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揭祕:唐朝皇帝爲何喜食麪食 不食蔬菜

揭祕:唐朝皇帝爲何喜食麪食 不食蔬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大概是古裝劇看多了的緣故,每每聽到“御膳房”三個字,各種美食充滿了大腦。恨不得立刻就穿越回古代,只爲與那些美食朝夕相處。可偏偏有一個奇怪的朝代,在唐朝的食譜當中,放眼望去各種粥類,麪食佔據了主要地位,卻極少看到蔬菜。難道唐朝的皇帝不怕營養不良嗎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究竟是何原因餅和粥如此受重視。

作爲當之無愧的吃貨帝國,關於吃的歷史自然久遠。別的不提,今天就單來看看盛世唐朝的人們都吃些啥吧。

揭祕:唐朝皇帝爲何喜食麪食 不食蔬菜

網絡配圖

唐朝的主食,以麪食爲主(米飯還是有的啦),或者可以更具體地說,是以餅爲主。各種餅多達幾十種(其實各種饅頭什麼的也叫餅,當時餅包含的類別比現在大多了)。在唐代筆記小說《因話錄》裏就提到“世重餅啖”。各類史書、小說、詩歌裏也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麪食,比如蒸餅、煎餅、胡餅、湯餅等等。

唐朝早餐,最常見的“餺飥(餺飥)”。簡單地說,就是面片湯。賈思勰《齊民要術· 餅法》對餺飥的做法有詳細描述:“餺飥,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着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愛,亦自滑美殊常。”簡單說就是面片扯成拇指大小,水煮加調料,是唐人比較常見的主食,屬於我前面提到的“湯餅”之一。

另一個常見的早餐是“粥”,話說粥這種簡單又營養的東西,也是唐人最愛,當時粥的做法很多,比起當代也不遑多讓,在唐朝的醫學着作《食醫心鑑》裏,專門有一部分就是講粥的,其中提到各種做法,原材料從米到白粱米、粟米、薏仁米、大麥、小麥、粳米,輔料從蔬菜到肉到水果到乾果,堪稱包羅萬象。

隨便舉幾個出場率高的。胡麻粥(芝麻粥)。當時很喜歡在飯里加芝麻,諸如王維的“御羹和石髓,香飯進胡麻”,粥裏也少不了啦,於是就有了胡麻粥(芝麻粥)。

揭祕:唐朝皇帝爲何喜食麪食 不食蔬菜 第2張

網絡配圖

杏仁餳粥。冷粥味道不大好,所以吃杏仁餳粥就很普遍。做法是“寒食三曰,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麥爲酪,搗杏仁煮作粥。按玉燭寶典,今人悉爲大麥粥,研杏仁爲酪,別以餳沃之”(《鄴中記》),簡單說就是大麥粥加上磨碎的杏仁,加上餳(麥芽糖)。

當然,除了面片湯和粥,早餐肯定還是有其他麪食可選的,比如:蒸餅。

簡單說就是一切上籠蒸出來的麪食,都可以叫蒸餅。(其中當然包括了饅頭,但不限於饅頭,還有一些類似包子的),有直接蒸的、有加油蒸的,還有放入乾果、餡料蒸的(已經很像包子了)。另有宋人吳處厚在《青箱雜記》中提到:“仁宗廟諱貞(應作‘禎’),語訛近蒸,今內廷上下皆呼蒸餅爲炊餅。”——想到武大郎了吧。

在當時有個很有名的麪食叫“胡餅”。 胡餅的做法大約是白麪餅胚,抹油撒芝麻,放爐子裏烤熟——考慮到這玩意來自西域,做法跟饢也如出一轍,我覺得就是饢了。跟燒餅什麼的,也是同源。

再說蔬菜,現在很常見的西紅柿、土豆、青椒、紅薯、洋蔥、辣椒、玉米,猜猜看有多少是唐朝能吃到的?

揭祕:唐朝皇帝爲何喜食麪食 不食蔬菜 第3張

網絡配圖

答案是零,這些當時都沒有。即使現在常見的大白菜(當時叫“菘”)、菠菜(當時叫“波棱菜”)都不算是常見的蔬菜。白菜是因爲品相不佳,菠菜則是剛剛引進價格太貴。那麼當時最常見的蔬菜是什麼?秋葵,叫“冬莧菜”,杜甫有詩云:“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復新。誰雲滑易飽,老藉軟俱勻。”現在已經不大常見了,只在南方部分省市還有吃。

另外還有一種很常見的蔬菜,叫做薤,杜甫同樣有詩云:“隱者柴門內,畦蔬繞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書求。”現在這菜也還有,名字叫“藠頭”,但同樣也很不常見了,只在南方部分省市還有。

原來不是我們的皇帝不愛吃蔬菜,而是當時跟本就沒有。可憐高高坐在皇位上,卻只能吃着各種麪食和粥(雖然樣式看起來很誘人)。想想我們現在有各種蔬菜可以吃,是不是覺得很幸福呢!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