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爲什麼古代皇帝一直沿用嫡長子繼承製選拔皇子?爲何不嘗試別的方法?

爲什麼古代皇帝一直沿用嫡長子繼承製選拔皇子?爲何不嘗試別的方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嫡長子繼承製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古代長期沿用嫡長子制度選拔太子,爲何他們不採用唯纔是舉的方法?這是因爲“唯纔是舉”看起來十分完美。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還不如嫡長子繼承皇位的制度。主要原因有:

1.缺乏明確標準衡量“才”

首先才華有很多種。有的人擅長軍事,比如漢武帝、李世民、朱棣等。有的人擅長詩詞,比如南唐後主李煜。有的人擅長畫畫和書法,比如宋徽宗。還有的人擅長木工活,比如明熹宗。

上述這些皇帝都十分有才華。但是不是每一位有才華的人都是合格的皇帝,比如南唐後主和宋徽宗這兩位才華橫溢的人,就是蹩腳的皇帝,最後導致國破家亡。

2.是否有才是由皇帝判定,本身帶有很大主觀性

是否有才華是由皇帝去衡量,完全是由皇帝的個人喜好決定,不一定公平公正。

比如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他的太子劉據完全不像他,劉據寬仁,經常平反漢武帝制造的冤案。

爲什麼古代皇帝一直沿用嫡長子繼承製選拔皇子?爲何不嘗試別的方法?

由於劉據執政理念與漢武帝不同,漢武帝執法嚴峻,喜歡任用酷吏,劉據則性格寬仁,不願意多殺人。本來劉據絕對是漢武帝最好的接班人,可是漢武帝不喜歡劉據。

劉據由於被小人構陷,他爲了自保迫不得已殺了小人江充,然後被迫起兵與漢武帝的軍隊大戰,最後兵敗自殺。

還有唐高宗與武則天所生的兩位太子李弘和李賢,兩人都很聰明,特別是李弘,從小就孝順寬厚,深得李治的喜愛,由於年長後與武則天爭權,李弘年僅23歲時就死了,死因成疑。

爲什麼古代皇帝一直沿用嫡長子繼承製選拔皇子?爲何不嘗試別的方法? 第2張

李弘死後,李賢被立爲太子。李賢才思敏捷,由於李治身體不好,李賢多次監國,處理朝政,他的執政能力得到大臣們的認可。如此英明神武的太子,是武則天奪權路上的絆腳石,於是武則天以謀反罪廢李賢爲庶人,後來還逼其自殺。最後平庸的李顯被立爲太子。

三位才華橫溢的太子,因爲不得皇帝或者母后的歡心而無緣皇位,可見決定太子地位的還是皇帝的個人喜好。

3.皇子們爲了爭奪皇位會僞裝自己去迎合皇帝

如果以“唯纔是舉”的標準去選拔太子,會造成更大的動盪。因爲嫡長子雖然不完美,但是這個標準固定,相對來說爭奪會少些。

而以“唯纔是舉”的標準選太子,會使許多有野心的皇子僞裝自己,欺瞞皇帝。

比如咸豐帝奕詝是道光帝的皇四子,他能力平庸,皇六子奕訢則文武全才。

道光帝本來傾向於立奕訢爲儲君。但是奕詝在老師杜受田的指導下,僞裝自己,將自己裝扮成仁孝的孩子,最終騙取道光帝的信任,被立爲儲君。

爲什麼古代皇帝一直沿用嫡長子繼承製選拔皇子?爲何不嘗試別的方法? 第3張

奕詝的僞裝伎倆如下:有一天道光和各位皇子打獵,文武全才的奕訢收穫滿滿,而奕詝卻一頭獵物都沒抓到,道光帝覺得奇怪就問奕詝,奕詝早就受到杜受田的指點,他回答說:“現在是春天,正是鳥獸們繁殖的季節,我不忍心傷害它們。”道光聽了對奕詝非常讚許。

道光帝晚年身體不好,於是召來奕詝和奕訢問話。奕訢知道這是表現自己才華的時候,於是侃侃而談,大談自己以後的治國之道,他的演講十分精彩。

再看奕詝是什麼表現呢?他跪在地上,啥也沒說,只是痛哭流涕,一副傷心欲絕的樣子

奕詝的表現徹底打動了道光帝,他認爲奕詝雖然能力平庸,但是仁孝,更適合做皇帝。於是道光帝決定立奕詝爲儲君。

後來的大清在奕詝的治理下山河日下,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大清在平定太平天國後也奄奄一息。如果道光帝泉下有知,他知道奕詝的所謂仁孝不過是僞裝,估計他會抽自己一個耳光,爲什麼不立文武雙全的奕訢!

由此可見,“唯纔是舉”看起來好像很公平,其實它的標準很難統一,而且就算是真正有才華的人,比如李弘、李賢、奕訢等人,最後也不一定能得到皇位,因此“唯纔是舉”會造成更大的動盪,會使更多的皇子加入到爭權奪利的陣營中。相比較而言,“唯纔是舉”還不如嫡長子制度,所以嫡長子制度能延續幾千年,是有其合理性的,儘管它並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