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沒有傳承嫡長子繼承製依然繼位的皇帝有哪些人?

古代沒有傳承嫡長子繼承製依然繼位的皇帝有哪些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嫡長子繼承製是指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項原則,即王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繼承,嫡長子便是指嫡妻(正妻)所生的長子。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然而,凡是皆有例外,在皇位傳承方面仍然如此,歷史上不僅有繼任皇帝非先帝親生之子的情況,而且這種情況並不少見。事實上,在古代的數百位帝王中,有多達109位帝王,皆不是以上任皇帝親生之子身份所即位。

1、西漢後少帝劉弘:前少帝劉恭弟弟。劉弘是漢惠帝劉盈第四子。漢惠帝劉盈駕崩之後,呂后立年僅五歲的劉恭爲帝,呂后臨朝稱制,漸漸長大的劉恭得知生母乃是被呂后所殺之後,便揚言長大後要報仇,呂后得知之後,將其廢掉後囚禁於永巷,後予以殺害。前少帝劉恭被廢殺後,呂后立劉弘爲帝,是爲後少帝。

2、西漢文帝劉恆:後少帝劉弘叔叔。漢文帝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於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獲封代王,此後於代地就藩長達十五年。當時,漢惠帝劉盈駕崩之後,先後有前少帝劉恭和後少帝劉弘即位,但朝中大權卻始終掌握在太后呂雉手中。漢高後八年(前180年),太后呂雉去世,隨後爆發“諸呂之亂”,呂氏集團被剷除,之後周勃、陳平等人以“劉弘並未漢惠帝所生”爲由,將後少帝劉弘廢除,迎立代王劉恆爲帝。

3、西漢廢帝劉賀:漢昭帝劉弗陵之侄。劉賀是漢武帝劉徹之孫,昌邑哀王劉髆之子,也是西漢歷史上的第二位昌邑王。元平元年(前74年),漢昭帝劉弗陵駕崩,因其死後無子,在權臣霍光的主持下,昌邑王劉賀被擁立爲新帝。

4、西漢宣帝劉詢:漢廢帝劉賀之侄。原名劉病己,劉詢是漢武帝劉徹的曾孫,戾太子劉據之孫,史皇孫劉進之子。徵和二年(前91年),劉詢的父祖皆於“巫蠱之禍”遇害,襁褓中的劉詢則被收系郡邸獄,大赦之後被祖母史家撫養,後因武帝遺詔而被養於掖庭,並被恢復了宗籍。漢廢帝劉賀被擁立爲皇帝后,在位僅二十七天,便又被霍光所廢,後在杜延年的建議下,霍光又將劉詢扶上了皇位。

5、西漢哀帝劉欣:漢成帝劉驁之侄。劉欣是漢元帝劉奭之孫,定陶恭王劉康之子,其父去世之後,劉欣襲封定陶王爵位。元延四年(前9年),定陶王劉欣與中山王劉興同時入朝,因當時漢成帝無子,兩人乃是新君的有力爭奪者,然而漢成帝認爲中山王劉興沒有才幹,而兩人又是兄弟關係,漢成帝認爲中山王劉興即位後,自己便不能入太廟,再加上劉欣祖母以珍寶賄賂趙昭儀和驃騎將軍王根,使得兩人在漢成帝面前說盡劉欣好話,最終使得劉欣被立爲太子。綏和二年(前7年),漢成帝駕崩,太子劉欣即位。

6、西漢平帝劉衎:漢哀帝劉欣堂弟。原名劉箕子,乃漢元帝劉奭之孫,中山孝王劉興之子,其父於綏和元年(前8年)去世後,劉衎承襲中山王之位。元壽二年(前1年),漢哀帝劉欣駕崩,因劉欣不好女色,而喜好男色,導致其死後無子。與此同時,權臣王莽爲了便於弄權,因而在漢哀帝劉欣去世之後,不肯立年歲較長的皇帝,遂於同年七月迎立年僅九歲的中山王劉衎入宮,於同年九月即位爲帝。

古代沒有傳承嫡長子繼承製依然繼位的皇帝有哪些人?

6、東漢安帝劉祜:漢殤帝劉隆堂兄。劉祜是漢章帝劉炟之孫,清河孝王劉慶之子。元興元年(106年),漢和帝劉肇駕崩,其出生剛滿百天的幼子劉隆即位,是爲漢殤帝。然而,劉隆在位僅220天,不滿一歲的劉隆便夭折了,作爲歷史上即位年紀最小、且壽命最短的皇帝,劉隆死後自然無子。因此,劉隆去世之後,鄧太后便和哥哥車騎將軍鄧騭密謀,迎立年僅13歲的劉祜爲帝。

7、東漢前少帝劉懿:漢安帝劉祜堂兄弟。劉懿是漢章帝劉炟之孫,濟北惠王劉壽之子。雖然漢安帝劉祜生前曾立太子劉保,但卻因漢安帝的乳母王聖、大長秋江京和中常侍樊豐的誣陷,導致太子被廢。因此,當延光四年(125年)三月,漢安帝劉祜駕崩之後,閻太后爲了把持朝政,在其兄長閻顯的支持下,迎立劉懿爲帝。

8、東漢順帝劉保:前少帝劉懿之侄。劉保乃漢安帝劉祜的廢太子。延光四年(125年)十月,剛當上皇帝沒幾個月的劉懿因病駕崩,江京、閻顯等人爲了保住權勢,選擇祕不發喪,準備擁立濟北王之子或河間王之子即位。廢太子劉保得知消息後,緊閉宮門、屯兵自守,結果還不等其他宗室入京,中黃門孫程等十九名宦官便合力斬殺了江京等人,迎立劉保即位,劉保隨後將閻顯、閻景、閻晏兄弟及其黨羽全部誅殺,將閻太后遷居離宮。

9、東漢質帝劉纘:漢衝帝劉炳堂兄。劉纘是漢章帝劉炟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也就是漢順帝劉保之侄。建康元年(144年)八月,漢順帝劉保去世,年僅一歲的太子劉炳即位,然而即位還不到一年,劉炳便於次年正月夭折了。樑太后的兄長樑冀,於是選擇了擁立當時年僅八歲的劉纘爲帝。

10、東漢桓帝劉志:漢質帝劉纘叔叔。劉志是漢章帝劉炟曾孫,河間孝王劉開之孫,蠡吾侯劉翼之子。漢質帝劉纘即位之後,不滿權臣樑冀的飛揚跋扈,卻因太過年幼而將一切都表現在了臉上,結果導致其僅僅在位一年半,便被樑冀給毒死了,年僅9歲。漢質帝死後無子,樑冀在中常侍曹騰的勸說下,擁立年僅十五歲的劉志爲帝。

