?蓋不切,則磋無所施;不琢,則磨無所措矣。”又曰:“‘審富貴’,是義;‘安貧賤’,是命。”賜

不以道得富貴不處,不以道得貧賤不去,是說處這事。“君子去仁,惡乎成名”,是主宰處。終食、造次、顛沛,是操存處。李先生說得好。端

問“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一章。曰:“如孔子言此,便是自平居時說到那造次、顛沛之際。如孟子說義重於生處,卻又說急處有打得過時,如閒居時卻有照管不到處,或失之。”燾

周李卿問造次之義。曰:“杜預謂,‘造次之期,言草草不成禮也’,便是此意。左傳謂,‘過信爲次’,亦只是苟且不爲久計之意。”義剛

蜚卿問:“注云:‘取捨之分明,然後存養之功密;存養之功密,則取捨之分益明。’如何?”曰:“此言內外大小皆當理會。外若不謹細行,則內何以爲田地根本。內雖有田地根本,而外行不謹,則亦爲之搖奪。如世間固有小廉曲謹,而臨大節無可取者,亦有外面界辨分明,而內守不固者。”可學

問:“明道雲:‘不以其道得之富貴,如患得之。’文義如何?”曰:“‘如患得之’,是患不得之,將此‘得’字解上‘得’字。”必大集義。

△我未見好仁者章

問:“好仁即便會惡不仁,惡不仁便會好仁,今並言如何?”曰:“固是好仁能惡不仁。然有一般天資寬厚溫和底人,好仁之意較多,惡不仁之意較少;一般天資剛毅奮發底人,惡不仁之意較多,好仁之意較少。‘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這個便是好惡樣子。”問:“此處以成德而言,便是顏子‘得一善拳拳服膺’,曾子‘任重而道遠’與啓手足處,是這地位否?”曰:“然。”

“好仁者,自是那一等天資純粹底人,亦其真知仁之可好而實好之,故視天下之物無以尚乎此。惡不仁者,又是那一等天資耿介底人,亦其真知不仁之可惡而實惡之,故凡不仁之事,不使毫髮加諸己。若好仁而有以尚之,這便不是真好;惡不仁而未免有所不當爲,這便不是真惡。然好仁者於不仁非不惡,終是好底意思多;惡不仁者於仁非不好,終是惡底意思重。好仁,非顏曾未易言。惡不仁,恐伯夷叔齊方始當得。

問此一章。曰:“好仁者與惡不仁者雖略有輕重,然惡不仁者到得‘不使不仁加乎其身’,便亦是仁了。二者以資稟言之,其寬弘靜重者,便是好仁底人;其剛毅特立者,便是惡不仁底人。”時舉曰:“利仁者即是好仁者否?”曰:“好仁,惡不仁,皆利仁者之事。”時舉曰:“‘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是言未見用力底人,還是未見用力而力不足之人?”曰:“此意,聖人只是言其用力者之難得。用力於好者固未之見,到資稟昏弱欲進而不能者,亦未之見,可見用力者難得也。”

問:“好仁、惡不仁,是有優劣否?”曰:“略有之。好仁者,自有一般人資質較寬和溫厚;惡不仁者,自是有一般人資稟較剛果決裂,然而皆可謂之成德。橫渠言‘好仁、惡不仁,只是一人’,說得亦好,但不合。聖人言兩‘者’字,必竟是言兩人也。”

問:“好仁、惡不仁,有輕重否?”曰:“也微有些輕重。好仁,是他資質寬厚和重;惡不仁,是剛毅方正。好仁,則於仁與禮上多些;惡不仁,則於義與智上多些。好仁,只知有仁,而不見那不仁來害他;惡不仁,是曾得知這病痛,惟恐來害他。略與‘安行、強行’相似。好仁,是康強底人,平生未嘗病,亦不知有病痛;惡不仁,是曾被病胏,知得病源,惟恐病來侵著。惡不仁終是兩件,好仁卻渾淪了。學者未能好仁,且從惡不仁上做將去,庶幾堅實。”僩

