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鄂溫克族節日 鄂溫克族“敖包會”習俗簡介

鄂溫克族節日 鄂溫克族“敖包會”習俗簡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敖包會。祭敖包被認爲是鄂溫克人的宗教節日,除了舉行祭祀儀式外也舉行一些文體娛樂活動,具有廣泛的羣衆性。關於敖包的來源,傳說從前一個夏天夜裏,一個坐騾子轎車的女子出現在村子裏,她哭哭啼啼地大鬧不休,並招來了暴風驟雨,把整個村子攪得人心惶惶,不得安寧。冬天,人們打冰洞取水時,洞口就出現一個披頭散髮的女人頭,嚇得人們丟棄水桶慌忙跑回。同時,也鬧起大風大雪,人們不得安寧。因而村裏請了九位薩滿,施法力捉住了這個作怪的妖女,並把她的頭壓在石頭及土堆下面。人們深恐其日後作怪,故每當經過這裏時,都要在上面添一塊石頭。時間久了,便形成了“敖包”(堆積之意)。但仍恐日後爲患,因而又定期祭祀,求風調雨順,四季平安。

敖包有“哈拉”(氏族)的、“毛哄”(家族)的、蘇木的、旗的和盟的敖包。另外,在薩滿死後所葬之地也堆起敖包,信仰他的人或其弟子、親人,每年舉行儀式祭祀。

祭敖包,通常是供祭山神和水神。一般在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或在五月間選擇吉日祭祀爲多。祭敖包時,爲敖包換上新的柳樹,繫上五顏六色的綢緞或哈達,揀來石頭堆在敖包上,把祭品擺放在敖包前,點燃香燭,向敖包磕拜。然後,參加賽馬者騎馬繞敖包三圈後,由主持人帶領走向30華里遠的起點。之後,把祭獻的牛羊帶到敖包前,由薩滿或長者叨唸祭辭,用碗中牛奶從頭頂澆至尾部,帶走宰殺,最後把煮好的全羊、牛頭等擺放在敖包前,再念經致祭。

鄂溫克族節日 鄂溫克族“敖包會”習俗簡介

賽馬結束,進行摔跤、射箭等文娛體育活動。黃昏來臨,人們吃着手把肉,喝着美酒,載歌載舞。這一天,許多年輕人相識,許多戀人相會。人們也把祭敖包稱爲“敖包那達慕”,老人們認爲,現在的各種“那達慕”(意爲娛樂、遊戲或玩)都是由“敖包那達慕”演變而來。

在農業地區居住的鄂溫克人,他們祭祀敖包樹,在認爲有神靈的大樹周圍堆積很多河卵石,樹枝上掛彩色布條,形成敖包樹。乾旱年頭,祭敖包求雨。用一頭牛或一口豬來獻祭敖包樹。祭完敖包樹後人們互相潑水,認爲這樣老天爺就會給小雨。另外傳說農曆五月十三日是關老爺(關羽)的磨刀日,老天爺一般要多少下點雨,以不至於讓關老爺幹磨刀。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