11、東漢靈帝劉宏:漢桓帝劉志之侄。劉宏是漢章帝劉炟的玄孫、河間孝王劉開的曾孫,早年承襲解瀆亭侯爵位。永康元年(167年),漢桓帝劉志駕崩,據載後宮美女多達五千多名的他,卻並未留下子嗣。漢桓帝去世之後,皇后竇妙臨朝問政,經過與其父竇武等商議,最終選擇了劉宏繼承大統。

12、東漢獻帝劉協:後少帝劉辯弟弟。劉協是漢靈帝劉宏的次子,漢少帝劉辯的異母弟。早年得到董太后撫養,舉止端莊,時稱“董侯”。漢靈帝晚年,本來想傳位給劉協,並將其託付給了宦官上軍校尉蹇碩。然而,蹇碩最終敗給了大將軍何進,劉辯得以即位爲帝。然而,不久便爆發了“十常侍之亂”,大將軍何進被殺,董卓率兵入京,在董卓的脅迫之下,劉辯被迫退位,在董卓的擁立下,劉協即位爲帝。

13、邵陵厲公曹芳:魏明帝曹叡養子。根據《魏氏春秋》的記載,曹芳可能是曹操的曾孫、曹彰的孫子、任城王曹楷之子。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間,因親生兒子全部夭折,於是將曹芳和曹詢收爲昂子,曹芳先被封爲齊王。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初一,魏明帝曹叡病重之際,立曹芳爲皇太子,同日曹叡病逝,曹芳正式即位。

14、高貴鄉公曹髦:邵陵厲公曹芳堂弟。曹髦是魏文帝曹丕之孫,東海王曹霖之子,早年被封爲高貴鄉公。嘉平六年(254年)九月,司馬師聯合公卿中朝大臣上奏郭太后,以“曹芳年長不親政、沉迷女色、廢棄講學、棄辱儒士、與優人、保林等淫亂作樂”等爲由,將曹芳廢黜,改爲擁立高貴鄉公曹髦爲帝。

15、魏元帝曹奐:高貴鄉公曹髦叔叔。本名曹璜,是魏武帝曹操之孫,燕王曹宇之子。甘露五年(260年)五月,曹髦因不滿司馬氏大權獨攬,親自率領殿中宿衛和奴僕討伐司馬昭,結果被太子舍人成濟所殺,年僅十九歲。曹髦被殺之後,司馬昭經過與公卿大臣們商議,最終決定立曹奐爲帝。

古代沒有傳承嫡長子繼承製依然繼位的皇帝有哪些人? 第2張

16、東吳景帝孫休:吳廢帝孫亮兄長。爲吳大帝孫權之子,早年獲封琅琊王。吳廢帝孫亮在位期間,因與權臣孫綝矛盾激化,遂暗中與全公主孫魯班、太常全尚、將軍劉承謀劃準備誅殺孫綝,結果以失敗告終。太平三年(258年),孫綝廢孫亮爲會稽王,逼迫孫亮夫婦離宮,改立孫亮的異母兄琅琊王孫休爲帝。

17、吳末帝孫皓:吳景帝孫休之侄。吳大帝孫權之孫,吳文帝孫和(追尊)之子,其父因爭奪太子之位失敗被廢,孫休即位後,被封爲烏程侯。永安七年(264年),吳景帝孫休去世,由於他的幾個兒子太過年幼,而彼時恰逢蜀漢剛剛被滅,再加上交趾發生叛亂,因此朝廷上下都想要立一位年紀較長的君主,於是經左典軍萬彧推薦,丞相濮陽興、左將軍張布說服朱太后,最終擁立二十三歲的孫皓即位。

18、西晉懷帝司馬熾:晉惠帝司馬衷之弟。司馬熾是晉武帝司馬炎第二十五子,晉惠帝司馬衷的異母弟。晉惠帝司馬衷在位期間,西晉爆發了嚴重內亂“八王之亂”,永興元年(304年),因成都王司馬穎和河間王司馬顒的對立,晉惠帝司馬衷立司馬熾爲皇太弟。光熙元年(307年)十一月,晉惠帝司馬衷駕崩,皇后羊獻容爲了當上太后,促請清河王司馬覃入京即位,但還不等司馬覃抵達,司馬熾便在侍中華混等人的擁立下即位。

19、西晉愍帝司馬鄴:晉懷帝司馬熾之侄。司馬鄴是晉武帝司馬炎之孫,吳敬王司馬晏之子,早年曾被過繼給秦獻王司馬柬,襲封秦王之位。永嘉五年(311年),晉懷帝司馬熾在“永嘉之亂”中被漢趙軍隊俘虜,次年司馬鄴被擁立爲皇太子。永嘉七年(313年)二月,晉懷帝司馬熾被劉聰毒殺,四月消息傳至長安,司馬鄴於同月二十七日即皇帝位。

20、成漢哀帝李班:成武帝李雄之侄。李班初任平南將軍,李雄雖然有十個兒子,但都不成氣候,所以李雄最終捨棄自己的兒子而立李班爲太子。玉衡二十四年(334年),李雄臥病不起,李班日夜侍奉在身邊。李雄年輕時頻頻作戰,受了很多傷,到這時病重,疤痕全部化膿潰爛,李雄的兒子李越等人都因厭惡而遠遠躲開。李班替他吸吮膿汁,毫無爲難的表情,往往在嘗藥時流淚,不脫衣冠地服侍。玉衡二十四年(334年)六月二十五日,李雄去世,李班即位。

21、成漢廢帝李期:漢哀帝李班堂弟。李期是成武帝李雄之子。李班即位之後,引發了李雄之子李越的不滿,李越返回成都之後,與弟弟安東將軍李期殺掉了李班,想要立李越爲帝,李越卻認爲李期是父親李雄正妻所生,又很有才能,於是讓位給李期。

22、成漢昭文帝李壽:漢廢帝李期叔叔。李壽是成武帝李雄的堂弟,從小聰敏好學、雅量大度,李期奪取皇位後,獲封漢王。李雄在位期間,任用庸臣,導致朝政日益混亂。之後,李壽因爲宗室之死,擔心自身安危的他,率兵攻克成都,廢李期自立。

23、漢趙昭武帝劉聰:劉和的弟弟。劉聰是光文帝劉淵第四子,漢趙建立之後,獲封楚王。光文帝劉淵去世之後,太子劉和即位。劉和即位不久,便在宗正呼延攸、衛尉劉銳、侍中劉乘的挑唆下,決意消滅劉聰等諸王勢力,結果以失敗告終,反被劉聰率兵攻入皇宮,於光極殿西室殺害劉和,斬殺了呼延攸等人,羣臣擁立劉聰即位,劉聰本想讓位給北海王劉乂,但劉乂堅決不受,無奈劉聰只得即位。