問:“好仁者如顏子,惡不仁者似孟子否?”曰:“好仁者與惡不仁者本無優劣,只是他兩個資質如此。好仁底人,是個溫柔寬厚底資質,只見得好仁處好,不甚嫌那不仁底,他只見得好仁路上熟。惡不仁者,便是個剛勁峭直底資質,心裏真個是惡那不仁底事。好仁底較強些子,然好仁而未至,卻不及那惡不仁之切底。蓋惡不仁底真是壁立千仞,滴水滴凍,做得事成!”僩

“好仁、惡不仁,只是利仁事,卻有此二等,然亦無大優劣。只是好仁者是資性渾厚底,惡不仁者是資性剛毅底;好仁者惻隱之心較多,惡不仁者羞惡之心較多。聖人之意,謂我未見好仁、惡不仁者。”又從而自解之曰:“我意所謂好仁者,須是‘無以尚之’;所謂惡不仁者,須是‘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是好之篤,惡之切,如此等人,不是說那略略恁地好仁、惡不仁底。”又曰:“伯夷是惡不仁底,柳下惠是好仁底,也無大故優劣。”夔孫

因論“好仁、惡不仁”,曰:“此亦以資質而言。蓋有一等人,只知好仁,更不管惡不仁事;一等人專是惡不仁意思多,然其‘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則所爲必無不仁矣。然畢竟好仁者終是較得便宜,緣他只低著頭自去做了。惡不仁者卻露些圭角芒刃,得人嫌在。如顏子明道是好仁,孟子伊川是惡不仁;康節近於好仁,橫渠是惡不仁。”燾

問:“好仁、惡不仁,莫只是一樣人否?”曰:“把做一樣說也得,把做兩樣看也得。也有那好仁底人,也有那惡不仁底人。如伯夷便是惡不仁底,柳下惠便是好仁底。”因言:“此數段,皆是緊要處,須是把做個題目,只管去尋始得。尋來尋去,將久自解有悟。如吃物事,味味皆好,卻須知道那一般最好,其所以好是如何,方是。”義剛

“好仁者無以尚之”,言好之深,而莫有能變易之者。“惡不仁者不使加乎其身”,言惡之篤,而不使不仁之事加於己。此與“如好好色,如惡惡臭”,皆是自己上事。非是專言好人之仁,惡他人之不仁也。端蒙

“‘好仁者無以尚之’,只是將無以加之來說,此與‘惡不仁’一段相對。既是好仁,便知得其他無以加此。若是說我好仁,又卻好財、好色,物皆有好,便是不曾好仁。若果是好仁,便須天下之物皆無以過之。亦有解作無一物可以易其所好者。蓋只是好仁一件,方可謂之好仁,所以言‘我未見好仁者’。”徐元震問:“惡不仁如何?”曰:“只謂惡不仁,本不是仁。只‘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便是仁了。”┿

好仁者與惡不仁者便別。如好仁者,則真能好之。惡不仁者知不仁之可惡,而不知好仁,故別。壽昌

好仁者便高了惡不仁者。如見白黑相似,吾好白者,只取白者,彼黑者便自從一邊去。如好白而不取白,只管地去疾黑者,則亦淺矣。孔子言仁處,皆是用力處。

問:“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曰:“此心散漫放肆,打一聳動時,便在這裏,能使得多少力!雖雲用力,卻不大故用力。”佐

