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周敦頤的思想貢獻:把儒學推進了一步,成爲宋明理學開山祖師

周敦頤的思想貢獻:把儒學推進了一步,成爲宋明理學開山祖師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周敦頤所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慾、順化等理學基本概念,爲後世的理學家反覆討論和發揮,構成理學範疇體系中的重要內容。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周敦頤的思想貢獻:把儒學推進了一步,成爲宋明理學開山祖師

思想貢獻

哲學思想

其哲學思想的核心就是一個“誠”字。“誠”是他關於天道、人道、天人合一之道的最高境界的表達。“誠”主要分爲天道本體論和心性本體論兩方面。在周敦頤看來,“誠”首先是宇宙存在的根據,是宇宙的本體,即天道本體論。

在《太極圖說》中,他認爲人與萬物同樣都是二氣交感所化生出來的,而其源都是太極,再由太極推及到了人極,也就是把人的道德、人性看成是與宇宙生生過程相同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的過程,這樣,周敦頤便爲他的誠的理論奠定了宇宙論的基礎。“誠”所體現的心性本體論一個突出的表現便是人的倫理道德。周敦頤如此推重“誠”,就是堅信人類具有真誠善良的本性。他發揮了《中庸》關於“誠”的思想,從宇宙論進而推演出人道觀,建立了以“誠”爲本的倫理道德學說。

教育思想

其教育思想包括三方面,一是“教人向善,進德修業”的教育目的。周敦頤認爲人性向善,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師之教。二是“六經爲主,以誠爲本”的教育內容。他十分重視儒學經典,始終將“誠”放在育人最顯要的位置,反覆闡述,在《通書》中“誠”字的出現就高達20次之多。三是“自學爲主,重在啓發”的教育方法。始終堅持開明的教育方法,除了邀請當時的學界名流來講學,採用學生自學爲主,特別注重啓發原則。

周敦頤的思想貢獻:把儒學推進了一步,成爲宋明理學開山祖師 第2張

社會政治思想

可以歸納爲德治與刑治兩個方面。一是德治。體現在修聖德、重師道、推禮樂三個方面。修聖德,周敦頤稱之爲立人之道,“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仁義修而萬民感化。重師道。周敦頤認爲,使天下人從善而不爲惡,唯一的辦法就是重師道:“師道立則善人多,善人多則朝廷正而天下治矣。”推禮樂。周敦頤認爲:“禮,理也;樂,和也。”禮的實質在於理,“理”的本意在於治。

二是刑治。周敦頤的刑治思想體現在他的德刑觀和慎刑觀上。在周敦頤看來,刑治是爲彌補道德的不足而採取的萬不得已的選擇。他指出聖人以天道爲法則,主要是以政養萬民,德治是最好的養民方法和手段。他主張“慎刑”,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輕易使用刑治。

理學思想

周敦頤在治學中,提出許多新問題,並作出新的論斷,把儒學推進了一步。他所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慾、順化等理學基本概念,爲後世的理學家反覆討論和發揮,構成理學範疇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成爲宋明理學的開山祖師。南宋理宗時,詔從祀孔子廟堂,其理學奠基者地位爲官方所承認。

傾向改革

鑑於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周敦頤提倡要認識天下之勢。天下形勢極嚴重,則不可挽回。認識形勢嚴重,要靠力量挽回。認識不早,力量不積,則無力與人競爭,是天意。不早認識,不積蓄力量,不用力挽回形勢,則是人事問題,不能怪天意。故政治上傾向改革,稱讚新政。

根據長期的仕宦和講學的實踐,強調尊師重道。指出師道立,則善人多;善人多,則朝廷正,而天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