24、漢趙末帝劉曜:漢隱帝劉粲從叔。劉曜是光文帝劉淵從子。太興元年(318年)七月,劉聰駕崩,太子劉粲即位,然而劉粲在位期間,沉湎酒色,耽於遊樂,誅殺輔政大臣,處死晉愍帝,將軍國大事全權委託靳準,結果最終死於靳準的叛亂。劉曜得知靳準叛亂後,親自率軍前往平叛,在途中遇到了從平陽出逃的太保呼延晏與太傅朱紀,在他們的勸說下,劉曜即皇帝位。

25、後趙武帝石虎:石弘的堂兄。石虎是後趙明帝石勒的侄子,後趙立國後,獲封中山王,曾經跟隨石勒征戰四方、開疆拓土,因而在朝中影響力極大。建平四年(333年),石勒去世,石弘繼位,但朝中大權卻全部掌握在石虎手中。延熙元年(334年),石弘被迫禪位於石虎。

26、後趙石遵:石世兄弟。石遵是石虎的第九子,石虎稱帝之後,獲封彭城王。太寧元年(349年)四月,石虎去世,太子石世即位,石遵被任命爲左丞相。同年五月,石遵在姚弋仲、苻洪、石閔、劉寧、武衛將軍王鸞、寧西將軍王午、石榮、王鐵、立義將軍段勤等人的勸說下,攻破國都鄴城,自立爲帝,將石世廢爲譙王。

27、後趙石鑑:石遵的兄弟。石鑑是趙武帝石虎的第三子,石虎稱帝之後,獲封義陽王。石遵自立爲帝之後,因與冉閔矛盾激化,便與石鑑和樂平王石苞、汝陰王石琨、淮南王石昭等人密謀殺死冉閔,結果石鑑將消息泄露給了冉閔,冉閔於是派兵殺死了石遵,迎立石鑑即位。

28、後趙石祗:石鑑的兄弟。石祗是後趙武帝石虎之子,初封新興王。石鑑稱帝之後,封冉閔爲大將軍,然而不久後兩人之間也爆發矛盾,於是派人慾殺冉閔,結果失敗,最終被冉閔等人廢殺。青龍元年(350年),石祗聽說其兄石鑑被冉閔殺死,於是在襄國自立爲帝。

古代沒有傳承嫡長子繼承製依然繼位的皇帝有哪些人? 第3張

29、後涼靈帝呂纂:涼隱王呂紹兄長。呂纂是後涼武懿帝呂光庶長子。隆安三年(399年),呂光病重之際,立太子呂紹爲天王,以呂纂爲太尉,統率六軍輔佐呂紹。呂光臨終之際,呂纂答應呂光不會生亂,結果呂光去世後不久,呂纂便發動了叛亂,呂紹被迫自盡,呂纂即天王位。

30、後涼呂隆:後涼靈帝呂篡堂兄弟。呂隆是後涼武懿帝呂光之弟呂寶的兒子,曾任北部護軍等職。後涼咸寧三年(401年),呂隆的弟弟呂超因爲擅自攻打鮮卑,呂纂召其入京,本來呂纂只是想教訓呂超一番,沒想到呂超驚懼之下,竟然趁着呂纂喝醉酒的機會,反將呂纂所殺。呂超殺死呂纂後,便將天王之位讓給了呂隆。

31、後燕昭文帝慕容熙:後燕昭武帝慕容盛叔叔。慕容熙是燕惠愍帝慕容寶之弟,初封河間王,蘭汗之亂時曾被封爲遼東公,慕容盛即位後,封河間公。長樂三年(401年),後燕再次爆發內亂,前將軍段璣、殿中將軍秦輿之子秦興、殿中將軍段贊之子段泰等率兵攻入皇宮,慕容盛一面約束軍隊抵抗,一面召慕容熙入宮交代後事,然而慕容熙尚未入宮,慕容盛便被亂軍所殺。慕容盛死後,朝臣本想擁立慕容盛之地慕容元即位,但慕容熙卻在丁太后的支持下,成功即位。

32、南燕慕容超:南燕獻武帝慕容德之侄。慕容超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孫,南燕獻武帝慕容德之侄,北海穆王慕容納之子。義熙元年(405年),慕容德將慕容超從長安接回南燕,因其膝下無子,因而下詔立慕容超爲皇太子。不久,慕容德去世,慕容超即位。

33、北燕昭成帝馮弘:北燕文成帝馮跋弟弟。馮跋奪取北燕皇位後,馮弘擔任司徒、錄尚書事,受封中山郡公,負責輔佐朝政。太平二十二年(430年)九月,馮跋病重,命令太子馮翼主持朝政,統率全國軍隊,然而此舉卻遭到馮跋妃子宋夫人的反對,她假傳聖旨不許內外官員探視馮跋,負責警衛的中給事胡福將宋夫人的異動告訴了馮弘,馮弘於是率領武士闖入後宮。馮跋因爲宮內生亂氣絕而亡,馮弘以皇帝身份繼承王位,又擊敗太子馮翼,之後稱帝。

34、胡夏平武帝赫連定:胡夏德武帝赫連昌弟弟。赫連定是胡夏武烈帝赫連勃勃第五子,胡夏德武帝赫連昌的弟弟,初封平原郡公,赫連昌即位之後,晉封平原王,拜司徒、大將軍。承光四年(428年),北魏出兵攻打上邽,赫連昌兵敗被擒,赫連定召集胡夏殘部數萬,一路逃奔平涼,於平涼即皇帝位。

35、前秦宣昭帝苻堅:前秦厲王符生堂弟。苻堅是前秦文桓帝(追尊)符雄之子,前秦景明帝符健之侄。皇始五年(355年),符健病逝,其子符生繼承帝位。符生乃是天下少有的暴君,動輒便處死大臣,結果搞的朝中大臣人人自危,在苻黃眉謀反事件之後,便有大臣勸苻堅取而代之。符生聽到風聲後,便打算處死苻堅,然而卻由於宮中侍女的泄密,導致苻堅提前兵變,率兵攻破王宮,將符生廢爲越王,雖然受到羣臣擁戴,但苻堅卻認爲自己功業不足稱帝,於是自降帝號位天王,稱“大秦天王”。

36、前秦高帝苻登:前秦哀平帝符丕族侄。苻登是前秦宣昭帝苻堅的族孫,隴東太守苻敞之子,前秦哀平帝符丕的族侄。太元十一年(386年),猜忌大司馬苻纂,帶兵南奔東垣,遭到東晉揚威將軍馮該擊殺,尚書寇遺奉苻丕之子渤海王苻懿、濟北王苻昶投奔苻登,苻登於是打算扶立苻懿爲主,但衆人認爲符丕的兒子太小,不能承擔重任,於是苻登即皇帝位。