問:“好仁、惡不仁,雖不可得,果能一旦奮然用力,不患力之不足。”曰:“須是立志爲先,這氣便隨他。敬義夾持,上達天德。”問:“‘一日用其力’,將志氣合說如何?”曰:“用力說氣較多,志亦在上面了。‘志之所至,氣必至焉’。這志如大將一般,指揮一出,三軍皆隨。只怕志不立,若能立志,氣自由我使。‘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人出來恁地萎萎衰衰,恁地柔弱,亦只是志不立。志立自是奮發敢爲,這氣便生。志在這裏,氣便在這裏。”因舉手而言曰:“心在這手上,手便暖;在這腳上,腳便暖。志與氣自是相隨。若真個要求仁,豈患力不足!聖人又說道,亦有一般曾用力而力不足之人,可見昏弱之甚。如這般人也直是少。”敬之問:“這章,聖人前面說個向上底,中閒說個能用力而無不足底,又說到有用力而力不足底,有許多次第,所以深警學者否?”曰:“也不是深警學者。但言成德之事已不可見,而用力於仁者亦無之。”

敬之問:“‘好仁、惡不仁’,至‘我未之見也’,此不出兩端:好仁惡不仁者,是真知得分明,此身常在天理上。下面說有能一日用力及力不足者,皆是正當分別天理人慾處著工夫。”又說:“里仁前面所說,都是且教人涵養,別須更有下工夫處。”曰:“工夫只是這個。若能於此涵養,是甚次第!今看世上萬法萬事,都只是這一個心。”又曰:“今夜說許多話最要緊。所謂講學者,講此而已;所謂學者,學此而已。”賀孫

問:“集註雲:‘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舉天下之物無以加之。惡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惡,故其所以爲仁者必能絕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於吾身。’此亦只是利仁事否?”曰:“然。”問:“上蔡謂:‘智者謂之有所見則可,有所得則未可。’如此,則是二者乃方用功底人,聖人何以爲未之見?”曰:“所謂未有得者,當已見得仁如此好了,貪心篤好,必求其至。便喚做有所得,未可。”問:“集註於‘好仁、惡不仁’雲:‘皆成德之事,所以難得而見。’若說未有得,如何又謂之成德?”曰:“若真是好仁、惡不仁底人,已是大段好了,只是未喚做得仁。”問:“這雖說是成德,莫亦未是十全否?”曰:“雖未是十全,須已及六七分了。”賀孫集註。

問:“集註雲:‘是成德之事。’如何?”曰:“固是。便是利仁之事。”問:“這處地位,便是在安仁之次,而利仁之熟也。”曰:“到這裏是熟,又未說到安仁。安仁又別。”

問:“集註前後說不同:前說能用力於仁,未見其力有不足者。後說有用力而力不足者。既曰用力,亦安有昏弱欲進而不能者?”曰:“有這般人,其初用力非不切至,到中間自是欲進不能。夫子所謂‘力不足者,中道而廢’,正說此等人。冉求力可做,卻不自去著力耳。間或有曾用力而力不足底人,這般人亦是難得。某舊只說得‘有能一日用其力’一句,後知某未穩,大段費思量,一似蟻鑽珠模樣。鑽來鑽去,語脈卻是如此,方見得兩個‘未見’字不相礙。”

問:“集註雲:‘志之所至,氣必至焉。’以泳觀之,亦有始立之志不足以帥久縱之氣者。”曰:“也是志不足。”問:“養得志完全時,只在持守否?”曰:“持守體察,講學考索,凡聖人所說底,皆著去做。”問:“須有一個本領?”曰:“貫通處只是敬。”問:“南軒雲:‘敬字貫通動靜,而以靜爲本。’”曰:“那是就那主靜上說。閒時若靜坐些小,也不妨。”因舉明道教上蔡且靜坐,彼時卻在扶溝縣學中。明道言:“某隻是聽某說話,更不去行。”上蔡對以“無可行處”。明道教他且靜坐。“若是在家有父母合當奉養,有事務合當應接,不成只管靜坐休!”胡泳

