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傈僳族服飾 傈僳族女性服飾有什麼發展變化

傈僳族服飾 傈僳族女性服飾有什麼發展變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個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族服飾與特色,居住在雲南的少數民族——僳僳族,也有着他們自己的服飾特色。他們的服飾典雅美觀且大方。不同地區的僳僳族婦女也有服飾文化也有差異。今天的主題是僳僳族文化中的女性服飾,隨着小編來看看吧!

居住在大理地區的僳僳族,新中國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區,穿着都用自己栽種的大麻籽剝下的絲皮加工製作的衣服,僳僳族羣衆叫它“麻布衣”。

僳僳族婦女的服飾樣式主要有兩種:一種上着短衫,下穿裙子,裙片及腳踝,裙褶很多;另一種上穿短衫,下着褲子,褲子外面前後系小圍裙。婦女的短衫僳僳語稱“皮度”,短衫長及腰間,對襟,滿圓平領,無鈕釦,平素衣襟敞開,天冷則用手掩,或用項珠、貝、蚌等壓住。

有的袖口以黑布鑲邊,衣爲白色,黑白相配,對比強烈。建國前,由於各地僳僳族所穿麻布顏色的差異,就分黑、白、花僳僳三種。黑白僳僳婦女,普遍穿右衫上衣,麻布長裙,已婚婦女耳戴大銅環,長可垂肩,頭上以珊瑚、料珠爲飾。年輕姑娘喜歡用綴有小白貝的紅線系辮;有些婦女還喜歡在胸前佩一串瑪瑙、海貝或銀幣,僳僳語稱這種胸飾爲“拉白裏底”。

有的在海貝上刻有簡單的橫豎紋或鑽以小圓孔。有些貴重的胸飾可值一至二頭黃牛。有些婦女不穿長裙而穿長褲,腰間繫一小圍裙,青布包頭,耳戴小珊瑚一類的飾品。婦女均喜在上衣及長裙上鑲繡花邊,行走時長裙搖曳擺動,色彩翻飛,非常漂亮。

傈僳族服飾  傈僳族女性服飾有什麼發展變化

女子年幼時,頭頂留三個尖角發,此後逐年增多,到十五歲蓄滿。頭頂用羊毛織成的帶子編成的鬥帽,僳僳語稱“吾底”,維西僳僳族婦女一般裹頭帕頭巾,上綴貝殼、料珠,與怒江所戴的“歐勒帽”不同。

瀾滄江一帶僳僳族婦女在額前戴一串齊眉粒珠,別具風采。有的上衣內穿白底黑紋短裝,外罩大紅或深黑色坎肩,下系百褶裙,有的在裙外面再繫上風格獨特的刺繡圍腰。百褶裙分兩種,長裙拖到腳面,短裙及膝,着短裙則要裹上綁腿。

僳僳族婦女的服飾與男子截然不同。婦女習慣在前額打一種人字形狀的疊式包頭,頭纏丈二長的黑布繞子。而年輕婦女的頭飾打扮要分三層底爲黃色或藍色,二層用花毛巾,三層爲青包布。僳僳族婦女不論老少,都喜愛戴銀耳環,手戴鐲子,年輕婦女則顯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貝殼、銀幣等裝飾品,有的還成串掛於胸前,婦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製作的百格裙,裙長及地,走起路來人如在雲中,蹲下裙散開,又如人在花中。婦女多數腰繫自制的白麻布腰帶,帶上繡有花、葉圖案。

腳穿布鞋或膠鞋。這種裝束使僳僳婦女行走時長裙搖曳擺動,顯得購娜多姿,有一種獨特的風韻,使人見之不忘。1949年後,隨着生產的發展,生活的改變,僳僳族人民的服飾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古樸風雅的服飾添進了現代風采,讓僳僳族服飾變得更加絢麗多彩,就象那開放的馬櫻花,散發出獨特的芬芳。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