37、東晉康帝司馬嶽:晉成帝司馬衍胞弟。司馬嶽是晉明帝司馬紹嫡次子,晉成帝即位後,先封吳郡王,後改封琅琊王,歷任散騎常侍、驃騎將軍、侍中、司徒公。鹹康八年(342年)六月,晉成帝病重,而他的兩個兒子司馬丕和司馬奕尚在襁褓之中,晉成帝的舅舅庾冰以“外有強敵”爲由,建議晉成帝應該冊立年紀較大的君主,並請求晉成帝立司馬嶽爲儲君,晉成帝同意,六月初八日,晉成帝去世,司馬嶽於次日即位。

38、東晉哀帝司馬丕:晉穆帝司馬聃堂弟。司馬丕是晉成帝司馬衍的長子,初封琅琊王。昇平五年(361年)五月,晉穆帝司馬聃去世,皇太后褚蒜子下令說司馬丕本來早就該登基爲帝,他是皇室正統,如今沒有人比他更適合當皇帝,擁立司馬丕登基。

古代沒有傳承嫡長子繼承製依然繼位的皇帝有哪些人? 第4張

39、東晉廢帝司馬奕:晉哀帝司馬丕胞弟。司馬奕是晉成帝司馬衍次子,晉哀帝司馬丕的胞弟,初封東海王,晉哀帝即位後獲封琅琊王,拜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興寧三年(365年)二月,晉哀帝司馬丕去世,因其沒有子嗣,崇德太后褚蒜子以司馬奕下詔說,司馬奕德才兼備,又是皇帝的弟弟,應當繼承皇位,於是百官擁立司馬奕即位。

40、東晉簡文帝司馬昱:晉廢帝司馬奕從王父(叔王父)。司馬昱是晉元帝司馬睿的幼子,晉明帝司馬紹的異母弟,晉廢帝司馬奕即位後,受封琅琊王,拜爲丞相、錄尚書事。太和六年(371年)十一二月,權臣桓溫以司馬奕不能生育,後宮所生三子可能並非皇帝親子等爲由,迫使崇德太后褚蒜子下詔廢司馬奕爲東海王,並於同日奉迎司馬昱爲帝。

41、東晉恭帝司馬德文:晉安帝司馬德宗胞弟。司馬德文是孝武帝司馬曜次子,與司馬德宗同爲爲淑媛陳歸女所生,初封琅琊王,歷任中軍將軍、散騎常侍、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司徒公、錄尚書事等職。晉安帝在位晚期,權臣劉裕掌握朝中大權,義熙十五年(419年)一月,劉裕派人殺死晉安帝,立司馬德文爲帝。

42、劉宋文帝劉義隆:宋少帝劉義符弟弟。劉義隆是宋武帝劉裕第三子,先封彭城縣公,後晉封宜都郡王,授鎮西將軍。景平二年(424年)五月,宋少帝因爲遊戲無度,輔政的司空徐羨之、中書令傅亮、領軍將軍謝晦、護軍將軍檀道濟發動政變,將宋少帝劉義符先廢后殺,在司空徐羨之的支持下,劉義隆被擁立爲帝。

43、劉宋孝武帝劉駿:“元兇”劉邵弟弟。劉駿是宋文帝劉義隆第三子,初封武陵王,素不得寵,屢鎮外州。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時爲太子的劉邵聯合始興王劉濬發動政變,殺死父親劉義隆,自立爲帝。正在巴口率兵平叛的劉駿得知消息後,將前線軍隊召回,於江州起兵討伐劉邵,於同年五月攻克都城建康,擒殺劉劭及二兄劉濬,即位稱帝。

44、劉宋晉安王劉子勳:前廢帝劉子業弟弟。劉子勳是宋孝武帝劉駿第三子,初封晉安郡王,歷任南兗州、江州、雍州刺史、鎮軍將軍等職。前廢帝劉子業在位期間,因兇殘暴虐而引發朝局動盪。景和元年(465年)十一月,劉子業被宗室廢殺,湘東王劉彧稱帝,但劉子勳卻被鄧琬等人在尋陽擁立爲帝。

45、劉宋明帝劉彧:前廢帝劉子業叔叔。劉彧是宋文帝劉義隆第十一子,宋孝武帝劉駿的異母弟,初封淮陽王,後改封爲湘東王。景和元年(465年)十一月,因劉子業太過殘暴,且想殺死自己的叔叔們,湘東王劉彧和親信、阮佃夫、王道隆、李道兒,以及劉子業的親信壽寂之、姜產之等十一人聯手發動叛亂,殺死劉子業,自立爲帝。

46、劉宋順帝劉準:後廢帝劉昱弟弟。劉準是宋明帝劉彧第三子,獲封安成王。後廢帝劉昱在位期間,爲人兇狠殘暴,致使朝政混亂,朝政大權逐漸落入蕭道成手中,元徽五年(477年)七月七日,劉昱被親信楊玉夫所殺,蕭道成於是擁立劉準即位。

47、南齊恭王蕭昭文:鬱林王蕭昭業弟弟。蕭昭文是齊武帝蕭賾之孫,文惠太子蕭長懋次子,蕭昭業即位之後,獲封新安郡王。隆昌元年(494年)七月二十日,輔政大臣尚書令、鎮軍大將軍、西昌侯蕭鸞發動政變,弒殺蕭昭業,次日蕭鸞以皇太后王寶明名義下詔,追貶蕭昭業爲鬱陵王,並提議立新安王蕭昭文爲皇帝。

48、南齊明帝蕭鸞:齊恭王蕭昭文從王父(叔王父)。蕭鸞是齊高帝蕭道成之侄,始安貞王蕭道生的次子。齊武帝蕭賾駕崩之後,受命輔政的蕭鸞逐漸掌握朝中大權。蕭昭文在位期間,朝政全部操持於蕭鸞之手,延興元年(494年)十月,蕭鸞以皇太后名義下詔,以蕭昭文年幼多病,不明政事,難當重任爲由,廢黜其皇帝之位,讓蕭鸞入宮繼位,並降封蕭昭文爲海陵王。

49、南齊和帝蕭寶融:東昏侯蕭寶卷弟弟。蕭寶融是齊明帝蕭鸞的第八子,蕭寶卷即位之後,獲封南康王。蕭寶卷在位期間,殘暴酷虐、人心離散,導致國勢日衰,再加上外部戰事頻繁,結果導致衆叛親離。後來,蕭寶卷因讀傻了尚書僕射蕭懿,導致蕭懿之弟雍州刺史蕭衍起兵叛亂,圍攻都城建康,而建康守將張稷也叛變,蕭寶卷最終城破被殺,蕭寶融則被蕭衍擁立爲帝。