一日,諸生講論語至此章,有引範氏之言者曰:“惡不仁者,不若好仁者之爲美也。”又援呂氏之說,以爲惡不仁者劣於好仁者。“蓋謂孔子以‘好仁無以尚之’,故以惡不仁者之爲劣也。”曰:“惡不仁者,亦不易得。但其人嚴厲可畏,不如好仁者之和易也。正不須將好仁、惡不仁分優劣。聖人謂‘好仁者無以尚之’,非以好仁者爲不可過也。謂人之好仁‘如好好色’,更無以尚之者,此誠於好仁者也。其曰‘惡不仁者,其爲仁矣,不使不仁加乎其身’者,惡不仁‘如惡惡臭’,唯恐惡臭之及吾身,其真個惡他如此。非是且如此惡他,後又卻不惡他也。”去僞集義。

△人之過也章

“黨,類也,偏也。君子過於厚,小人過於薄,觀此則仁與不仁可知。君子過於厚,厚雖有未是處,終是仁人。”或問:“過莫是失否?”曰:“亦是失也。”去僞。

問“觀過知仁”一章。曰:“此是就人有過失處觀之。謂如一人有過失,或做錯了事,便觀其是過於厚,是過於薄。過於厚底,雖是不是,然可恕,亦是仁者之類。過於薄底,便不得,便是不仁了。知仁,只是知其仁與不仁而已。”燾

非是專要在過上看仁,蓋就過上亦可以知仁。炎

“觀過斯知仁”,此“仁”字,是指慈愛而言。淳

問:“‘里仁’數章說仁,自有淺深輕重。”曰:“固是。如‘觀過知仁’之‘仁’,只是就仁愛上說。故程先生尹先生皆只將‘厚、薄’,‘愛、忍’字說,便見只是慈愛底仁。如‘里仁爲美’,卻是那全底。”義剛

問“觀過知仁”。曰:“先儒說得仁來大了。學者只管逐句愛說深,不知此‘仁’字說較淺,不是‘仁者安仁’之‘仁’。如有好底人無私意而過,只是理會事錯了,便也見得仁在。不好底人有私意,便無過,也不敢保他有仁。如禮記謂‘仁者之過易辭’。仁者之過,只是理會事錯了,無甚蹊蹺,故易說。不仁之過是有私意,故難說。此亦是觀過知仁意。”淳

或問:“‘觀過斯知仁’,這‘仁’字說得較輕。”曰:“也只是此理。所以伊川雲:‘君子常失於厚,過於愛。’‘厚’字‘愛’字便見得仁。湖南諸公以知覺做仁,說得來張大可畏!某嘗見人解‘麒麟之於走獸’雲:‘麒麟,獅子也。’某嘗以爲似湖南諸公言仁。且麒麟是不踐生草,不食生物,多少仁厚!他卻喚做獅子,卻是可畏。但看聖人將‘仁’字與‘義’字相同說,便見。”南升

