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怒族的歷史起源,節日習俗有哪些?

怒族的歷史起源,節日習俗有哪些?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怒族是中國人口較少、使用語種較多的民族之一,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瀘水(原碧江縣) 、福貢、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以及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維西縣和西藏自治區的察隅縣等地。那麼,怒族的歷史起源是什麼?節日習俗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怒族的簡介吧。

怒族的歷史起源,節日習俗有哪些?

怒族的簡介

怒族自稱“怒蘇”(瀘水),“阿怒”(福貢)、“阿龍”(貢山)和“若柔”(蘭坪),自認爲是怒江和瀾滄江兩岸的古老居民。他們可能有兩個來源:瀘水縣(原碧江縣)一帶怒族自稱“怒蘇”,而福貢、貢山縣的怒族自稱爲“阿龍”或“龍”。由於長期交往,這兩部分人在怒江區域逐漸接近,相互影響和相互融合,逐漸發展和形成今日的“怒族”,但他們各自還保留着自己的某些特點。

歷史

從怒族地區蒐集到的許多新石器遺物和有關傳說來看,怒族在16世紀以前可能還處於新石器的晚期階段,當時除使用石鋤外,還使用木鋤和竹鋤。16、17世紀除用石鋤爲工具的農業生產外,採集和狩獵還佔很大比重。清胡蔚本《南詔野史》載:“怒人,居永昌(今保山)怒江內外,……射獵或採集黃連爲生。”當時他們還處於父系家族公社階段,土地主要屬於家族公社公有,由成員共同耕種。

怒族地區從8世紀起,先後受雲南的南詔、大理政權管轄。元、明以後屬麗江納西族木氏土司統治。17世紀開始,怒江怒族除受麗江木氏土知府所屬的維西康普土千總和葉枝土千總統治外,還受察瓦龍藏族土千總和喇嘛寺及蘭坪菟峨白族羅姓土司的管轄。

此外,遷入怒江地區的傈僳族頭人也開始強佔怒族土地,甚至掠奪人口作奴隸。這樣,怒族人民不僅要向納西、藏、白各族土司和喇嘛寺繳納貢物,而且還要受傈僳族統治者的壓迫剝削。與此同時,怒族社會內部也不斷分化,族內也出現了家庭蓄奴。有的蓄奴戶從獨龍族地區通過放債換取奴隸,然後再轉賣到其他地區。這種蓄奴現象,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國初期。

18世紀中葉以後,社會生產力較前有所發展。清餘慶遠《維西見聞記》記載:怒族“覆竹爲屋,編竹爲垣,谷產黍、麥,蔬產薯蕷及芋,獵禽獸以佐食。”“人精爲竹器,織紅文麻布。”農業有各類作物,手工業也有了相當發展。

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於1912年在怒江地區先後成立菖蒲桶(貢山)、上帕(福貢)、知子羅(碧江)等三個“殖邊公署”,後改爲行政委員公署。1928年至1933年,民國政府又將三個公署改爲設治局,步步加強對怒江地區的統治,對人民橫加各種苛捐雜稅。

1942年到1944年,日本侵略軍進犯瀘水縣,燒殺搶掠。許多怒族羣衆參加了“福碧瀘練遊擊自衛隊”(即福貢、碧江、瀘水及當時保山屬的練地),開赴前線,浴血奮戰,有力地支援了滇西北戰場的全面勝利。

怒族的歷史起源,節日習俗有哪些? 第2張

1950年春,怒江全境和平解放,怒族人民的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和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支持和幫助下,在怒族廣大羣衆的艱苦奮鬥下,怒族地區各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實現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自治權利的保障不斷加強。怒江解放後,在瀘水、碧江、福貢、貢山分別建立了人民政權,首先保證了各族人民政治上的平等地位。黨和人民政府爲怒族無償地發放了口糧、種子、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初步解決了羣衆的困難,促進了生產的發展。1954年8月成立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區,包括碧江、福貢、貢山、瀘水四個縣,1957年1月改爲自治州,將蘭坪縣劃入。1956年10月1日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成立,使怒族人民得以更廣泛地參加各種政治活動。1989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頒佈了《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條例》,1991年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又制定實施了《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自治條例》。怒族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有了法律保障。