50、南樑臨賀王蕭正德:梁武帝蕭衍之侄。蕭正德是樑文帝(追尊)蕭順之之孫,臨川靖惠王蕭宏第三子。早年被蕭衍收爲養子,昭明太子蕭統出生後迴歸本宗。“侯景之亂”中,蕭正德與侯景相互勾結,於樑太清三年(549年)十一月登基爲帝。

51、南樑豫章王簫棟:簡文帝蕭綱侄孫。簫棟是梁武帝蕭衍曾孫,昭明太子蕭統之孫,豫章安王蕭歡之子,早年承襲父親的豫章王爵位。大寶二年(551年),本就是侯景手中傀儡的簡文帝蕭綱,被侯景廢爲晉安王,被迫禪位於豫章王簫棟。

古代沒有傳承嫡長子繼承製依然繼位的皇帝有哪些人? 第5張

52、南陳文帝陳蒨:陳武帝陳霸先之侄。陳蒨是始興昭烈王陳道譚長子,南樑時期便深受陳霸先的賞識和栽培,陳霸先稱帝之後,獲封爲臨川郡王。永定三年(559年)六月,陳武帝陳霸先去世,由於當時太子陳昌被扣在北周,宣皇后章要兒便與大臣商議,決定先召陳蒨入宮即位。

53、南陳宣帝陳頊:陳廢帝陳伯宗叔叔。陳頊是始興昭烈王陳道譚次子,陳武帝陳霸先的侄子,陳文帝陳蒨的弟弟,陳文帝即位後,被封爲安成王。天康元年(566年),陳文帝去世,太子陳伯宗即位,但朝政大權卻被陳頊逐漸掌握。光大二年(568年),陳伯宗對於陳頊專權極爲不滿,陳頊於是以陳伯宗個性軟弱、難當大任爲由發動政變,以章太皇太后的名義下詔廢黜陳伯宗的帝位,將其降封爲臨海王,自立爲帝。

54、北魏高宗拓跋濬:南安隱王拓跋餘之侄。拓跋濬是太武帝拓跋燾之孫,景穆皇帝(追尊)拓跋晃長子。正平二年(452年)三月,中常侍宗愛弒殺太武帝拓跋燾,將拓跋餘祕密迎入皇宮,擁立爲帝,但又於同年十月將拓跋餘殺死。於是,殿中尚書長孫渴侯與尚書陸麗等人擁立拓跋濬爲帝。

55、北魏元釗:孝明帝元詡之侄。元釗是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孫,臨洮王元寶暉之子。武泰元年(528年)二月二十五日,北魏孝明帝元詡被胡太后毒死,胡太后先是將元詡出生僅一個多月的女兒立爲皇帝,對外謊稱是皇子,見外界並無異議後,又於次日將元姑娘廢黜,並於二十七日改立年僅三歲的元釗爲帝。

56、北魏孝莊帝元子攸:元釗的從王父(叔王父)。元子攸是獻文帝拓跋弘之孫,彭城武宣王元勰第三子,先封武城縣公,後封長樂王。元釗被立爲帝后,天下震驚,晉陽軍閥爾朱榮出兵攻破洛陽,將幼主元釗和胡太后沉入黃河,迎立長樂王元子攸即位。

57、北魏長廣王元曄:孝莊帝元子攸堂弟。元曄是景穆帝拓跋晃曾孫,南安惠王拓跋楨之孫、扶風王元怡次子,初封長廣王。永安三年(530年),元子攸誘殺權臣爾朱榮和太宰元天穆,後爾朱兆以爲叔父爾朱榮報仇爲由,發兵攻打洛陽,同時擁立長廣王元曄爲帝。

58、北魏前廢帝元恭:長廣王元曄堂兄。元恭是獻文帝拓跋弘之孫,廣陵惠王元羽之子,初襲爵廣陵王。永安三年(530年)十二月,孝莊帝元子攸被爾朱兆俘虜後縊殺於晉陽三級佛寺,後爾朱世隆等人考慮到元曄在北魏宗室中族屬疏遠,又不是人們願望所推舉,於是將其廢黜,改立元恭爲帝。

59、北魏後廢帝元朗:前廢帝元恭之侄。元朗是景穆帝拓跋晃曾孫、章武王元融第三子。建明二年(531年)十月,高歡起兵反抗爾朱氏集團,擁立元朗爲帝。

60、北魏孝武帝元修:後廢帝元朗堂兄。元修是孝文帝元宏之孫,廣平武穆王元懷第三子,初封汝陽縣公。中興而年(532年),高歡擊敗爾朱氏後,廢除了爾朱氏擁立的節閔帝元恭,同時因之前所立的元朗爲遠支宗室爲由,同樣將其廢黜。高歡本想立孝文帝之子、汝南王元悅,後因無法服衆,這才選擇擁立元修爲帝。

61、西魏恭帝拓跋廓:元欽弟弟。拓跋廓是西魏文帝元寶炬第四子。大統十七年(551年)三月,西魏文帝元寶炬去世後,太子元欽即位,不滿大權操持於宇文泰之手的他,密謀誅殺宇文泰奪回大權,結果事情敗露,反被先廢后殺。元欽被廢殺後,宇文泰擁立拓跋廓即位。

62、北齊孝昭帝高演:濟南閔悼王高殷叔父。高演是神武帝(追尊)高歡第六子,北齊立國後被封爲常山王。天保十年(559年),北齊文宣帝高洋去世後,太子高殷即位,在位期間任用楊愔推行改革,後於乾明元年(560年)密謀架空親王勢力、加強皇權,結果由於泄密,高演和高湛發動政變,太皇太后婁昭君下詔將高殷廢爲晉安王,高演即位爲帝。

63、北齊武成帝高湛:孝武帝高演弟弟。高湛是神武帝(追尊)高歡第九子,北齊立國後被封爲長廣王。孝武帝高演在位不到兩年,便因打獵從馬上摔下而一病不起,其本想立自己兒子爲儲君,但又擔心高殷的事情在兒子身上重演,於是立弟弟高湛爲儲君。皇建二年(561年)十一月,高演詔令長廣王高湛繼承皇位,不久後高演病逝。

64、北周明帝宇文毓:孝閔帝宇文覺哥哥。宇文毓是周文帝(追尊)宇文泰的庶長子,北周立國後獲封宜都王。孝閔帝宇文覺在位期間,爲了親自執政而與大冢宰宇文護髮生衝突,宇文護最終迫使宇文覺遜位,將其貶爲略陽公並幽禁,後又將其殺害。廢掉了宇文覺後,宇文護迎立宇文毓即位。

