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唐朝時期的休假制度是什麼樣的?有何影響?

唐朝時期的休假制度是什麼樣的?有何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我國曆史上,唐朝,可以說是中國人最爲自豪的朝代。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不管對於學生黨還是上班族,休假無疑是一個極其美好的詞語。古人亦然。並且在我國諸多的朝代之中,還出現了這麼一個奇特的朝代,他們每上兩天的班就可以獲得一次假期,加上其它假期,一年到頭林林總總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休假,還是帶薪的,着實是令人羨慕。沒錯,這個堪稱“奇葩”的朝代,就是唐代。

休假制度最早於先秦萌芽,而“休假”一詞的正式出現,則在西漢。到了唐代,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完備的休假制度。但唐代的休假制度和前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創新,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方面是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進步,從禮制和民情出發,休假制度的發展是歷史的必然;再有就是統治者們爲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使官吏們更好爲自己效勞服務,而對休假制度不斷完善的結果。經歷創新之後,唐代官吏的休假時間較長,且假期娛樂性隨之增強,體現出了典型的“大”唐之風。

我們前面提到過,唐代假期次數頻繁,休假時間較長,這些都爲官員們的外出遊宴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節假日相關活動的興盛,同時,它也很大程度上培養了整個社會休閒娛樂的風氣,官吏們在歡愉的活動中又推動了文化與遊樂的需求發展,這對唐代的社會文化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唐朝時期的休假制度是什麼樣的?有何影響?

我們都知道唐代社會風氣較爲開放,人們樂於交友。因此,官吏們往往會在難得的假日裏相邀聚會,宴飲之風興盛。而這種現象的興盛首先得益於唐代繁榮的經濟和安定的社會環境,爲官吏們們的遊樂提供了物質條件和安逸環境。其次,唐代休假制度的實行和衆多其他的節假日的出現,爲官員們假期究竟如何遊覽提供了時間上的保證。永徽三年(652)開始,朝廷就開始明確地提出了“假日不視事”的觀點,鼓勵百官在假期選擇風景名勝遊賞,因此在節假日的時候,官吏們有的探親訪友,有的吟詩作賦,有的遊覽名勝,有的宴飲交遊。王勃有云:“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就是描繪了這一盛景。白居易的《春寢》中也有這麼一句詩:是時正月晦,假日無公事。他常常感嘆“勞逸不均”,在節假日時的縱情遊玩,總是讓他感到莫大欣慰。

唐代休假制度的施行,它保證了官吏們有充足的時間去追尋自己心中所期望完成的事情,其中就包括了文學活動的進行。

在唐代,儒釋道三家合流趨勢漸顯,三者互相交融影響,唐人隱逸之風又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興盛。唐人的隱逸方式有很多種,並一定非要“處江湖之遠”才稱得上隱逸。那些身居“廟堂”的官吏們,很多就選擇了“朝隱”的方式。所謂“朝隱”,就是指官吏們平時並不辭去自己的職務,只是在休假之時,“隱”與自己的田莊別墅之內修身養性,談佛論道,領略田園風光的魅力。這田園山水的薰陶之下,心中的情感迴環往復,不自覺流露於筆端,因此官吏們創作出了許多田園山水詩歌。儲光羲、宋之問、李嶠等人均有佳作問世。試問如果沒有完備的休假制度,唐代官吏們成天爲“案牘”而“勞形”,“仕”“隱”結合的“朝隱”思想就不可能在短期內風靡於官吏之間。可以說,休假制度有利於“朝隱”風氣的形成,而“朝隱”風氣又爲官吏們的文學活動提供了時間和空間的雙重保障。由此推之,唐代休假制度的實行,間接推動了唐代山水田園詩的發展。

唐朝時期的休假制度是什麼樣的?有何影響? 第2張

還有在節假日舉行的宴飲即位,更是直接推動了唐代遊宴詩歌的創作。唐代已經開始漸漸施行了科考制度,而詩賦的創作是當時考覈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尋求入仕的學子們在宴會上作詩,渴望得到宴會上達官顯貴的賞識,從而步入仕途,大展宏圖。因此在這種休假宴會上的文學活動更能激發官吏和文人的創作火花,明代的胡震亨就這麼說道:“百官宴遊,多是長安……朝士詞人有賦,翼日即留傳京師,當時倡酬之多,詩篇之盛,此亦其一助也”,在觥籌交錯歡歌笑語的喧囂中,許多佳作橫空出世。《滕王閣序》乃是其中翹楚。

由此看來,唐代的節假日雖然繁多,甚至有時候天數達到了一年的三分之一,但它並未使官員產生懶政怠政的思想,也並未阻礙唐代的社會發展,與之相反的是,人性化的休假體系爲唐代官員們的文學活動和藝術創作提供了極爲有利的時間與空間上的雙重保障,促進了唐文學的發展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