聖人之言寬舒,無所偏失。如雲“觀過斯知仁”,猶曰觀人之過,足知夫仁之所存也。若於此而欲求仁之體,則失聖人本意矣。禮記“與仁同過”之意,說得太巧,失於迫切。人傑

性之問此章。曰:“所謂君子過於厚與愛者,雖然是過,然亦是從那仁中來,血脈未至斷絕。若小人之過於薄與忍,則與仁之血脈已是斷絕,其謂之仁,可乎?”時舉

問:“過於厚與愛,雖未爲中理,然就其厚與愛處看得來,便見得是君子本心之德發出來。”曰:“厚與愛,畢竟是仁上發來,其苗脈可見。”南升

此段也只是論仁。若論義,則當雲,君子過於公,小人過於私;君子過於廉,小人過於貪;君子過於嚴,小人過於縱,觀過斯知義矣,方得。這般想是因人而發,專指仁愛而言也。僩

問:“伊川謂:‘人之過也各於其類,君子常失於厚,小人常失於薄;君子過於愛,小人傷於忍。’愚謂,此與‘禮,與其奢也,寧儉’,同意。”曰:“近之。”人傑

或問:“伊川此說,與諸家之說如何?”曰:“伊川之說最善。以君子之道觀君子,則君子常過於愛,失之厚;以小人之道觀小人,則小人常過於忍,失於薄。如此觀人之過,則人之仁與不仁可知矣。”又問:“南軒謂:‘小人失於薄,傷於忍,豈人之情也哉!其所陷溺可知矣。’此雲陷溺,如何?”曰:“他要人自觀,故下‘陷溺’二字。知所陷溺,則知其非仁矣。”問:“南軒作韋齋記,以黨爲偏,雲:‘偏者,過之所由生也。觀者,用力之妙也。覺吾之偏在是,從而觀之,則仁可識矣。’此說如何?”曰:“此說本平易,只被後來人說得別了。”去僞。

問:“昨與劉公度看南軒爲先生作韋齋記,其間說‘觀過知仁’一段,以所觀在己。及洙泗言仁論,又以所觀在人。不知二說先生孰取。”曰:“觀人底是。記曰:‘與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與仁同過,然後其仁可知也。’即是此意。”又問:“不知此語還是孔子說否?”曰:“固不可知,只是有此理。”曰:“以琮觀之,不如觀己底穩貼。”曰:“此禪話也。”曰:“琮不識禪話,但據己見思量,若所觀在人,謂君子常過於厚,小人常過於薄,小人於其黨類亦有過於厚處,恐君子小人之過,於厚薄上分別不開。故謂不如只作觀己說,較靜辦。”曰:“有‘觀’字,有‘過’字,有‘知’字,不知那個是仁?”或謂:“觀,便是仁事在那裏。”曰:“如琮鄙見,‘觀’字、‘過’字、‘知’字皆不是仁。‘仁’字政與‘過’字相對。過則不仁,仁則不過。蓋黨是己私,仁是天理。識得過底是己私,便識得不過底是天理。”曰:“如此,則卻常留個過與己私在傍邊做甚?”琮曰:“此是聖人言知仁處,未是言爲仁處。”曰:“此是禪學下等說話,禪門高底也自不肯如此說。一部論語何嘗只說知仁!便須有下手處。請自思量別處說仁,還有隻言知仁底意思否?”琮

△朝聞道章

問:“‘朝聞道’,道是如何?”曰:“道只是眼前分明底道理。”賀孫

問:“朝聞道而可夕死,莫須是知得此理之全體,便可以了足一生之事乎?”曰:“所謂聞道,亦不止知得一理,須是知得多有個透徹處。至此,雖便死也不妨。明道所謂:‘非誠有所得,豈以夕死爲可乎!’須是實知有所得,方可。”。

“道只是事物當然之理,只是尋個是處。大者易曉。於細微曲折,人須自辨認取。若見得道理分曉,生固好,死亦不妨。不然,生也不濟事,死也枉死。”又云:“所謂聞者,通凡聖而言,不專謂聖賢,然大率是爲未聞道者設。且如昨日不曾聞,今日聞之,便是。程子所謂‘人知而信者爲難,非誠有所得,豈以夕死爲可乎!’知後須要得,得後方信得篤。‘夕死可矣’,只是說便死也不妨,非謂必死也。”明作

問:“集註雲:‘道者,事物當然之理。’然嘗思道之大者,莫過乎君臣父子夫婦朋友之倫,而其有親,有義,有別,有信,學者苟至一日之知,則孰不聞焉。而即使之死,則亦覺未甚濟得事。然而所謂道者,果何處真切至當處?又何以使人聞得而遂死亦無憾?”曰:“道誠不外乎日用常行之間。但公說未甚濟事者,第恐知之或未真耳。若是知得真實,必能信之篤,守之固。幸而未死,則可以充其所知,爲聖,爲賢。萬一即死,則亦不至昏昧過了一生,如禽獸然,是以爲人必以聞道爲貴也。”曰:“所謂聞者,莫是大而天地,微而草木,幽而鬼神,顯而人事,無不知否?”曰:“亦不必如此,大要知得爲人底道理則可矣。其多與少,又在人學力也。”曰:“看得此章,聖人非欲人聞道而必死,但深言道之不可不聞耳。若將此二句來反之曰:‘若人一生而不聞道,雖長生亦何爲!’便自明白。”曰:“然。若人而聞道,則生也不虛,死也不虛。若不聞道,則生也枉了!死也枉了!”壯祖