65、北周武帝宇文邕:周明帝宇文毓弟弟。宇文邕是周文帝(追尊)宇文泰的第四子,北周立國後被封爲魯國公。宇文毓被擁立爲帝后,也對宇文護的專權極爲不滿,宇文護於是假意歸政,宇文毓則信以爲真,開始推行改革。於是,宇文護便於武成二年(560年)四月十九日命人在宇文毓食物中下毒,將其毒死。宇文護本想自立爲帝,奈何宇文毓卻拼死留下了遺詔,宇文護無奈,只得遵從遺詔立宇文邕爲帝。

66、唐睿宗李旦:唐中宗李顯胞弟。李旦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之子,乃是唐中宗李顯一母同胞的兄弟,先後被封爲殷王、冀王、相王、豫王。唐高宗李治駕崩後,太子李顯即位,但朝政卻被掌握在武則天手中,後李顯重用韋氏外戚,意圖收回權力,結果於嗣聖元年(684年)廢爲廬陵王,隨後武則天立李旦爲帝。

古代沒有傳承嫡長子繼承製依然繼位的皇帝有哪些人? 第6張

67、武周則天皇帝武則天:唐睿宗李旦生母。武則天本爲唐太宗李世民才人,後於唐高宗年間二度入宮,先後擊敗蕭淑妃和王皇后,被唐高宗李治立爲皇后。唐高宗晚年,因病難以理政,遂以武則天輔佐理政,武則天自此開始插手朝政。唐高宗駕崩之後,唐朝雖然先後歷經中宗李顯、睿宗李旦兩朝,但大權實際始終操持於武則天之。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正式稱帝,改國號爲周,李旦被降爲皇嗣。

68、唐文宗李昂:唐敬宗李湛弟弟。原名李涵,是唐穆宗李恆次子,初封江王。唐敬宗李湛在位期間,沉迷蹴鞠和打夜狐,不愛理政,任由權宦王守澄勾結宰臣李逢吉,排斥異己,敗壞綱紀,結果最終於寶曆二年(826年)十二月被宦官劉克明、蘇佐明等同謀害死,年僅17歲。唐敬宗被殺後,宦官劉克明等,僞造遺旨,欲擁立唐憲宗之子李悟爲帝,但兩天後宦官王守澄、樑守謙卻指揮神策軍殺死了劉克明和李悟,擁立李昂爲帝。

69、唐武宗李炎:唐文宗李昂弟弟。原名李瀍,是唐穆宗李恆第五子。唐文宗李昂本想唐敬宗長子李普爲太子,但李普卻夭折,後來立了自己的長子李永爲太子,結果李永又因楊賢妃陷害而被幽閉,最終死於幽閉之所。李永死後,唐文宗又立唐敬宗幼子李成美爲太子,但還沒來得及冊立,自己便病重了。開成五年(840年),唐文宗病重,宦官仇士良、魚弘志僞造遺詔,廢太子李成美爲陳王,立潁王李炎爲皇太弟,李昂對此已經是無可奈何。正月初四,李昂病逝,李炎即位。

70、唐宣宗李忱:唐武宗李炎叔叔。原名李怡,李忱是唐憲宗李純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恆的弟弟。唐武宗李炎長期服食長生丹藥,喜怒失常,因而患病,以至於不能言語,最終於會昌六年三月二十三(846年4月22日)駕崩。唐武宗病危之時,宦官馬元贄認爲李忱較好控制,於是將其立爲皇太叔,等到唐武宗駕崩,李忱便即位了。

71、唐昭宗李曄:唐僖宗李儇弟弟。初名李傑、李敏,是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異母弟,初封壽王。文德元年(888年)二月,在“黃巢起義”中逃跑的唐僖宗,剛剛返回京城不久便患病,在大臣們支持吉王李保的情況下,神策軍觀軍容使楊復恭支持壽王即位。三月,唐僖宗駕崩,遺詔立壽王爲皇太弟,即位爲帝。

72、後梁末帝朱友貞:樑廢帝朱友珪弟弟。朱友貞是梁太祖朱溫第三子,初封均王。乾化二年(912年),朱友珪發動政變,殺死父親朱溫,自立爲帝。因朱友珪得位不正,再加上本人荒淫無度,導致人心沸騰、民怨四起。次年二月,朱友貞策反禁軍軍龍驤軍,並派人催促趙巖、袁象先起事,袁象先於是率兵充入皇宮,殺死朱友珪,趙巖則帶着傳國璽迎立朱友貞即位。

73、後唐明宗李嗣源:唐莊宗李存勖義兄。李嗣源是後唐太祖(追尊)李克用養子,輔佐李存勖建立後唐。同光四年(926年),魏博戍卒在貝州譁變,亂兵攻入魏州,邢州、滄州也相繼發生兵變,奉命鎮壓叛亂的李嗣源卻因親軍叛變而被迫與叛軍合流。唐莊宗無奈之下,只得親自率軍平叛,結果又遭遇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叛亂,李存勖死於亂軍,李嗣源隨後即位爲帝。

74、後唐末帝李從珂:唐閔帝李從厚義兄。李從珂是唐明宗李嗣源的義子,獲封潞王。長興四年(933年)十一月,唐明宗因病駕崩,李從厚繼承皇位。次年,李從厚爲瓦解地方對自己威脅,對鳳翔、河東、成德、天雄四鎮節度使進行調動,鳳翔節度使李從珂在部將鼓動下起兵,於應順元年(934年)四月攻破洛陽,以曹太后名義下詔廢李從厚爲鄂王,自立爲帝。

75、後周世宗柴榮:後周太祖郭威養子。柴榮出身邢州望族,自少“器貌英奇”,擅長騎射,爲人謹慎篤厚,因而被姑父郭威收爲養子。顯德元年(954年)正月,郭威病重,柴榮被加授爲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兼侍中,判內外兵馬事。同月十七日,郭威駕崩,朝臣祕不發喪,二十一日(2月26日),柴榮按照遺詔,在柩前即皇帝位,是爲周世宗。

古代沒有傳承嫡長子繼承製依然繼位的皇帝有哪些人? 第7張

76、閩景宗王延羲:閩康宗王繼鵬叔叔。王延羲是閩太祖(追尊)王審知少子。王繼鵬在位期間,重新道士陳守元,大興土木、賣官鬻爵、橫徵暴斂,天福四年(939年)七月,拱宸、控鶴軍使朱文進、連重遇兵變,同時擁立王延羲爲閩國君主,后王繼鵬被殺,王延羲正式即位。

77、南漢中宗劉晟:漢殤帝劉玢弟弟。劉晟是南漢高祖劉第四子,初封晉王。劉玢即位之後,驕傲奢侈,不理政事,荒淫無道,並且猜忌諸弟,劉晟久有謀叛之心。光天二年(943年),劉晟便與弟弟越王劉弘昌等人共同弒殺劉玢,自立爲帝。

