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廣難封出自什麼地方 李廣難封是因爲漢武帝有偏見嗎

李廣難封出自什麼地方 李廣難封是因爲漢武帝有偏見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李廣難封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李廣難封”出自王勃的《滕王閣序》,其中寫道: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意思是說馮唐空有一身才華卻無緣施展,等到機會來時卻垂垂老矣,李廣軍功顯赫卻始終沒有封侯。王勃是想借此典故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的確,李廣作爲西漢名將,一生戰功赫赫,卻始終未能封侯,令人遺憾,也令人費解。到底是李廣的功勞達不到封侯的條件,還是漢武帝對李廣心存偏見呢?我們先看看一代名將李廣,到底立下了哪些軍功?自古英雄出少年。將門之後的李廣,少年時期就已聲名遠播。李廣的先祖李信是秦國名將。李家世代習武,尤善騎射,李廣的箭術更是出神入化。

李廣難封出自什麼地方 李廣難封是因爲漢武帝有偏見嗎

公元前166年(漢文帝十四年),匈奴大舉入侵蕭關,十六歲的李廣以良家子弟應徵入伍抗擊匈奴。李廣精通騎射,一入伍就崢嶸顯現、出手不凡。他射殺匈奴近百人,斬匈奴首級二十有餘,被破格提拔爲漢中郎。隨後,擔任漢文帝的親軍侍衛,又多次立功。在漢文帝狩獵時,李廣與猛獸赤身肉搏,漢文帝十分讚賞李廣的威猛,說:你若生在高祖時代,封個萬戶侯也不在話下。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景帝時期,李廣迎來最風光得意的時刻。漢景帝時期爆發七國之亂,李廣任驍騎都尉,在昌邑城下奪取叛軍軍旗,立了大功,更加名聲顯揚。調任上谷太守,天天與匈奴交戰,匈奴人聞之色變。

匈奴每次侵犯漢朝邊境時,都要繞開李廣的防區。在擔任上郡太守時,漢景帝的親信宦官來邊境督戰,差點被匈奴人射死,李廣帶着一百騎追擊匈奴人,射死兩人,活捉一人。返回時,遭遇匈奴大部隊,他命令士兵下馬解鞍,以此迷惑敵人。匈奴人以爲有伏擊,不敢靠前。李廣還一箭射死了匈奴出陣試探的白馬將軍,嚇得匈奴人連忙退軍。後來他陸續擔任邊郡、陵西、雁門、代郡、雲中太守,因無一敗績且作戰英勇、箭法精準而享有“飛將軍”的盛譽。匈奴人既害怕他,又敬重他。漢武帝時期,李廣英雄遲暮,雖壯心不已,但已不復當年之勇。漢武帝繼位後,李廣調任未央宮禁衛軍都尉。

李廣難封出自什麼地方 李廣難封是因爲漢武帝有偏見嗎 第2張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元光二年),漢武帝在馬邑埋伏重兵,意圖圍殲匈奴,但匈奴大單于臨近埋伏圈時生疑,火速退兵。李廣當時任驍騎將軍,隨軍參與合圍,但無功而返。從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起,漢武帝全面對匈奴作戰,衛青橫空出世,屢建奇功,打得匈奴“六畜不蕃息、嫁婦無顏色”。隨後,霍去病又異軍突起,打得匈奴“漠南無王庭”。而恰恰在長達十年對匈奴作戰的關鍵時期,漢武帝考慮李廣年邁,未派他參與戰鬥,所以李廣一直都是旁觀者。直到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對匈奴開展漠北大決戰的時候,李廣多次請戰,漢武帝才委派他爲前將軍。

主帥衛青也認爲李廣年邁且戰法過時,讓李廣配合右路軍作戰。李廣不服,率軍從東路繞道,抱着必死的決心想和大單于主力決戰。可是上天並未給李廣這個機會,他在繞道過程中竟迷路了,等找到大部隊時,衛青已經大勝而歸。衛青派人詢問迷路的緣由,李廣羞愧萬分,爲免受其辱就拔刀自刎了。李廣時運太差,雖有軍功但終究無緣封侯。實事求是地講,在漢景帝時期,李廣就已經達到了封侯的條件。但是,他的時運太差了。吳楚七國之亂的時候,李廣隨太尉周亞夫平定叛亂。在七王之亂中,他立下兩大奇功。一爲守城之功:他作爲樑王的主將,在極度危險的形勢下堅守睢陽數月,幾乎彈盡糧絕,叛軍卻久攻不下,爲周亞夫組織反攻創造了條件,贏得了時間。

