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後世對楚莊王的評價如何?他的一生有哪些爭議?

後世對楚莊王的評價如何?他的一生有哪些爭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楚莊王熊旅,又稱荊莊王(出土戰國楚簡作臧王),羋姓,熊氏,名旅(一作侶、呂),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在位共23年,春秋五霸之一。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楚穆王十二年(公元前613年),穆王去世,莊王熊旅即位,莊王即位時年齡尚不足20歲,國內矛盾重重,爆發了公子燮與公子儀的叛亂。在複雜的形勢下,他採取了以靜觀動、以感辨奸的對策,表現出沉湎於聲色犬馬、不問政事的狀況。三年後,他對楚國的政局和各類人物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他重用了伍舉、蘇從等忠直之臣,攻滅了前來進犯的庸國,使楚國的勢力向西北擴展,任用孫叔敖爲令尹,重視社會生產,發展經濟,充實國力。

楚國在北林打敗晉國軍隊後,鄭國開始聽命於楚國。爲了爭當霸主,楚晉之間進行了長時間的戰爭,雙方互有勝負,楚國在楚莊王十七年(前597年)的邲之戰中大獲全勝。使楚國的聲威大振,國勢日強,而晉國在中小國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們的能力。不久,楚莊王滅掉了蕭國,又連續三年攻伐宋國,迫使宋國向楚求和。楚莊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實現了自己稱霸的願望。

楚莊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去世,諡號莊,葬於紀山。後世對其多給予較高評價,有關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鳴驚人”等也成爲固定的成語,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後世對楚莊王的評價如何?他的一生有哪些爭議?

歷史爭議

楚莊王集中全力與晉爭霸,主要爭奪中原門戶之陳、鄭、宋。三國服於楚時,晉出兵討伐,楚則前往救援;三國從於晉時,楚興師問罪,晉則前去救助。宣公十二年,終因找鄭、救鄭而使楚、晉爆發了一場大戰—邲之戰。戰鬥以晉大敗結束,楚莊王不僅在戰場上大揚軍威,還曾於宣公十一年夏天與陳、鄭盟於辰陵,一同年,又介以諸按”伐陳,對殺着者夏徵舒討而戮之。以此觀之,楚莊王能會盟諸侯。但是,若以中國爲背景,尚不足以表明她成爲霸主。首先,莊王雖主盟辰玫之會,但與盟者唯陳、鄭,魯、宋、衛、曹、郭等諸侯大多仍聽命於晉,尊晉爲霸。

其次,莊王“以諸侯”伐陳,《經》、《傳》皆未言有哪些諸候,從當時楚與各諸侯國的關係考,可能稱了鄭國以外就只有附屬或歸服於楚的南方小國而已。其三,與莊王同時的晉風會盟諸侯的次數和規模都在楚之上,凡七次,與會者多則八國,少則四國。因此,儘管楚莊王有勃勃稱霸之心,且力征陳、鄭、宋,在鄴之役中取得輝煌戰果,但是,他未曾獨霸中國。其功業是將晉的霸權奪取了一部分,使之由文襄之興旺而中衰,從而爲其子孫爭霸成功莫定了國力基礎和社會心理基礎—中原諸侯雖或私下仍鄙稱楚爲“蠻夷”,但已經產生了接受強楚爲伯的心理定勢。

莊王去世二年,楚會盟十三國諸侯於蜀,莊王之子、年僅十二歲的共王成爲受衆多諸侯擁戴的霸主,其後十年,晉、楚同盟於宋,首次達成共霸協定。這些成功,與前代楚君尤其是莊王之功密不可分,但莊王本人畢竟未被教多諸侯推爲盟主而獨霸中國。

後世對楚莊王的評價如何?他的一生有哪些爭議? 第2張

人物評價

孔子讀史至楚復陳,喟然嘆曰:“賢哉楚王!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隨武子:“舉不失德,賞不失勞。老有加惠,旅有施捨。君子小人,物有章服。貴有常尊,賤有等威,禮不逆矣。德立、刑行、政成、事時、典從、禮順。”

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①民不罷勞,君無怨言,政有經矣。荊尸而舉,商、農、工、賈不敗其業,而卒乘輯睦,事不奸矣。②楚君討鄭,怒其貳而哀其卑,叛而伐之,服而舍之,德、刑成矣。伐叛,刑也; 柔服,德也,二者立矣。

顧棟高:滅庸而楚內亂夷矣,連巴秦而楚之外援固矣,滅庸以塞晉之前,結秦以撓晉之後,斯不待陸渾興師,而早知其有窺覦周鼎之志矣。。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