國學經典賞析:《朱子語類》卷二十六·論語八原文

問:“‘朝聞道’,如何便‘夕死可矣’?”曰:“物格、知至,則自然理會得這個道理,觸處皆是這個道理,無不理會得。生亦是這一個道理,死亦是這一個道理。”恪

問:“‘夕死可矣’,雖死亦安,無有遺恨。”曰:“死亦是道理。”南升

“朝聞道,夕死可矣”。此聞是知得到,信得及,方是聞道,故雖死可也。若以聽人之說爲聞道,若如此便死,亦可謂枉死了!燾

問“朝聞道,夕死可矣”。曰:“若是聞道,則生也得個好生,死也得個好死。”問:“朝夕固甚言其近。然既聞而非久即死,莫多有不及事之悔否?”曰:“猶愈於不聞。”胡泳

問“朝聞道,夕死可矣”。曰:“所謂夕死可者,特舉其大者而言耳。蓋苟得聞道,則事無小大,皆可處得,富貴貧賤,無所往而不可。故雖死,亦有死之道也。”此說與集註少異,讀者詳之。時舉

守約問:“伊川解‘朝聞道,夕死可矣’,‘死得是也’,不知如何?”曰:“‘朝聞道’,則生得是,死便也死得是。若不聞道,則生得不是,死便也恁地。若在生仰不愧,俯不怍,無纖毫不合道理處,則死如何不會是!”賀孫集義。

“朝聞道,夕死可矣”。二先生之說,初無甚異。蓋道卻是事物當然之理,見得破,即隨生隨死,皆有所處。生固所欲,死亦無害。

先生顧安卿曰:“伊川說‘實理’,有不可曉處。雲‘實見得是,實見得非’,恐是記者之誤,‘見’字上必有漏落。理自是理,見自是見。蓋物物有那實理,人須是實見得。”義剛曰:“理在物,見在我。”曰:“是如此。”義剛淳錄雲:“實理與實見不同。蓋有那實理,人須是見得。見得恁地確定,便是實見。若不實見得,又都閒了。”

賀孫問:“聞道,自是聞道,也無間於死生。”曰:“如何是無間於死生?”曰:“若聞道,生也得,死也得。”曰:“若聞道而死,方是死得是。死是,則在生也都是。若不聞道,在生也做不是,到死也不是。吾儒只是要理會這道理,生也是這理,死也只是這理。佛家卻說被這理勞攘,百端費力,要埽除這理,教無了。一生被這理撓,一生被這心撓。”問:“伊川說此一段,及呂氏說‘動容周旋中禮,盛德之至’,‘君子行法俟命’,是此意否?”曰:“這是兩項。‘動容周旋中禮’,這是聖人事,聞道自不足以言之。自與道爲一了,自無可得聞。‘行法以俟命’,是見得了,立定恁地做。”問:“伊川雲:‘得之於心,是爲有得,不待勉強。學者須當勉強。’是如何?”曰:“這兩項又與上別。這不待勉強,又不是不勉而中,從容中道。只是見得通透,做得順,便如所謂樂循理底意思。”問:“曾子易簀,當時若差了這一著,喚做聞道不聞道?”曰:“不論易簀與不易簀,只論他平日是聞道與不聞道。平日已是聞道,那時萬一有照管不到,也無奈何。”問:“若果已聞道,到那時也不到會放過。”曰:“那時是正終大事。既見得,自然不放過。”賀孫

△士志於道章

問:“‘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既是志道,如何尚如此?”曰:“固有這般半上半落底人,其所謂志,也是志得不力。只是名爲志道,及外物來誘,則又遷變了,這個最不濟事。”義剛