78、北漢景宗劉繼恩:北漢睿宗劉承鈞外甥。劉繼恩原本姓薛,父親薛釗因不受岳父北漢世祖劉崇所用,又與妻子劉氏聚少離多,便在一次醉酒後將劉氏刺傷,結果因此畏罪自殺。彼時,劉繼恩年紀尚小,而其舅父劉承鈞又膝下無子,於是劉崇便將劉繼恩過繼給了劉承鈞。968年,劉承鈞病逝,劉繼恩即位。

79、北漢末帝劉繼元:北漢景宗劉繼恩弟弟。劉繼元是北漢世祖劉崇之外孫,北漢睿宗劉承鈞之外甥、養子,劉繼恩同母異父弟。劉繼恩的母親先嫁薛釗生劉繼恩,後嫁何氏生劉繼元,也被過繼給了劉承鈞爲養子。北漢景宗劉繼恩在位僅兩個月,便被供奉官侯霸榮刺殺,劉繼元即位爲帝。

80、宋太宗趙光義:宋太祖趙匡胤胞弟。後周顯德七年(960年),“陳橋兵變”爆發,趙光義同樣參與其中,擁立其兄趙匡胤稱帝,宋朝建立之後,獲封晉王。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召趙光義入宮飲酒,當晚共宿宮中。二十日清晨,趙匡胤忽然駕崩,二十一日,晉王趙光義即位。

81、宋英宗趙曙:宋仁宗趙禎養子。趙曙是宋太宗趙光義的曾孫、商王趙元份之孫,濮王趙允讓第十三子。宋仁宗因爲早年無子,便在景祐二年(1035年)將幼年的趙曙接入皇宮,交給曹皇后撫養。寶元二年(1039年),宋仁宗兒子豫王趙昕出生後,趙曙回到父親身邊,但隨着趙昕的夭折,而宋仁宗又始終沒有兒子誕下,因此趙曙又於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被立爲皇子。次年三月,宋仁宗病逝,趙曙即位。

82、宋徽宗趙佶:宋哲宗趙煦弟弟。趙佶是宋神宗趙頊第十一子,先後被封爲遂寧王、端王。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年僅25歲的宋哲宗趙煦死後無子,宰相章惇本想立哲宗的同母弟簡王趙似,或者立哲宗的長弟申王趙佖,但向太后卻主張立端王趙佶,在曾布、蔡卞、許將等執政的支持下,端王趙佶最終得以即位。

83、宋孝宗趙昚:宋高宗趙構養子。初名趙伯琮,後改名趙瑗,賜名趙瑋,是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紹興二年(1132年),宋高宗趙構因爲失去生育能力,遂從宗室選中了六歲的趙昚,將其養於宮中,後於紹興三十年(1160年)二月立爲皇子,又於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被立爲皇太子。同年六月,宋高宗趙構以“倦勤”而想多休養爲由,傳位給趙昚。

84、宋理宗趙昀:宋朝宗室。初名趙與莒,後改名趙貴誠,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世孫,趙德昭的九世孫。由於宋朝帝位始終沒有在趙德昭這一脈傳承,因而到趙昀這一世時,已經與平民無異。彼時,宋寧宗趙擴因爲八個兒子皆幼年早夭,便命宰相史彌遠在宗室中尋找品行端正者繼承沂王王位,史彌遠又將此任務交給了僚屬余天賜,余天賜因路過紹興時在保長家中避雨,認識了趙昀兄弟,後向史彌遠推薦。嘉定十四年(1221年),趙昀被選入宮,繼承沂王王位。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寧宗駕崩,史彌遠聯合楊皇后假傳遺詔,廢太子趙竑爲濟王,立趙貴誠爲新帝。

85、宋度宗趙禥:宋理宗趙昀之侄。初名趙孟啓,又名趙孜,是宋理宗趙昀同母弟趙與芮之子。趙禥乃是榮王趙與芮與小妾所生,小妾懷孕時被迫服了打胎藥,雖然最終兒子還是出生,但卻因藥而天生體弱,且智力低於正常水平,然而由於他是皇帝近親的唯一男子,還是被宋理宗趙昀收爲了養子,並於景定元年(1260年)立爲皇太子。景定五年(1264年),宋理宗去世,趙禥即位。

86、宋端宗趙昰:宋恭帝趙兄長。趙昰是宋度宗的庶長子。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元軍攻克臨安,宋恭帝被俘,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則在駙馬都尉楊鎮、國舅楊亮節護送下逃出臨安,先至浙江溫州,後又輾轉到了福州,並於德祐二年(1276年)五月,在文天祥、陸秀夫等人的擁戴下稱帝。

87、宋少帝趙昺:宋端宗趙昰弟弟。趙昺是宋度宗第三子。在與哥哥趙昰逃亡途中,兄長趙昰於景炎二年(1277年)因落水而患病,再加上旅途顛簸,最終於景炎三年(1278年)在碙洲荒島病逝。哥哥去世之後,趙昺被擁立爲帝。

88、夏襄宗李安全:夏桓宗李純祐堂兄。李安全是夏崇宗李乾順之孫,夏仁宗李仁孝之侄,越王李仁友之子。天慶三年(1196年),其父李仁友去逝,安全上書要求襲越王爵位,夏桓宗不許,李安全被降封爲鎮夷郡王,這令他極爲不滿,於是萌生了篡奪皇位之心。1206年3月1日,李安全與夏桓宗母親羅氏合謀,廢桓宗自立。

89、夏神宗李遵頊:夏襄宗李安全堂侄。李遵頊是西夏宗室齊國忠武王李彥宗之子,皇建二年(1211年),李彥宗在涼州起兵,定都涼州,將兒子李遵頊扶上皇位,廢掉夏襄宗李安全,後從涼州遷都興慶府。

90、西夏末帝李晛:夏獻宗李德旺之侄。李晛是夏神宗李遵頊之孫,夏獻宗李德旺之侄,清平郡王之子。乾定四年(1226年)七月,李德旺去世,西夏羣臣擁立李睍繼位。

91、金太宗完顏晟:金太祖完顏旻弟弟。本名完顏吳乞買,是金世祖(追尊)完顏劾裏鉢第四子,金太祖完顏旻(完顏阿骨打)同母弟。曾輔佐完顏旻建立國家,天輔七年(1123年),金太祖病逝,九月,吳乞買即帝位。

古代沒有傳承嫡長子繼承製依然繼位的皇帝有哪些人? 第8張

92、金熙宗完顏亶:金太宗完顏晟侄孫。完顏亶是金太祖完顏旻嫡長孫,金徽宗(追尊)完顏宗峻之子。天會十年(1132年),經左副元帥完顏宗翰、右副元帥完顏宗輔、左監軍完顏希尹再三向金太宗請求,完顏亶被立爲皇位繼承人。天會十三年(1135年),金太宗駕崩,完顏亶即位。

