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壯族服飾 壯族人結婚前後的服飾及髮式的變化

壯族服飾 壯族人結婚前後的服飾及髮式的變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社會角色不是固定不變、終生而一的,通常是一個人在不同年齡段、不同社會羣體、不同社會場合中需要根據特定情況變換角色。同樣出於“禮”和“理”,許多民族的成員按其所在羣體的規則和自己所處的年齡去規範自己的着裝行爲,因而便有童裝、青年裝、老年裝和婚前婚後裝等種種標明自己年齡段和身份的服飾,故服飾也是年齡的符號。

壯族的幼、少、青、中、老各年齡段的服飾和婚前婚後變裝是很明顯的。清初,廣西德保壯族女子髮型* 留“劉海”發,少女留額蔭發,龍光鄉一帶還留頸蔭發,編長辮笄梳椎髻。清末改梳圓髻。嫁後將額蔭髮梳撥兩邊,生子後全向後梳撥,叫“封頭”。現代壯族服飾也有這種年齡與身份的區分功能,主要表現在婦女髮式或頭飾上。柳城古砦一帶壯族婦女梳妝打扮,老幼分明。少女剪平肩發,用綢、布帶將頭髮扎於頭上,形如兩隻角;未婚姑娘留長髮,打兩根辮,辮尾用紅綢布結兩個蝴蝶結,前額有劉海;已婚女子剪平肩發,不編不結;寡婦留長髮,梳一根長辮,或盤髻於腦後;壯年婦女剪平耳根發,戴帽或包頭巾;老年婦女留長髮,梳髻於腦後,用銀針扎住,再戴帽或扎頭巾。

壯族服飾 壯族人結婚前後的服飾及髮式的變化

龍脊一帶壯族,三至五歲女童剃光頭,在兩鬢留兩綹兩指寬的頭髮,叫“蓋耳頭”;六至十四歲的女孩留平肩發,前額留一道垂下與眉毛相齊的“排絲髮”;十五至二十二歲女子將長髮盤捲到頭上,裏邊戴一頂布帽,外面扎一塊印花毛巾,把一圈下垂的“排絲髮”遮去一半;婚後將“排絲髮”挽上去,紮在布帽裏,只在太陽穴的上方,垂下彎弓狀的一段長髮,叫“彎絲髮”。這髮式一直留到老年。龍州一帶姑娘有三種髮型:一是梳有劉海,表明還沒有對象;二是把前額的劉海梳向右邊,用髮夾夾住,左邊和後邊劉海仍留,表明有了對象或已婚還未生育;三是不留劉海,將頭髮往後梳結髻,表明成了家有了孩子。

鳳山長州、砦牙一帶少女包純白色頭巾,兩頭各織三條一釐米寬的五彩線,兩端綴白色絡纓絲墜;少婦包白底藍線方格巾,兩端有黑白混染的絲墜;老年婦女頭包純藍或純黑頭巾,兩端無瓔珞。雲南文山布岱少女頭帕爲橙色,中老年婦女用天藍色;袖口所接綵緞,* 用大紅顏色,中年爲桃紅,老年爲碧綠。武宣、象州、柳江、武鳴、那坡、東蘭等地壯族女子婚後都要改變服飾。

生兒育女是婚育角色能否真正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的首要標準,它意味着傳宗接代能力的確認,也意味着能否確立宗族社會所重的親長身份。嬰兒的啼聲宣佈一對普通男女成人父母,實現親長身份的第一次晉升。爲慶祝這一重要轉折,人們往往通過種種儀式將其固定下來。換裝就是其中之一種。所以,在爲人父母后,壯族男女服飾也要相應發生變化。

如雲南富寧壯族男子有孩子後,不再穿妻子以外的“相好”送的毛邊鞋子。上面我們也述及,生孩子後壯族婦女一般要梳髮髻,不再留劉海或戴頭花,服色也趨於沉穩素色,少了做姑娘時裝飾的豔麗。這類打扮表明,其人已爲父母,身份與往昔不同,言行須慎。在婚戀之俗自由的壯族中,生育是一個重要的“切口”,使成爲父母的人拿出長輩的樣子,和採花弄蝶的過去一刀兩斷。由此看來,服飾作爲一種符號系統,在非語言交往過程中,傳遞着各種無需言傳或不便啓齒的信息,其所指的意義是豐富的。

壯族服飾 壯族人結婚前後的服飾及髮式的變化 第2張

職業角色是人的社會文化角色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同職業的人組成了各自不同的社會集團,也形成能互相識別的職業服飾。由於壯族多從事農業,生計方式較爲單一,其文化主要是自給自足的簡單消費型文化,社會職業的分工顯得不太複雜,除宗教職業者等有與其特定職業相關的服飾外,其他職業的服飾特徵如師公或道公,平時是普通百姓,只有在作法時才換上師公服或道公服,履行其作爲神職人員的職責。

壯族還有一些穿着習俗,如以黑爲貴,視黑色的衣、裙、頭巾爲節日禮服,只有做客、串親戚、節日集會和過節等重要日子才穿。有的地方出嫁時一定要穿黑衣服,以示高貴、吉利。白色服裝多爲平時勞動穿着,藍衣、藍裙、藍頭巾則是在家和趕圩時穿戴。用服飾達到指示或約束人們行爲的指號和警示的作用,這類做法在各民族中是很普遍的。這裏,服飾成了必不可少的標明社會角色和特定身份的裝潢和標誌,成爲一種不成文的、直觀的或象徵的規範樣式。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