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西遊記裏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有什麼不同?

西遊記裏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有什麼不同?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西遊記》第12回“玄奘秉誠建大會觀音顯像化金蟬”中描寫,觀音菩薩奉如來佛旨,來到東土大唐,得知唐太宗宣揚善果,選舉高僧,開建水陸大會,便化作一僧人,賣袈裟和錫仗。唐太宗計劃買下袈裟和錫仗,給正在講經的玄奘和尚。菩薩說,貧僧有願在前,果有敬重三寶,見善隨喜,皈依我佛,不要錢,願送於他。今見陛下明德止善,敬我佛門;況又高僧有德有行,宣揚大法,理當奉上。便將錦襴袈裟和九環錫杖送給了太宗皇上。於是唐太宗將袈裟送與玄奘,神采奕奕的玄奘穿上袈裟正講談佛法,觀音菩薩來到經堂,說道,你那法師講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王者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當唐太宗興奮地問大乘佛法在何處時,觀音菩薩說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然後飛上高臺,踏着祥雲,直至九霄雲上。

西遊記裏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有什麼不同?

在小說裏,唐僧是爲了唐太宗取得大乘佛教經典,不畏艱辛西行取經的,也成了唐僧所遇到九九八十一難的直接原因。明顯反映出作者對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的不同態度。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有什麼本質不同?小說借用觀音菩薩的話說明大小乘佛教的不同特點,應該說並不十分準確。真正說清大小乘佛教的區別和特點並不是幾句話可以說清楚的。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是佛教的兩大宗派。嚴格地說,大乘佛教實際上是北傳佛教自己的稱謂,南傳佛教並不同意這樣的說法,因此現在佛教界一般把小乘佛教稱之爲南傳佛教,把大乘佛教稱之爲北傳佛教。大乘佛教是經阿富汗等西域諸國,傳到中國、越南、朝鮮和日本的。小乘佛教主要流傳在斯里蘭卡、泰國、緬甸、老撾、柬埔寨等國,以及我國南方傣族等少數民族的。

什麼是“乘”?所謂“乘”是指古代乘載的車子。如中國戰國時期將“千乘之國”稱爲大國。即:具有一千輛以上戰車的國家,這是大國的象徵。大乘就是大的車子,是載人多的車子。小乘就是小車子,是載人少的車子。因此,大乘佛教在教義上重視利他(利益大衆的行爲),小乘佛教着重自我的解脫。注重通過自己的修行,徹底擺脫六道輪迴之苦,斷除煩惱,滅絕生死。小乘佛教又稱聲聞乘,這是因爲小乘佛教着重在聞佛之教始得開悟的緣故。所謂聲聞是指弟子了。大乘佛教特別發揚了菩薩行的人生觀,要求修行者抱着廣大的志願,不僅要使自己擺脫六道輪迴之苦,還要將一切衆生一起從苦惱中救度出來,而得到最終的安樂(自度度他)。同時,大乘佛教在滅諦上進一步強調“無住涅槃”,能夠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能在因緣生滅的世界中,永無休止地安處在涅槃的境界。大乘佛教可以運載廣大衆生到達“涅槃”彼岸。

按照佛教傳說,佛陀在“涅槃”前,弟子們都爲即將失去導師而悲痛。佛陀教弟子們不放棄努力,依靠自己,以教法爲導師。那麼什麼是教法呢,當然就是佛祖每次給衆比丘宣講的佛法了。

在佛“涅槃”後,佛的弟子集中了五百比丘,對他的教法作了統一的整理。在大迦葉的主持下,在王舍城,對佛的教誨進行了第一次結集。由“執律第一”的優波離誦律,由“多聞第一”的阿難誦經,然後,合誦認可。這就是最初的經藏和律藏。這以後又出現了佛教論師解釋“經”的“論”,形成了“論藏”。“三藏”和起來就是佛教經典。在《西遊記》中,唐僧爲什麼經常被稱作三藏呢,是因爲唐玄奘精通經藏、律藏、論藏,因此被稱之爲三藏法師,簡稱爲三藏。

當初佛在佈道的時候,由於佛的弟子來自社會各個階層,情況不同,文化修養不同,佛只能因材施教,相機說法。這就造成了每次說法不一樣。弟子們或因佛說法的時機不同而聽受的不同,或因個人的根性、專長和學修方法的不同而解悟的不同。這就給教團分裂留下了種子。佛寂滅後,隨着形勢的變化,僧團內部的矛盾愈演愈烈。到佛寂滅百年時,就有了毗舍離城的第二次結集,造成了佛教的根本分裂。

佛教最初分裂爲上座部和大衆部兩大派,這是佛陀逝世後約一百多年的事。直接引起分裂的原因是由於僧衆們在戒律問題上的爭執。按南傳佛教史書記載,一位西方波利族比丘耶舍,遊化到東方的毗舍離城,看見東印度跋祗族比丘勸令在家的信徒佈施金錢,作僧衆購買所需之用。他認爲比丘接受金銀不合戒律,於是提出異議,受到跋祗族僧衆擯斥。

