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人最早一天只吃兩餐,那麼後來是如何發展到“一日三餐”的?

古人最早一天只吃兩餐,那麼後來是如何發展到“一日三餐”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開始物資所限,人們的餐食就跟《黃帝內經》所述一樣:“飢則求食,飽則棄餘”,沒有固定的時間,後來社會發展起來後,相應的用餐禮儀和時間都出現了。古人最早一天只吃兩餐,那麼後來是如何發展到“一日三餐”的?

一日兩餐到一日三餐的演變

飢一頓飽一頓的情況下,人們沒有意識也沒有那個精力講究什麼一日幾餐。一日幾餐是隨着農耕文化發展,農耕技術進步,土地得到較多開墾,糧食產量增加,食物有了比較固定的供給後才逐漸講究起來的。

商周時代,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各種禮法制度開始制定,逐漸出現定時定點吃飯的做法,慢慢發展,到了戰國到先秦這段時間,一日兩餐的習慣逐漸奠定基礎。這個時候人們大多數在一早一晚進食。

在孔子所在的春秋時代,“朝曰饔,夕曰飧”,到了戰國時期人們更普遍地把早餐叫“朝食”,晚餐叫“餔食”。都是一日兩餐。

古人最早一天只吃兩餐,那麼後來是如何發展到“一日三餐”的?

進食的時間跟着日出日落時間而定,一般日出後吃早餐,所以早上7點到9點吃的飯都可以說是朝食;日落前吃晚餐,安排在下午2點到4點之間。具體什麼時候進食都看一家人當日白天的勞作、學習怎麼安排。

另外,晚餐也就是“餔食”,一般都是早餐的剩飯熱一熱,也可能不熱,直接吃冷的,總之不會再做新的飯。吃完飯,不需要多久就要休息了,也就不用再吃一餐了。

到了兩漢時期,一日三餐的說法逐漸出現,但僅僅在小範圍實行,真正習慣這樣做的都是權貴。他們有錢有閒,自己不需要大量時間去勞作,還有數量不少的奴僕爲他們工作,自然有更多的精力去擺弄三餐。

一般是早上5點~7點吃一頓,中午12點~2點吃一頓,晚上5點~7點吃一頓。權貴們即使犯了罪要被處罰,也會請求保有一日三餐,這就說明三餐還是兩餐也是社會地位的一個區分,並不僅僅在飢飽之分上。

普通人大多數還做不到一日三餐。不過,普通人的生活中出現了“寒具”這種東西,指的是點心,也就是在兩餐之間餓了可以吃到一些點心。所以漢朝的時候一日三餐的習慣在王公貴族中已經普遍建立,在普通百姓中也已有雛形。

但是特殊情況總是存在的,比如貴爲皇帝的就特別闊氣了,一日可吃四餐。《白虎通·禮樂》中有記載,皇帝的飲食一日之間有平旦食、晝食、餔食和暮食,這很明顯就是一日四餐了。

不過,如果遇到大的天災,糧食減產嚴重,百姓生活困苦,皇帝也會主動減少餐食來表示對自己的懲罰。不過皇帝對自己的懲罰相比百姓的困苦還是輕了許多。

戰亂年間或者遇到饑荒,普通百姓別說一日三餐,一日兩餐,能保證每天一頓不餓死就已經需要很多的努力了。

有的家庭如果孩子衆多,在孩子還沒有成長爲成年勞力的時候,糧食消耗遠不及收入,餐食也會受影響,可能一天也僅有一頓,能吃到兩頓飽飯的都算家境非常好的了。

總體來說,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在漫長的秦漢文明中都並沒有很大的、實質的提升。飲食越來越奢華、越來越精美的是達官顯貴。而把達官顯貴養得如此奢靡富裕的也正是不能一日飽餐三頓卻要終日勞作的普通老百姓。

進入唐宋後,我國古代進入了經濟非常繁榮的一個盛世,物質條件較以往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商品經濟非常繁榮,百姓生活富足,而且許多蔬菜、糧食、水果被引起種植,這促進了一日三餐在民間也得以推進。

