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後世如何評價大禹?他的一生存在哪些爭議?

後世如何評價大禹?他的一生存在哪些爭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禹(生卒年不詳),姒姓,夏后氏,名文命,上古時期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歷史治水名人,史稱大禹、帝禹、神禹。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後代,鯀的兒子,母爲有莘氏之女修己。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相傳,禹治理洪水有功 ,接受帝舜禪讓,繼承部落首領。在諸侯的擁戴下,正式即位,以陽城爲都城,一說以平陽爲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 ,國號爲夏,分封丹朱(堯的兒子)於唐國,分封商均(舜的兒子)於虞國。

作爲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後人稱爲夏禹,成爲上古時代傳說時代與伏羲、黃帝比肩的賢聖帝王。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九州 、奠定夏朝,後人尊稱爲大禹。禹死後,安葬於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市),仍存禹廟、禹陵、禹祠。從夏啓開始,歷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

人物評價

夏禹是爲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偉大歷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績不僅在於治理洪水,發展國家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結束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夏禹完成了國家的建立,用階級代替原始社會,以文明社會代替野蠻社會,推動了中國帝王歷史沿革發展。

孔子: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季札:“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修之?”

後世如何評價大禹?他的一生存在哪些爭議?

司馬遷:堯遭鴻水,黎人阻飢。禹勤溝洫,手足胼胝。言乘四載,動履四時。娶妻有日,過門不私。九土既理,玄圭錫茲。

《太史公自序》:“維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際,德流苗裔。”

相關爭議

故里爭議

關於大禹故里有三說,分別爲大禹出自中原、出自東夷、出自西戎。

來源爭議

與禹王同時代的出土文物及商朝甲骨文中尚未發現關於禹王的記載。所能找到的最早提到禹王的文物是約一千年以後西周的遂公盨,此外還有齊侯鍾、秦公簋。

顧頡剛經過考證,認爲“禹”這個字的字源與龍有一定的關係,但被人誇張成“禹是一條龍”。這種觀點在當時受到史學家柳翼謀等人的指誤。

後世如何評價大禹?他的一生存在哪些爭議? 第2張

開鑿龍門爭議

伊闕龍門真的是禹開鑿的嗎?這在宋代已發出了疑問。

如司馬光在《溫國文正公文集》的《鑿龍門辨》中說:“或問禹鑿龍門,闢伊闕,有諸?迂雯日:‘龍門伊闕天所爲也,禹治之耳。非山橫其前,北雍不流,禹始鑿而闢之,然後通也。”

這就是說,龍門伊闕乃天然形成,並非山橫其前,堵壅了北流的洪水,只是由於水流不暢,大禹始鑿而闢之,然後河水才得暢通。這一說法似乎有些道理。試想距今約4000年前,人們使用的主要是石制工具,偌大一座堅硬的石山怎能闢開?即使用現代的設備去鑿,又談何容易。

現代的地質學告訴我們,龍門山約形成於距今20萬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其山體由中晚寒武紀的白雲岩和石灰岩所構成,內中喀斯特溶洞極多。這些縱橫交錯的溶洞長久被流水沖刷,發生劇烈變化,遂形成一道峽谷,將山體切割開來。伊河之水雖綿流受阻,但尚能通過,又經禹率衆開鑿。方爲今伊闕龍門之勢。這種解釋既沒有否定禹的功績,又合乎自然發展的邏輯和規律,因而被世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