耶舍便往西方各地邀請西印度上座部七百比丘們雲集在毗舍離城,對跋祗族提出十條新戒律重新審定,宣佈包括“乞受金銀”在內的“十事”爲非法。以耶舍爲首的諸長老是在僧團中有地位的領導階層,他們組成了佛教“上座部”;堅持改革教義的一派則組成了“大衆部”。當然,兩派的矛盾除了戒律方面的爭論外,兩派爲學的精神不同也是主導原因。上座部嚴格持守戒律,致力於修習禪定,注重自己內心的修持。大衆部則廣學多聞,致力於弘揚教法,注重接引羣衆。這兩種不同的精神,不僅引起了戒律問題的爭論,而且促使後來佛教在教理上、學說上的不同發展。

大衆部成爲以後興起的大乘佛教的先驅。因此,嚴格地說,將大乘佛教稱之爲北傳佛教,或大衆部佛教;將小乘佛教稱之爲南傳佛教或上座部佛教更爲準切。

應該說,佛教經典《阿含經》大體上反映了佛陀言教的原貌,屬於原始佛教。大乘佛教的一些理論和觀點已經與原始佛教發生了很大變化。

大小乘佛教在精神和實質上主要分歧概括如下:

1、在對待佛的問題上,大乘佛教把佛神化了,建立了法身佛與三世諸方佛的觀念。在《華嚴經》中描寫了一個莊嚴美麗的佛的世界。強調依靠佛的神恩和他力得救,而把佛視爲超人的存在。奉其爲全智全能的最高人格神,彼岸世界的統治者。十方三世有無量無數的諸佛。佛是各個世界和極樂國土的主宰者。大乘佛教認爲,釋迦牟尼佛是化身而不是實身,佛陀的實身是積累了極長時期修行而成的;佛陀的色身、壽命和威力都是無邊無際的;佛陀永遠化度衆生無有疲厭。而由上座部分離出的最大的一部——說一切有部則不承認自己是“小乘”,不承認釋迦牟尼是化身佛之說,認爲釋迦牟尼佛是覺着、教主、傳教師,是一個普通的覺悟者。認爲世界上的佛只有一個,那就是釋迦牟尼佛。

2、在追求的目的上,大乘佛教以成佛爲目的,致力於一切衆生的解脫。以菩提(覺悟、智慧)爲目標,指斥原始佛教(小乘)只求個人解脫。而原始佛教(小乘)以追求成就阿羅漢爲目標。小乘所追求的積累功德,經過艱苦的努力,最後達到涅槃境界。這種自我解脫,偏重於斷除煩惱,滅絕生死。

3、在修行方法上,原始佛教(小乘)認爲:人生痛苦的原因在於人生的本質,由於種行爲(業)和種種煩惱(惑)而產生的,應當追求斷業滅惑,不使其再生。因此主張個人遠離社會,想解脫必須出家,過禁慾生活(直到如今,南傳佛教國家還有許多青年出家作一年或幾年比丘,然後再還俗)。而北傳佛教(大乘)則重視主觀求道的願望,而不是單純講業報。不僅重視個人修養,而且還注重人際關係。強調菩薩行,也就是利他的實踐活動。大乘佛教用菩薩的觀點代替了涅槃觀點。著名學者季羨林認爲:由出家人即不能生產物質產品,也不能生產人。長期以往,社會將無法繼續存在,人類也將滅亡。大乘佛教逐漸改變了這個弊端,想解脫——涅槃成佛,不必下這麼大力量,你只要膜拜或口頌佛號等等,就可達到目的。

4、在佛教理論上,小乘佛教認爲自己是佛教的正統。指責大乘佛教的教義是杜撰的,“大乘非佛說”。小乘佛教只承認人無我,就是沒有主宰,沒有獨立永恆的實體,而不承認宇宙是空的,而是有的(法有),這是所謂的人空法有說。佛所說的語言並不全部都是經教,佛並不是以一切因說一切法。而大乘佛教對佛說有自由解釋、發揮的色彩,他們認爲不僅人空,宇宙沒有獨立的永恆的實體,也是空的。佛所說一切言語都是隨機說法,佛以一音說一切法。

另外大乘佛教:這是不僅期求自我的完成與救濟,而且也廣泛地救助他人的自覺覺他的教法,兼顧自利與利他。它的理想就是最後能成爲自覺覺他的佛陀。所以大乘又稱爲菩薩乘或佛乘。而小乘修練得聲聞(羅漢)果,大乘修練得菩薩果、佛果也是自此而來的。

大學者季羨林還認爲,大乘是從小乘逐漸演變發展起來的。在過渡期間,大乘佛教教義是受社會政治經濟影響而形成,這些思想又深入小乘佛教教義中。小乘佛教理論對小國家很適用,而對大國(如阿育王帝國)就顯得過於狹隘,不能滿足大帝國的需要。大乘佛教強調只要真心向佛,虔誠歸依,沒有個人努力,照樣可以成佛作祖。發展到後來,甚至出現“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信仰。這樣的意識形態對大國是再有利不過了。

印度的大乘佛教和多佛土說,在中國和日本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這種變化大體上有兩條途徑,第一是形成統一大佛,第二是以衆生的心作爲佛。按照這一途徑發展的是禪宗。印度大乘佛教經典也含有反對在世間之外另建淨土的思想。禪宗最重要的奠基者六祖慧能認爲,終生只要做到無妄念,就見到佛境,進到佛地。在慧能看來,佛並不在彼岸世界,也不在身外,就在衆生的心中。這實際上是否認了在現實世界之外另有佛國世界的說法。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