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在古代繼承製度當中 古人爲何會選擇嫡長子繼承製度

在古代繼承製度當中 古人爲何會選擇嫡長子繼承製度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古代嫡長子繼承,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我國古代,從部落聯盟過渡到封建社會之後,因爲家天下私有制的產生並且穩固,權力財產的繼承開始有了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對於財產,往往可以分得比較公平,但是對於權力,因爲私心往往會只選擇一個繼承人。

在古代繼承製度當中 古人爲何會選擇嫡長子繼承製度

這種私心並不是對子女有私心,而是對權力有私心,他想着子孫帝王萬世都有這份權力,所有不能分散,爲此,如何選擇一個繼承人就考驗權力擁有者的智慧,權力往往是誘人的,並不是誰有權力就可以自己決定。

《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早在禮記當中,人們就希望選賢與能,而不是任人唯親,這種美好的願望對於權力繼承者來說,並不使用,如果缺乏準確的評判標準,很容易造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局面。

在古代繼承製度當中 古人爲何會選擇嫡長子繼承製度 第2張

譬如,大兒子和二兒子,究竟哪個更加羨慕,顯然如果沒有明顯短板,那麼很難區別,這時候就看權力擁有者主觀判斷,這種判斷極有可能出現錯誤,甚至,二兒子爲了繼承,很容易僞裝,如楊廣和楊勇,前者就成功的騙得楊堅的信任。

在古代繼承製度當中 古人爲何會選擇嫡長子繼承製度 第3張

這時候,爲了權力,反正人人有機會,那麼不如博一把,萬一成功,那就不是單車變摩托的變化,而是坐擁天下九州的和一個無實權藩王的區別。如果有一個標準的繼承製度,譬如嫡長子繼承製度,那麼,對於晚出生的人,根本沒有機會,因爲制度讓他們和權力絕緣。

在古代繼承製度當中 古人爲何會選擇嫡長子繼承製度 第4張

除非只生一個孩子,否則,盼望着多子多福,對於權力擁有者,子孫多了未必是好事,這一些人爲了權力爭奪,往往打得你死我活,都是自己的子孫,咋樣都不好受,如李世民的兒子爭權、康熙的兒子爭權等都搞得滿朝烏煙瘴氣。

當然,古人並不笨,他們也有自己的理想,很早的時候,他們崇尚的任人唯才,選擇人才也認爲要選賢明的人,畢竟,大家都想過得越來越好,希望有個賢明的人來帶領自己,這種理想,實行沒多久,人們就發現弊端。

在古代繼承製度當中 古人爲何會選擇嫡長子繼承製度 第5張

在商朝的時候,由部落聯盟轉變過來的王權還不是很成熟,繼承製度也是畢竟亂,兄終弟及非常普遍,可以理解爲一種選則賢明,在很早的時候就發現了致命弊端,最終在商王朝末期,逐漸形成嫡長子繼承製度,後來周人完美固定這一制度。

比起兄終弟及,嫡長子繼承是一種無可非議的制度,只要生母是正妻、那麼嫡長子就是有着天然的繼承權,隨着制度的深入人心,嫡長子繼承製度成爲無可爭議的法條。

在古代繼承製度當中 古人爲何會選擇嫡長子繼承製度 第6張

這個制度是有缺陷但是不嚴重的那個,和選賢明相比,後者更加具有不確定性,讓權力基礎埋下隱患,而後者因爲人人有機會則都會覬覦,究竟誰更加賢明也沒有確切的辦法,所以,嫡長子繼承製度對於野心家來說有着天然的免疫能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