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康熙的一生存在哪些爭議?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康熙的一生存在哪些爭議?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愛新覺羅·玄燁,即清聖祖,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號“康熙”,順治帝第三子,生母爲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學者尊之爲“千古一帝”。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人物評價

康熙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臺灣的明鄭政權,顯示了康熙軍事指揮才能。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時就挫敗了政治對手鰲拜,年老時利用“文字獄”打擊漢族異議人士。康熙舉行“多倫會盟”取代戰爭,懷柔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他開創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部分人甚至稱之爲“千古一帝”。

康熙帝自評:①“朕自幼強健,筋力頗佳,能挽十五力弓,發十三握箭,用兵臨戎之事,皆所優爲。然平生未嘗妄殺一人,平定三藩,掃清漠北,皆出一心運籌。戶部帑金,非用師賑饑,未敢妄費,謂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宮,不施採繢,每處所費,不過一二萬金,較之河工歲費三百餘萬,尚不及百分之一。幼齡讀書,即知酒色之可戒,小人之宜防,所以至老無恙。” 又說:“朕之生也,並無靈異;及其長也,亦無非常。八齡踐祚,迄今五十七年,從不許人言禎符瑞應,……惟日用平常,以實心行實政而已。” [80] “予年將七旬,在位五十餘載,天下粗安,四海承平。雖未能移風易俗,家給人足,但孜孜汲汲,小心謹慎,夙夜未敢少懈,數十年來,殫心竭力,有如一日,豈僅勞苦二字所能概括?前代帝王,或享年不永,後世史論,輒以爲酒色奢侈所致,此皆不過書生好爲譏評,雖純全盡美之君,亦必擇摘瑕疵而後快意。予其爲前代帝王剖白,蓋天下事繁,不勝勞憊所致也。諸葛亮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爲人臣者,僅有諸葛亮一人耳。若爲帝王,仔肩甚重,無可旁諉,豈臣下所可比擬?臣下可仕則仕,可止則止,年老致政而歸,抱子弄孫,猶得優遊自適。爲君者勤勞一生,了無休息。”

黃宗羲:①方今殺運既退,薄海內懷音草狀;皇人仁風篤烈,救現在之兵災,除當來之苦集,學士大夫皆以琴瑟起講堂之上,此時之最難得者也。 ②今聖天子無幽不燭,使農裏之事,得以上達,綱常名教不因之而蓋重乎?

康熙的一生存在哪些爭議?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韓菼:皇帝御極以來,政教覃敷,恩澤翔洽,薄海內外,防不率俾,方偃戈釁甲,以文德懷柔四方,煦嫗生息,休養萬姓,兼容並覆,銷弭孽芽。

潘耒:皇上亶聰濬哲,允武允文,法夏後之卑宮,師姬文之昃食,歲下蠲租之令,朝頒省罰之科。轉圜從諫,鞀鐸遍於宮廷;側席求賢,弓旌周於巖壑。兢兢業業,無怠無荒,……治定功成,仁漸義洽於是……

納蘭明珠:皇上謨略深遠,功德隆盛。

朱軾:今聖天子崇儒重道,超軼漢唐。嘗謂朕所重者大儒、真儒。所惡者小儒、僞儒也。覺世牖民之盛心至矣盡矣。

雍正帝:本朝自太祖、太宗、世祖、聖祖相承。聖祖在位六十二年,仁厚恭儉,勤政愛民,乾綱在握,總攬萬幾,而文德武功超越三代,歷數綿長,亙古未有。

李紱:聖祖皇帝深仁厚澤,六十餘年朔南暨訖,三代以來所未有今。(《廣西通志序》)

昭槤《嘯亭雜錄》:仁皇天資純厚,遇事優容,每以寬大爲政,不事溪刻。

魏源:①一則不蹈漢誅晁錯之輒,歸咎於首議撤藩之人。二則不從達賴剌麻裂土罷兵、苟且息事之請,力申天討。三則不寬王貝勒老師養寇之罪,罰先行於親貴。②兵多而民不擾,餉費而賦不增。至矣哉!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古之聰明睿智神武而不殺者夫!是知覆蚩尤於涿鹿者軒皇,非力牧也;禽豨、佈於荊、吳者高祖,非絳灌也;江漢常武,績賴周宣,鬼方三年,克由殷武。自古及今,或以殷憂啓聖,或以道謀潰成,廟算不定,而大難克削者,未之前聞。

曾國藩:①我朝六祖一宗,集大成於康熙。而雍乾以後,英賢輩出,皆若沐聖祖之教,此在愚氓亦似知之。其所以然者,雖大智莫能名也。②凡前聖所稱至德納行,範無一而不備。上而天象、地輿、歷算、音樂、考禮、行師、刑律、農政,下至射御、醫藥、奇門、王遁,滿蒙、西域、外洋之文書字母,殆無一而不通,且無一不創立新法,別啓律途。後來高才絕藝,終莫能出其範圍。”

康熙的一生存在哪些爭議?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第2張

人物爭議

死因爭議

被害說

著名清史專家孟森認爲,康熙當年的病情並不重,突然死亡,不能不使人生疑。曾身臨其境的意大利人馬國賢記載:“駕崩之夕,號呼之聲,不安之狀,即無鴆毒之事,亦必突然大變,可斷言也。”

也有人相信官方記載。《清聖祖實錄》記:十三日康熙病情加劇,命速召諸子至御榻前,傳位於雍正。還說康熙晚年曾命雍正代行郊祀大典,可見康熙選定的繼承人就是雍正。中還說,康熙彌留之際皇四子“進一碗人蔘湯,不知何故,聖祖皇帝就崩了駕”,胤禛即位當了皇帝。也就是說,是雍正將其父毒死的。

據當時在暢春園的意大利人馬國賢回憶說:皇上駕崩的夜間,園內有呼號之聲,不安之狀。這就是說,即使沒有投毒之類事,但肯定也發生了“突然大變”。野史中還有一種說法,傳說康熙臨終時召大臣入宮,久無人至。猛地一睜眼,發現皇四子胤禛立在跟前,大怒,摘下自己所佩玉佛珠擲向胤禛。不久,康熙便駕崩了。胤禛拿出經過篡改的遺詔,向諸兄弟及文武百官宣佈父皇已經傳位給自己,並以佛珠爲證。

正常死亡

當然,也有的專家根據官方史書,尤其是根據雍正刪改的《聖祖實錄》,認爲康熙屬於病死。康熙自四十七年冬開始,疾病纏身,衰老體弱,心悸幾危,右手失靈,頭暈、腿腫,“稍早起,手顫頭搖,觀瞻不雅”,“心跳之時,容顏頓改”,可能患老年心臟和血液循環方面的疾病,死得比較突然。

晚年怠政

康熙末年,貪官污吏,無視民瘼,懈怠公務,“念念只營功名,時時只顧身家,刻刻只慮子孫,而國家之安危,民生之休慼,毫不相關”。吏治之腐敗廢弛幾乎不可救藥。 [162] 康熙帝晚年,上到輔政大臣、總督巡撫,下到總兵守備、知府知縣,乃至書吏衙役、八品“老農”,污吏贓官,腐敗的亂相叢生。因此,整飭吏治成爲繼任者雍正帝不得不做的事情。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