衆朋友共說“士志於道”以下六章畢,先生曰:“此數章如尹和靖程子所注,只於本文添一兩字。看著似平淡,子細去窮究,其味甚長。”義剛

△君子之於天下也章

文矩問“君子之於天下也”一章。曰:“義是吾心所處之宜者。見事合恁地處,則隨而應之,更無所執也。”時舉

“義之與比”,非是我去與義相親,義自是與比。謨

敬之問:“‘義之與比’,是我這裏所主者在義。”曰:“自不消添語言,只是無適無莫,看義理合如何。‘處物爲義’,只看義理合如何區處他。義當富貴便富貴,義當貧賤便貧賤,當生則生,當死則死,只看義理合如何。”賀孫

國學經典賞析:《朱子語類》卷二十六·論語八原文 第2張

“南軒說‘“無適無莫”,適,是有所必;莫,是無所主’,便見得不安。程氏謂‘無所往,無所不往,且要義之與比處’,便安了。”曰:“古人訓釋字義,無用‘適’字爲‘往’字者。此‘適’字,當如‘吾誰適從’之‘適’,音的,是端的之意。言無所定,亦無所不定爾。欽夫雲‘吾儒無適、無莫,釋氏有適、有莫’,此亦可通。”大雅

問:“上蔡所謂‘於無可、無不可之間,有義存焉,則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凡事皆有一個合宜底道理,須是見得分明,雖毫髮不差,然後得是當。”曰:“義即宜也,但須處得合宜,故曰‘處物爲義’。”南升

先生問:“謝氏謂‘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如何看?”義剛雲:“只是隨事物去量度,不是倚於義。”曰:“只是把心去看是與不是。”義剛因問:“‘無可無不可’,皆是無所容心。但聖人是有個義,佛老是聽其自然。是恁地否?”曰:“聖人也不說道可,也不說道不可,但看義如何耳。佛老皆不睹是,我要道可便是可,我要道不可便是不可,只由在我說得。”義剛

△君子懷德章

“懷刑”,只是“惡不善”,不使不善之事加乎一身。南升

“君子懷刑”,言思刑法而必不犯之,如懼法之云爾。端蒙

“‘君子懷刑’,如禮記所謂‘畏法令’,又如‘肅政教’之類,皆是。”或謂:“如‘問國之大禁而後敢入’,是否?”曰:“不必如此說。只此‘懷刑’一句,亦可爲善。如違條礙貫底事不做,亦大段好了。”明作

問:“所貴乎君子者,正以其無所待於外而自修也。刑者,先王所以防小人,君子何必以是爲心哉?”先生默然良久曰:“無慕於外而自爲善,無畏於外而自不爲非,此聖人之事也。若自聖人以降,亦豈不假於外以自修飭。所以能‘見不善如探湯’,‘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皆爲其知有所畏也。某因思集註言:‘君子小人趨向不同,公私之間而已。’只是小人之事莫非利己之事,私也。君子所懷在德,則不失其善。至於刑,則初不以先王治人之具而有所憎疾也,亦可借而自修省耳。只是一個公心。且如伊川卻做感應之理解,此一章文義雖亦可通,然論語上言君子小人,皆是對舉而並言,此必不然也。”先生又言:“如漢舉孝廉,必曰‘順鄉里,肅政教’。‘肅政教’之雲,是亦懷刑之意也。”某因思得此所謂君子者,非所謂成德之人也。若成德之人,則誠不待於懷刑也。但言如此則可以爲君子,如此則爲小人,未知是否。”壯祖

“此是君子小人相對說看,尹子之說得之。若一串說底,便添兩個‘則’字,‘惠’字下又著添字。”又問“懷刑”。曰:“只是君子心常存法。大抵君子便思量苦底,小人便思量甜底。又有一說,‘懷刑’作恤刑,‘懷德’作施德。要之,不如好善而惡不仁者是。”┿