人口

中國的怒族共有37523人(2010年),主要分佈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瀘水(原碧江縣)、福貢、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以及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維西縣和西藏自治區的察隅縣等地,與傈僳族、獨龍族、藏族、白族、漢族、納西族等民族交錯雜居。怒族也是一個跨國而居的民族,在鄰國緬甸的克欽邦北部高黎貢山區及恩梅開江上游地區也有怒族居住,估計人數約有3萬多。

經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怒族社會經濟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分佈在蘭坪菟峨公社和少數散居在維西縣的怒族,生產和生活水平與漢、白、納西等族相似,早已進入封建社會。瀘水、福貢、貢山的怒族,社會發展則比較遲緩。私有制雖已確立,並開始有了階級分化,但土地佔有不集中,還保留着原始公社制的殘餘。

怒江地區的怒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社會生產力水平還很低。新中國成立時期,怒族主要的生產工具有砍刀、小鐵鋤(即怒鋤,在木鋤尖端包上小鐵皮)、小鐵犁等。量少質差,多數仰給於蘭坪、雲龍、維西等縣的漢族和白族商人。竹、木工具仍大量使用。

目前,在怒江流域,怒族羣衆所使用的生產工具已有了很大的改進,種類已有所增加,尤其是鐵犁得到普及,不過,受到耕地類型的制約,傳統農具依然廣泛使用。農作物有玉米、蕎子、大麥、青稞、土豆、紅薯及豆類。耕地分“火山地”、鋤挖地、牛犁地和水田四種。火山地用刀耕火種,鋤挖地用怒鋤挖種,都是不固定的耕地;牛犁地和水田是固定的耕地,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漢、白族進入怒江後纔開墾的。

怒江兩岸的怒族平均火山地和鋤挖地共佔耕地總面積的50%以上,說明不固定的耕地佔多數。農業技術比較粗放,一般很少中耕除草,不施肥,播種後即等收穫,所以產量低,玉米畝產約150斤,每人每年平均口糧不到200斤。缺糧時不得不把狩獵、採集作爲生產的補充部門。怒族自制弩弓,幾乎每個青壯年男子都人手一張,箭頭塗有毒藥,是狩獵和戰鬥的主要武器

怒江怒族社會分工不明顯,手工業和商業還沒有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家庭手工業有織麻布、編竹器、制木器、打鐵、釀酒等。織麻布是婦女的工作,主要供自用,有剩餘纔拿到市場上去以物易物。編制竹篾器是男子的主要手工勞動,家用的木碗、木勺,也由男子製作。瀘水少數怒族會修補和打製簡單的鐵刀、鐵鋤等工具,在農閒季節進行。

怒族人民家家會釀酒,且多能豪飲。原來在買賣土地和奴隸以及債務中,大都以黃牛、鐵鍋作爲貨幣的等價物,進行計算。1929年以後,瀘水的知子羅、福貢的上帕等地闢爲定期集市,半開銀元、銅幣、紙幣纔開始流通。怒族中也出現了一些季節性的小販。

怒江怒族的土地所有制,新中國成立前既有原始公社公有制,也有個體的家庭私有制,以及夥有共耕制的過渡形態。瀘水、福貢在怒江西岸較古老的怒族聚居的村寨,保有較多的原始公社制殘餘,在這裏還存在着以血緣爲紐帶的父系家族公社的殘餘現象。

如碧江原第九行政村有10個家族公社,分住10個自然村,每個公社都有公共的土地,主要是高寒山區和未開墾的荒地,本公社成員可自由開墾使用,但不能買賣。至於已開墾的土地,私有地已佔總耕地面積的四分之三,公有地只佔四分之一。土地私有制已居主導地位,但夥有共耕還很盛行。歷史上由於民族間的矛盾而引起的遷徙,對怒族由家族公社過渡到農村公社,起過一定的作用。古老的家族公社遷入了別的成員,破壞了家族公社的血緣關係,使之逐漸發展成爲地緣的村社。

