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最清廉”的北魏王朝:文武百官從沒有工資收入

“最清廉”的北魏王朝:文武百官從沒有工資收入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北朝時的北魏王朝是南北朝時期最強大的國家,許多制度、章程最初卻顯得原始稚嫩,就說“工資”也就是官員俸祿吧,北魏從道武帝重建代國的登國元年算起,直到孝文帝拓跋宏太和八年才“班祿”(給官員發工資),文武百官“零薪上崗”的時代,居然長達98年。

史書記載,這98年裏北魏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錢貨無所用”,這道理不難理解:連官員都一文不名,市場上又何嘗用得着錢幣?當時天下分裂,列國征戰,遊牧出身的北魏主要靠按部落傳統分配戰利品,維繫各級官員的生計,並滿足他們的致富念頭。

北魏開始用錢,是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當年皇帝下詔“天下用錢”,並開放民間鑄錢。具有創造性的是,北魏在一開始就確定了錢的換算公式,即一匹絹摺合法定貨幣太和五銖200文,這應該是中國首次以立法形式,規定錢幣的換算價格。但如此煞費苦心的安排,收到的效果卻是戲劇性的:法定貨幣太和五銖只能在京城洛陽的幾個官辦市場裏流通,其他市場、地方要麼不收錢幣,要麼只收古錢,不收新錢。

“最清廉”的北魏王朝:文武百官從沒有工資收入


對此,北魏君臣絞盡腦汁,想出各種對策,包括收回鑄錢權,但問題卻直到北魏滅亡都沒能徹底解決。其實當時的北魏並非沒有明眼人,大臣楊侃和高恭之等就曾做過“金融市場調查”,並發現了箇中奧妙:太和五銖不是真的“五銖”。

按照高恭之的調查,太和五銖名義上重五銖,按二十四銖一兩計,一銖重0.65克,五銖錢的重量,應在3.25克左右,但北魏的太和五銖卻“無二銖之實”,即不到1.3克重,缺斤少兩達60%以上,品質之差,到了串起來會破,放在水面上不沉的地步。很顯然,這種奇妙的“剪刀差”便人爲在市面上造成了兩種錢:普通五銖(古錢)和太和五銖,在政權控制力、尤其對自己所不熟悉的商業流通領域控制力尚薄弱的情況下,又如何能強令這兩種壓根不是一碼事的錢,按同等面值流通?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