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同樣都是尸諫 明朝和清朝榮譽爲何天差地別

同樣都是尸諫 明朝和清朝榮譽爲何天差地別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明清尸諫,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卻讓人蕩氣迴腸的篇章---那就是尸諫。尸諫一度成爲文人心目中至高無上的榮譽,文臣敢說真話,爲了江山社稷敢於堅持真理,不惜以死來抗爭,喚醒皇帝改變一些不得民心的做法,這種行爲,一度被認爲跟武將爲國捐軀、戰死沙場一樣偉大,獲得了朝野及民間的一致讚許,成爲中國士代夫信奉並追求的一種高尚精神。

同樣都是尸諫 明朝和清朝榮譽爲何天差地別

以尸諫揚名於世的最有名的人是屈原。由於楚君聽信讒言,朝政荒廢,統治腐敗,屈原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而且被人陷害、流放等等。最終出身於王族的屈原選擇用死來喚醒國人。雖然他成了當時的政治犧牲品,但他的死卻成了中國人心中永遠的傷痕,成了中國氣節的代名詞,流芳千古。甚至每年還通過端午節來祭奠他。

同樣都是尸諫 明朝和清朝榮譽爲何天差地別 第2張

屈原

這種精神發展下來,歷朝歷代都有文人爲了堅持自己的政治見解,以死這種最極端的方式來抗爭,並且以死爲榮,以死明志,既是弱者的哀鳴,又常常讓歷史發出振聾發聵的吶喊,留名青史。尤其到了明朝,由於皇權進一步加強,連宰相都被廢除了,實行內閣首輔制,羣臣無首,便在朝堂上爲了各自政治主張辯論得你死我活,互相參諫,甚至當朝對罵,當然,如果皇帝朝綱廢馳,更是有耿直的臣子以死做抗爭,出現了井噴式的死諫事件。不僅數量寵大,還出現集體尸諫。

從太祖時起,明朝的言官就成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御史王樸遇事總要和朱元璋爭論,朱元璋要殺了他,後來說只要他認錯就行,王樸卻道:"使臣無罪,安得戮之?有罪,又安用生之?臣今日願速死耳。"還有,大理寺卿李仕魯因爲政見不同對朱元璋說道:“皇上,微臣已經上書29次了,但是皇上卻不當回事,既然這樣,那臣就告老還鄉了。”隨即將笏擲於地上,罵朱元璋"舍聖學而異端(佛教)",只求一死。氣得朱元璋讓錦衣衛把他轟出大殿,而錦衣衛之前就非常恨李仕魯,結果把他摔死了。蔣文旭在朱元璋將皇位傳給朱允炆之後,亦大罵朱元璋"傳孫不傳子",最終也是一死。雖然這些臣子死得慘烈,但朱元璋冷靜後又反省了他們說過的話,比如李仕魯說不可棄儒尊佛,後來他還是糾正了自己的做法。

同樣都是尸諫 明朝和清朝榮譽爲何天差地別 第3張

最典型的例子出現在明武宗時。史上有名的荒唐皇帝朱厚照,因擬定南巡享樂而激起了集體進諫。據史料記載,羣諫者有"吏部郎中張衍端等十四人、刑部郎中陸俸等五十三人繼之,禮部郎中姜龍等十六人、兵部郎中孫鳳等十六人又繼之"。朱厚照大怒之下將五十人杖刑致死,一百七十人罰午門五日,六人送入詔獄。君臣矛盾一度尖銳,但不怕死的臣子卻源源不斷,又有百餘臣子受杖責,十一人死於杖刑。最終,臣子們以這種集體瘋狂式的死諫讓明武宗放棄了南巡計劃。

同樣都是尸諫 明朝和清朝榮譽爲何天差地別 第4張

明武宗朱厚照劇照

嘉靖四十五年,清官海瑞寫了一封《治安疏》震驚朝野,民間對朝中死諫言官的推崇到了頂峯。

在明朝這些死諫的名臣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個象屈原一樣爲了氣節永不屈服的靈魂,他們跟歷史上一切爲了真理從容就義的人一樣都是值得世人永遠銘記的英雄。

但是到了清朝,事情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先說一下清末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死諫。第二次鴉片戰爭,清廷慘敗,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其中有一條規定,清廷與外國簽訂條約“皆使英文”,就是今後籤不平等條約還得用英文了。於是在1862年,總理衙門設立“同文館”,招收學生學外語,並在1867年3月份開設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等課程。這是天大的好事。可是有一個叫楊延熙卻極力反對這些“西學”,他給朝廷寫了一篇又臭又長的奏摺(長達5千字),他一上來就給清廷扣了10頂大帽子。大意是說“忘大恥而務於小恥”,搞洋務是屈尊降貴,我們中華自己各方面都非常優秀,沒必要學他們,學洋文的人都是漢奸!讓尊貴的科舉出身的讀書人,去向洋人學天文數學,被洋人污染之後,必然會和洋人“聯合響應”,一起作亂。等等等等,所以強烈請求停辦同文館,他還準備了棺材準備以死抗議。

同樣都是尸諫 明朝和清朝榮譽爲何天差地別 第5張

倭仁及其書法作品

本來這篇文章是典型的道德綁架,以愛國爲名,阻止國家進步,結果反而引起了當時社會相當一部分人的共鳴,其中不乏曾國荃這種高級官員。

還引來了另一個重量級的盟友:同治皇帝的老師,倭仁。這位道德模範更是一上來就用君子小人之類的說辭給咸豐帝上書,反對學習西方先進技術,認爲西學東進,會使得知識分子數典忘祖,甚至有可能亡國滅種。這番諫言反對同文館的邏輯,同樣也是讓人哭笑不得。

毒蛇認爲:清朝的諫臣本來就很少,因爲清朝長期實行奴化政策,大興文字獄,敢說真話、敢於堅持真理的人從根子上早已消滅得差不多了,剩下些迂腐頑固的守舊派,反對同文館不奇怪了,他們甚至辛亥後寧死不肯剪辮子,奴性早已深入骨髓,士大夫的氣節精神早已演變成了不懂思考的奴才精神。

當然,結局大家從歷史教材上也看到了:這些腐朽的守舊派打着愛大清的旗號,最終合力把大清推向災難的深淵。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