到了宋朝,更是如此。而且宋朝出現了一個制度上的變化,就是取消宵禁,這也就把人們夜間休息的時間延後了。

取消宵禁後的宋朝夜市文化非常繁榮,有玩的,有吃的,有喝的。那時候的汴梁晚上往往燈火通明,達官顯貴、豪門富戶很多都會出門玩,自然免不了吃吃喝喝。

普通老百姓逛得晚了,也會餓,餓了就會在夜市上再吃一頓。這一頓就是我們現在的宵夜,但對當時大多數的老百姓來說是第三餐。

但這個時候一日兩餐仍然是主流,三餐仍然只是存在於達官顯貴、豪門富戶中間,普通老百姓日日三餐的還是很少。

在明朝,江南魚米之鄉,東南部比較發達富饒的地區,一日三餐真正開始普及,佃農或者城市裏的工匠都可以一日三餐了。

但在北方,大多數普通百姓仍然是一日兩餐。全國百姓都有了一日應該三餐的概念是清朝末期甚至是民國的事了。這時候糧食產量大幅提高,人們勞動時間也明顯延長了。

古人最早一天只吃兩餐,那麼後來是如何發展到“一日三餐”的? 第2張

皇帝仍然是特例,在清朝早期,皇帝的飲食是兩餐的,因爲他們在入關做主之前的生活以漁獵爲主,生活物資沒有那麼豐富,習慣一日兩餐,入關做了皇帝之後也堅持了這樣的規則。

只是有記載說清朝皇帝是“明二暗四”,除了正式地兩餐,還有早點、晚點什麼的。所以兩餐只是表面上的,畢竟是皇帝,實力擺在那裏,不會苦了自己的。我們在電視劇裏也可以看到各路嬪妃們經常會給皇帝送點心討好,那加起來就是一日多餐了。

一日幾餐最終由經濟基礎決定

一日幾餐的演變梳理下來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個問題不由某個人決定,即使皇帝下令了以後每天一日三餐,百姓吃不起也還是執行不了。

二餐到三餐的演變最內在原因還是經濟基礎,除此之外以生產爲生活重心、照明條件不具備等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自然也決定了餐飲文化。從沒概念到一日兩餐再到一日三餐的餐食演變史我們可以看出,一日幾餐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

經濟發展得好,那麼一日三餐的人就更多;時代越先進,經濟越發展,能提供的物質越豐富,人們的需求也會跟着上漲,要比先人多享受一些。

南方較北方更早普及一日三餐也只是因爲南方更加富庶,百姓手裏的糧食、口袋裏的錢財更多而已。由大及小,同樣的道理一個家庭的經濟條件好,那麼一日三餐的機率就更高。

同一時代下,有的人家一天一餐,有的人家一天兩餐,有的人家可以吃到“寒具”,達到三餐,自然看的也是自家經濟條件怎麼樣了。

到了現代,在北方有些農村還需要種地的有些人家,三餐還是兩餐也不是固定的,要根據農忙還是農閒來定。

農忙時間一般都是三餐,早上六七點簡單吃一點,趁着天氣涼快下地幹活,到十一點左右天氣轉熱,日曬強烈的時候就回家歇晌,這時候吃午餐,下午三四點天氣逐漸涼快下去再次下地幹活,到晚上七八點天逐漸轉黑,蚊蟲開始肆虐的時候回家吃晚餐。

到了冬天農閒了,除了上學的孩子,其他人早起也沒什麼事做,所以一般都睡到八九點起牀,十點左右吃一頓飯,下午四五點再吃一頓,省時省力,非常合理。

古代也一樣,百姓的生活主要以種田爲重心做安排。但他們農忙時卻仍然沒有安排午餐這重要的可以補充能量的一餐,則主要是因爲古代的晚上照明是個大問題。

在古代照明是個大問題。現代農忙時間中午可以休息可以吃飯,晚上可以晚一些回家,並不影響什麼。

古代農民是不行的,因爲白天的時間就那麼多,如果把時間用在休息、吃飯上了,農活就要落下,晚上又不能幹活,因爲沒有燈,可能也買不起燈油、蠟燭,所以最重要的勞作就要乘着天亮的時候加緊進行,不敢浪費時間。

古人最早一天只吃兩餐,那麼後來是如何發展到“一日三餐”的? 第3張

著名的鑿壁偷光的故事也從側面告訴我們古代的很多人在夜裏基本上是什麼都做不了的。如果有人在白天浪費時間,還會被鄙夷,比如孔子的弟子宰予大白天睡覺,就被孔子譏諷“朽木不可雕”。

這樣,在天亮後吃一頓,吃完去勞作,天黑前吃一頓,吃完去休息就是很合理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是人們無法對抗自然規律而做出的順其自然的選擇。

總結

從物質匱乏到極大豐富,經歷了漫長的時間,纔有了我們今天的富裕生活。我們現在的生活在古代是無法想象的,拋開科技就單從飲食上說都是天壤之別。

古代人恐怕也無法想象現代人有這麼多折騰減肥的,爲了減肥有的人把一日三餐又減爲兩餐甚至一餐。很難實現三餐的古代人知道了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當然,這也是我們現在生活得還不錯的明證,我們應該珍惜今天的生活,不要隨便浪費糧食,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