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乾隆爲什麼要耗費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指揮《四庫全書》的編撰?

乾隆爲什麼要耗費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指揮《四庫全書》的編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知道《四庫全書》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公元1782年,我國規模最大的叢書《四庫全書》問世,這部煌煌鉅作基本囊括了從先秦到清代乾隆以前文、史、哲、理、農、醫等學科的重要古籍,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之作。

儘管有4000多人蔘與《四庫全書》的編修、謄抄,但它仍歷時十年才完成,如此浩大的文化工程,說是我國文化史上的“萬里長城”也不爲過。

那麼,乾隆皇帝爲什麼要耗費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指揮《四庫全書》的編撰呢?

這其中有兩個不得不說的原因。

乾隆爲什麼要耗費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指揮《四庫全書》的編撰?

一、乾隆皇帝的野心

自清兵入主中原以來,順治、康熙、雍正三代皇帝勵精圖治,政治、經濟、文化得到再次繁榮與發展。

1736年,野心勃勃的乾隆登上帝位後,始終秉承着“以武開基,右文致治”的治國理念,一方面是爲了鞏固清朝統治長盛不衰,另一方面則是想達成文治武功的光輝成就,以此比肩他的祖父康熙帝。

乾隆深受康熙帝的喜愛,自幼便跟隨在祖父身邊,因此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康熙帝的直接影響。

康熙帝在位期間,立下了平定三藩、收復臺.灣、抗擊沙俄、親征蒙古等一系列維護國家統一的武治功績。而在文治方面,他採取了治理黃河興修水利、廢止圈田令獎勵墾荒、推丁入畝減輕徭役等措施,最重要的是,康熙帝深明文化纔是治國之根本,所以他十分重視文化的發展和普及。在他的主持下,陸續編成了《康熙字典》、《大清會典》、《全唐詩》等諸多重要典籍,極大地推進了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康熙帝耀古爍今的成就,使得乾隆皇帝成爲了他的狂熱粉絲,處處以康熙帝爲衡量標準。

乾隆爲什麼要耗費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指揮《四庫全書》的編撰? 第2張

在武治方面,乾隆征戰多年創下了“十全武功”的功績;在文治方面的顯著標志,就是《四庫全書》的問世。

但在最開始,乾隆皇帝並沒有要編修《四庫全書》的意識,只是多次下詔徵集全國的圖書匯送京師,儲放於宮廷中,“以彰稽古右文之盛”。直到1772年,安徽學政朱筠的上書,建議對內庭藏書、《永樂大典》輯佚之書以及全國徵集上來的圖書一一輯錄,這才使乾隆萌生了彙編一部前所未有的叢書巨典的念頭,既能顯示出清代強盛的國力,顯示出“超越漢唐”、“稽古右文”的文治政策,又能滿足他好大喜功的心理,樹立與祖父康熙帝相媲美的文化偉業。這是乾隆皇帝編修《四庫全書》的直接目的。

二、“寓禁於征”的思想文化禁錮

乾隆皇帝編修《四庫全書》的真正目的,其實是以“稽古右文”爲名,推行一場文化禁燬運動。

我國文化禁燬事件素來有之,秦始皇焚書坑儒首開先例,繼其後有漢武帝獨尊儒術而罷黜百家,唐宋兩代以科舉取士的誘導型文化專制,明朝八股取士,清代大規模的文字獄,通通伴隨着禁燬典籍、改造文化的影子,其目的都是爲了實現官方對民衆思想的控制。

乾隆皇帝下令纂修《四庫全書》,本質上也是思想文化的專制。他借編修《四庫全書》之由對全國徵集的書籍進行全面、徹底的審查,把其中存在詆譭、忤逆滿清等不利於統治的書籍進行刪改、抽毀或全毀,在無數禁燬典籍的“屍骨”上纂修了一本官家正統光明的文化典籍,以此來鞏固清朝的正統地位,禁錮民衆思想,這就是“寓禁於征”。

乾隆爲什麼要耗費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指揮《四庫全書》的編撰? 第3張

《四庫全書》的彙編代表了我國規模最大叢書的誕生,同時,也代表了我國曆史上最大的文字獄活動。

乾隆禁燬典籍的準則大致分爲以下四類:

1,抨擊清朝統治,含有歧視滿族,敵對清王朝等情愫;

2,書中含有懷念前朝的情感;

3,含有與程朱理學及傳統禮教相違背的內容;

4,禁刪部分文人的全部書籍,如乾隆視爲失節者的錢謙益。

黃愛平在其著作《四庫全書纂修研究》中提到,此次《四庫全書》的編修“共禁燬書籍三千一百多種,十五萬一千多部,銷燬書板八萬塊以上”;陳正宏在出版的《中國禁書簡史》中稱“全毀的書籍約爲《四庫全書》的四分之三,抽毀的數目約總數的八分之一”,如此龐大的數目,不難看出,《四庫全書》的編修無疑是一場文化領域上的災難。

與大量禁燬書目同受其害的是衆多的知識分子。

乾隆四十二年,江西新昌縣舉人王錫侯刪改《康熙字典》,另刻《字貫》被舉報,乾隆大怒道:“第一本凡例竟有一篇將先師孔子諱、聖祖世宗廟諱及朕御名字全行排列,實屬大逆不法!”遂將王錫侯以大逆罪斬立決;徐述夔在《一柱樓》詩中寫有失意的憤懣之辭,被認爲是詆譭清朝的語言,最後滿門抄斬,雖父子二人病故,但依然受到開棺戮屍之刑。這分別是清代史上有名的《字貫》案和《一柱樓詩》案。像這樣捕風捉影、穿鑿附會的文字獄始終案貫穿《四庫全書》編修始終。

“刪改之橫,製作之濫,挑剔之刻,播弄之毒,誘惑之巧,搜索之嚴,焚燬之繁多,爲所欲爲。誅戮之慘酷,鏟毀鑿僕之殆遍,摧殘文獻,皆振古所絕無。雖其工程之大,著錄之富,足與長城運河方駕,迄不能償其罪也。”學者任鬆如從被禁燬的書籍與被迫害的文人角度出發,對《四庫全書》的編修做出了一個很好的總結。

乾隆爲什麼要耗費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指揮《四庫全書》的編撰? 第4張

通過對《四庫全書》編修歷程的瞭解,我們應該明白,對其乃至對任何“正史”與“野史”都應持一種辯證統一的態度。

《四庫全書》容括了我國大量的圖書並系統地加以整理、抄寫和保存,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偉大結晶,對後世文明影響深遠;但同時,它也是乾隆滿足野心的產物,它的出現直接造成了當時民間文化的衰落,使衆多知識分子受到迫害,使人民思想被牢牢禁錮,朝廷的擅自修改則使無數典籍的真實性欠佳,禁燬書目又使我國喪失了大量珍貴的文化典籍,這一切可以說是中華文化史上的一場大浩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