△放於利而行章

“放於利而行多怨”,只是要便宜底人。凡事只認自家有便宜處做,便不恤他人,所以多怨。南升

放於義而行,只據道理做去,亦安能盡無怨於人。但識道理者須道是:“雖有怨者,如何恤得他!”若放於利,則悖理徇私,其取怨之多,必矣。閎祖

或說“放於利而行”。義剛雲:“此非斷斷然爲利。但是依放那利行,是外不爲利,而內實有爲利底意思。”曰:“纔是放時,便是爲利了,豈有兩樣。若是外不爲利而內實爲利,則是爲利尤甚於斷斷然爲利者。”義剛

“放利多怨”。或問:“青苗亦自便民,何故人怨?”曰:“青苗便是要利息,所以人怨。”明作

△能以禮讓爲國章

讓,是那禮之實處。苟徒跪拜俯伏而以是爲禮,何足取信於人。讓者,譬如凡事寧就自家身上扶出些子辭尊居卑、辭多受少底意思,方是禮之實。賜

“不能以禮讓爲國”,是徒能進退可觀,容止可度;及到緊要處,卻不能讓。雖有這繁文末節處,亦無用,亦不得謂之禮。僩

問:“‘讓者,禮之實也’。莫是辭讓之端發於本心之誠然,故曰‘讓是禮之實’?”曰:“是。若玉帛交錯,固是禮之文;而擎跽曲拳,升降俯仰,也只是禮之文,皆可以僞爲。惟是辭讓方是禮之實,這卻僞不得。既有是實,自然是感動得人心。若以好爭之心,而徒欲行禮文之末以動人,如何感化得他!”問:“‘如禮何’一句,從來諸先生都說得費力。今說‘讓是禮之實’,則此句尤分明。”曰:“前輩於這般處也自闊略。才被說得定了,便只是是也。”賀孫

問:“‘不能以禮讓爲國,如禮何!’諸家解義,卻是解做如國何了。”曰:“是如此。如諸家所說,則便當改作‘如國何’。大率先王之爲禮讓,正要樸實頭用。若不能以此爲國,則是禮爲虛文爾,其如禮何!”謨

問:“禮者,自吾心恭敬,至於事爲之節文,兼本末而言也。‘讓者,禮之實’,所爲恭敬辭遜之心是也。君子欲治其國,亦須是自家盡得恭敬辭遜之心,方能以禮爲國。所謂‘一家讓,一國興讓’,則爲國何難之有!不能盡抱敬辭遜之心,則是無實矣。雖有禮之節文,亦不能行,況爲國乎!”曰:“且不柰禮之節文何,何以爲國!”南升

義剛說“禮讓爲國”一章,添“不信仁賢,咈百姓從己之慾”等語。曰:“此於聖賢本意不親切。‘一家讓,一國興讓’。此只是說我能如此禮遜,則下面人自是興起,更相遜讓。如此,則爲國何難之有!未說到那‘一人貪戾,一國作亂’處在。如東坡說‘敦教化’中一段,亦自好。其說雖粗,道理卻是恁地。而今人好玄妙,剗地說得無形無影,卻不如只粗說,較強。”良久,嘆息言:“今日不能制民之產,已自不是。民自去買田,又更收牙稅,是甚說話!迸人禁人聚飲,今卻張官置吏,惟恐人不來飲。如此,卻何以責人謙遜!”義剛

△不患無位章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猶雲不怕無官做,但怕有官不會做。若有致君澤民之具,達則行之,無位非所患也。南升

“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個須看聖人所說底語意,只是教人不求知,但盡其在我之實而已。看聖人語意了,又看今人用心,也有務要人知者。只是看這語意差,便要如此。所謂求爲可知,只是盡其可知之實;非是要做些事,便要誇張以期人知,這須看語意。如‘居易以俟命’,也只教人依道理平平做將去,看命如何。卻不是說關門絕事,百樣都不管,安坐以待這命。賀孫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