貢山一區和福貢、瀘水的怒江東岸地區,由於民族間的交錯雜居,一般村寨不僅包括不同家族的成員,也包括不同民族的成分。在這裏形成了以地緣爲紐帶的農村公社。這些村寨還存在着土地所有制的二重性,既有私有制,也還保有村寨公有的山林和未開墾的土地,雖然這種公有地只佔很不重要的地位。根據1953年在瀘水縣知子羅、普樂、老母登,福貢縣鹿馬登、閣利亞及貢山縣丙中洛、候芒等七個鄉、村的調查,共有怒族469戶、2069人,總耕地面積7568畝。這裏不僅土地私有制已經確立,而且隨着地主經濟因素的發展,土地的買賣、典當、租佃等關係日益增多,在土地佔有上也已出現逐步集中的現象。與此相適應,社會階級也有了分化,469戶中,分化出富裕戶16戶,佔總農戶的3.4%,中等戶佔37%,貧苦戶佔59.6%。佔總農戶3.4%的富裕戶,佔有土地總面積的13%,佔有土地爲貧苦戶的5倍,表明土地已開始向富裕戶集。

有的地區,富裕農民還通過原始互助形式“瓦刷”(傈僳語,意爲“將工收集在一起”),進行變相的僱工剝削,也有直接僱傭長工或短工以及通過高利貸進行剝削的。個別地區還有“養子”形式的蓄奴制殘餘。

建國後,農業生產取得長足發展。現在的怒族,在其他的兄弟民族的幫助下,生產力得到發展,生產技術也不斷提高。怒族有了自己的農科員,他們根據怒江的情況培育出了新的品種,不失時機的舉辦諸如水稻種植培訓班、薄膜栽培技術培訓班等農村新科技、農業特色產業知識培訓班。科學種田的意識已在部分怒族中紮了根,種植的農作物也越來越多。

怒江原來沒有的動植物品種也在政府的幫助下引種成功,豐富了怒族人民的生活物資。特別像油桐一類的經濟作物現在已成爲怒江經濟增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沒有水利可言的山坡旱地,現在修鑿了溝渠,開出了水田。糧食播種面積大幅增長,糧食生產成倍的增長。

怒族地區傳統的經濟結構的變化極爲顯著,開始向多元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工業、手工業、商業等已從農業中分離出來。過去“手無寸鐵”,連一根鐵釘也不會製造的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建起了農具廠;整個怒江自治州有了十幾個行業的幾十個工礦企業,也有了自己的企業家。工業從簡單的手工操作方式,發展到已擁有礦業、冶金、森工、能源、機械、飲料、農機制造和副食品加工等民族工業體系。另外,第三產業也有了很大發展習俗

節日

相傳怒族以前每隔三年才過一個年,後來因受其他民族的影響改爲一年過一次,時間有元旦及春節前後兩種之分。年前,要準備好燒柴、殺豬、煮酒、舂粑粑、打掃衛生。過年的第一天晚上,要請長者吃飯。新年第一天的凌晨要打祖先水,第一碗飯要讓狗吃。初一至初三不串門。春節期間,老人在火塘邊飲酒唱歌,青年人則射弩、摔跤、打鞦韆、彈琴跳舞。

柔若人的節日有春節、火把節、七月十四、新米節、祭山林節等。祭山林一般在正月初四五舉行。此項活動只限於男性參加,犧牲爲黑羊。此外,柔若人的賀新房也很有特點。當木楞房的四壁還沒有開設門窗時,主人要殺只雞,請巫師祭新房,後用斧頭在木楞房的一壁砍出個洞,裝上門。當天,村裏人都主動帶着雞、酒、肉前來祝賀,飲酒,歡歌跳舞,通宵達旦。

碧江怒族在農曆臘月二十九要祭穀神,三十則要祭雨神。

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正當杜鵑花盛開的時候,怒族人便要爲“仙女”過節,此節又稱“鮮花節”,是雲南省貢山一帶怒族地區民間傳統節日。

據傳說,在很早以前,怒家山寨滴水如油,田園荒蕪,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當時一位美麗、聰明且力大無比的怒族姑娘阿茸,用手臂劈開懸崖,鑿通了一個山洞,爲怒族人民引來了清清的泉水,使乾裂的土地得到了澆灌,從此荒山變成了綠洲。怒族人民稱阿茸爲“仙女”,鮮花節就是爲了紀念她而舉行的民俗活動。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