二爲奪旗之功:在反攻叛軍最重要的據點昌邑城時,他率軍衝入敵陣,以一當十,竟奪得叛軍主帥軍旗,徹底瓦解了叛軍軍心,贏得了最關鍵的反擊戰。僅這兩項戰功,李廣就完全超越了封侯的條件。但悲劇的是平叛之前,李廣被調到了樑王麾下,接受了樑王的將軍印。從名分上講,他成了樑王的屬下。如果樑王不舉薦,即使李廣有再大的功勞,漢景帝也不能繞過樑王給李廣封侯。可問題恰恰在於,心直口快的李廣把樑王得罪了。七國之亂時,漢景帝爲平息叛亂,不得不倚重他的親弟弟樑王劉武,甚至還親口承諾過:若平息叛亂,將立樑王爲太子。樑王也因此特別賣力。

平叛結束後,樑王想讓李廣繼續留在麾下,並許諾他登基後讓他當大將軍。李廣不僅沒有答應,還勸樑王不要有非分之想。這件事讓樑王很不痛快,故而在軍功簿上沒有推薦李廣封侯。就這樣,李廣錯過了最重要的封侯的機會。不過,當時的李廣還很年輕,也沒太在意,認爲以後封侯的機會還很多。李廣戍邊時期,雖贏得飛將軍稱號,匈奴人談之色變,但他並沒有主持過大規模的軍事戰役,因此這個時期的李廣是無法通過軍功封侯的。到了漢武帝時期,他擔任未央宮禁衛軍都尉,長達八年之久。等到漢武帝發動對匈奴作戰時,李廣已經五十多歲了。可是這個時期,橫空出世異軍突起的衛青和霍去病太閃耀了,在他們面前,李廣幾乎就成了多餘的人。

李廣難封出自什麼地方 李廣難封是因爲漢武帝有偏見嗎 第3張

在參與對匈奴作戰時,不但無功,還鬧了很多笑話。漢武帝是否心存偏見,故意刁難李廣呢?漢武帝一生尚武,對武將的偏愛遠遠勝過文臣。據史料統計,漢武帝在位54年,一共封侯八89人,其中將軍封侯者53人,匈奴及其他少數民族降漢封侯者29人,而其他非軍功封侯者只有7人。可見,漢武帝對有軍功者是極爲厚待的。漢武帝對李廣沒有偏見,更不存在故意刁難之說。漢武帝一繼位,就任命李廣爲未央宮禁衛軍都尉,皇宮大內的安全、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託付給了李廣,可見漢武帝是非常重視也非常信賴李廣的。可是,衛青、霍去病太優秀了,他們的新謀略、新戰法、新理論確實要甩李廣幾條大街。

特別是在馬邑之圍的時候,李廣錯失絕佳的戰機,讓匈奴單于白白溜走。而漠北大決戰時,李廣也竟然迷路,確實鬧了一個天大的笑話。那漢武帝怎麼不念及景帝時期李廣的功勞,特別開恩照顧一下老同志呢?漢景帝沒有給李廣封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樑王沒有推薦,另一方面是李廣自身的問題,他長久未能封侯後,到處找人訴苦抱怨,搞得世人皆知,讓漢景帝很被動。漢武帝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自然有自己高超的政治智慧。漢景帝未給李廣封侯,其中的原因漢武帝是心知肚明,自然也不會得罪先皇來替李廣翻案。要封侯,就要拿出真本事,軍功要憑數據說話。

漢朝憑軍功封侯,需要滿足幾個硬性的條件:一、斬殺或俘房敵方高級將領;二、率部斬敵首級過千;三、指揮重大戰役取得重大勝利:四、父親立功而死,兒子承襲軍功。可是在漢武帝時期,李廣確實沒有什麼戰功能拿得出手,沒有一項符合條件。更何況,軍功封侯是激勵將士們奮勇殺敵的動力,漢武帝怎麼可能在大戰之期去違背原則呢?總結:對李廣而言,終生未能封侯,確實是一件挺遺憾的事。但對於後人來講,不管封侯與否,都不影響李廣的英雄形象。從李廣的歷史地位來講,他是漢匈對戰中第一個讓匈奴人懼怕的對手,一掃西漢開國以來對抗匈奴的頹勢,爲後續漢武帝討伐匈奴樹立了信心。

有時候,遺憾也是一種美。正因爲李廣終生未能封侯,也讓後人對他增添了很多同情和關注。再加上李廣最後自刎而亡,保全了英雄的氣節,更增加了悲壯的色彩,從而讓後人對他更加崇敬和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