93、金廢帝完顏亮:金熙宗完顏亶堂弟。完顏亮是金太祖完顏旻之孫,太師完顏宗幹次子。皇統九年(1149年),金熙宗對完顏亮不斷壯大的勢力極爲不滿,而完顏亮因爲自己也是金太祖的孫子,對皇位也是早已覬覦不已。同年十二月,完顏亮等人進入寢宮,殺死金熙宗完顏亶,自立爲帝。

94、金世宗完顏雍:金廢帝完顏亮堂弟。完顏雍是金太祖完顏旻之孫,金睿宗(追尊)完顏宗輔之子。正隆六年(1161年),完顏亮厲兵秣馬,動員了大量的兵力、物力、財力南伐宋朝,搞得“民皆被困,衣食不給”,“民不堪命,盜賊蜂起”,完顏雍在舅父李石勸說下積蓄力量,於同年十二月率兵進入燕京中都,奪取了金國統治權。

96、金宣宗完顏珣:金章宗完顏璟兄長。完顏珣是金世宗完顏雍庶長孫,金顯宗(追尊)完顏允恭的庶長子,金章宗完顏璟異母兄。至寧元年(1213年),紇石烈執中(胡沙虎)殺衛紹王完顏永濟後,擁立他爲帝,由於完顏珣在河北鎮守,於是暫時以從嘉長子完顏守忠監國,九月正式即位。

97、金昭宗完顏承麟:金國宗室。完顏承麟是金世祖(追尊)完顏劾裏鉢的後代。天興元年(1232年),蒙古軍隊南下攻金,完顏承麟護送金哀宗一路逃至蔡州。天興三年(1234年)正月,蒙古和南宋軍隊圍攻蔡州,金哀宗完顏守緒不願做亡國之君,遂將帝位傳於完顏承麟,結果還沒等即位大典結束,宋蒙聯軍已經攻入城內,完顏承麟草草完成即位大典便帶兵出戰,結果死於亂戰之中。據統計,完顏承麟在位時間不足一個時辰,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難道皇帝。

98、元武宗海山:元成宗鐵穆耳之侄。全名孛兒只斤·海山,是元世祖忽必烈曾孫,裕宗(追尊)真金之孫、順宗(追尊)答剌麻八剌之子。大德十一年(1307年)正月,元成宗無嗣而崩,愛育黎拔力八達在大都發動政變,除掉了成宗皇后伯嶽吾·卜魯罕及她試圖擁立的安西王阿難答,海山則自漠北率軍南下,取得皇位繼承權,並登基於上都。

99、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元武宗海山弟弟。全名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是元裕宗(追尊)真金之孫、元順宗(追尊)答剌麻八剌次子。元武宗海山即位之後,便將愛育黎拔力八達立爲了皇太子(實爲皇太弟),至大四年(1311年)正月,元武宗駕崩,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

100、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元英宗碩德八剌叔父。全名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是元世宗忽必烈曾孫,元裕宗(追尊)真金之孫、元顯宗(追尊)甘麻剌之子。至治三年(1323年),“南坡之變”爆發,元英宗被御史大夫鐵失刺殺身亡,隨後鐵失等人擁立也孫鐵木兒爲帝。

101、元文宗圖帖睦爾:泰定帝也孫鐵木兒之侄。全名孛兒只斤·圖帖睦爾,是元武宗海山次子。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泰定帝也孫鐵木兒去世,其子阿速吉八在上都被權臣倒剌沙擁立爲帝,與此同時,知樞密院事燕鐵木兒在大都發動政變,擁立圖帖睦爾爲帝。隨後兩帝展開兩都之戰,一個月後上都戰敗,阿速吉八被殺。

102、元明宗和世:元文宗圖帖睦爾兄長。全名孛兒只斤·和世,是元武宗海山長子。早年被封爲周王,但在就藩途中因部下起兵擁戴失敗而被迫流亡察合臺汗國,圖帖睦爾即位後被迎回元朝。天曆二年(1329年)正月,和世重返元朝,躍裏帖木兒、撒迪等以圖帖睦爾之命勸進,二十八日,和世即位於和林之北。

103、元惠宗妥懽帖睦爾:元寧宗懿璘質班兄長。全名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是元明宗和世長子。早年被流放到高麗大青島與廣西靜江,元文宗圖帖睦爾、元寧宗懿璘質班相繼駕崩後,妥懽帖睦爾被太后卜答失裏下令迎回,至順四年(1333年)六月八日即位於上都。

古代沒有傳承嫡長子繼承製依然繼位的皇帝有哪些人? 第9張

104、明太宗朱棣:建文帝朱允炆叔父。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早年獲封燕王,就藩於北平,曾多次領兵攻打北元殘餘勢力,聲望日隆。洪武三十二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朱允炆以皇太孫身份即位,隨後在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人輔佐下削藩,燕王朱棣被迫以“奉天靖難”爲名起兵,歷經四年“靖難之役”,最終於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

105、明代宗朱祁鈺:明英宗朱祁鎮之弟。朱祁鈺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兄長明英宗即位之後,獲封郕王。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瓦剌,卻慘遭“土木堡之變”,不僅幾乎全軍覆沒,自己也被瓦剌俘虜。危急存亡之際,在兵部侍郎于謙等人的擁戴下,經孫太后同意,郕王朱祁鈺被擁立爲帝,遙尊朱祁鎮爲太上皇。

106、明世宗朱厚熜:明武宗朱厚照堂弟。朱厚熜是明憲宗朱見深之孫,明孝宗朱佑樘之侄,興獻王朱佑杬之子。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駕崩,死後無嗣,其生母張太后與內閣首輔楊廷和商議後,決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

107、明思宗朱由檢:明熹宗朱由校之弟。朱由檢是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的異母弟,朱由校即位之後,獲封信王。天啓七年(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駕崩,死後無嗣,朱由檢受遺命即位。

108、清德宗載湉:清穆宗載淳堂弟。全名愛新覺羅·載湉,是道光帝旻寧之孫,醇親王奕譞之子。同治十三年(1874年),同治帝載淳去世,死後無嗣,且同治帝是咸豐帝的獨子,其死後等於咸豐帝一脈絕嗣。經過清朝宗室的緊急磋商,在慈禧、慈安兩宮太后的支持下,年僅四歲的載湉被選爲皇位繼承人,並於次年正月即位。

109、清宣統帝溥儀:清德宗載湉堂侄。全名愛新覺羅·溥儀,是道光帝旻寧曾孫,醇親王奕譞之孫,攝政王載灃長子。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冬,光緒帝載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將溥儀養育在宮中,同年11月14日,光緒帝去世,慈禧太后命溥儀繼承皇統,過繼於同治帝載淳,同時兼承光緒帝之祧,一人祧兩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