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北魏時期的大乘教起義是怎樣爆發的?以及大乘教起義的歷史意義

北魏時期的大乘教起義是怎樣爆發的?以及大乘教起義的歷史意義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魏(386年—534年)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同年四月,改稱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國號爲“魏”,史稱“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稱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改革。永熙三年(534年),分裂爲東魏與西魏。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廢孝靜帝,代東魏自立,北齊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禪位於宇文覺,北周建立,北魏歷史宣告結束。 從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國至534年分裂爲止,共歷20帝(列入正史本紀者12位),享國148年。北魏時期,佛教興起,佛教得到空前發展,遷都洛陽和移風易俗促進了北魏的中央集權與民族融合。因“魏”字具有美好偉大之意並且是“神州上國”之名而定爲國號,爲別於此前的曹魏政權,某些史書因此別稱爲“後魏”,但由於史學界不稱曹魏爲“前魏”,故“後魏”之稱很少使用。又以其皇室姓拓跋,後改姓元,故又別稱拓跋魏、元魏。

北魏時期的大乘教起義是怎樣爆發的?以及大乘教起義的歷史意義

大乘教起義

北魏時期以宗教爲旗幟的規模最大的人民起義,又稱法慶起義。北魏佛教盛行,而僧人內部政治﹑經濟地位相差懸殊。孝文帝即位後,佛教內部的派系鬥爭日益明顯地表現爲社會階級的鬥爭。最高統治者有時支持某些僧侶講道說法,又嚴禁另一些僧侶聚徒傳教。部分僧侶頌揚明君有道的同時,另一些僧侶卻公然毀寺燒經,舉兵造反。延興三年(473)沙門慧隱反。太和五年(481)沙門法秀於京都平城舉事,參加者有官僚大族,更多的是平民和奴隸。十四年,沙門司馬惠御自稱聖王,起兵攻克平原郡。延昌三年(514),沙門劉僧紹起兵於幽州,自稱淨居國明法王。這些叛逆往往也是宗教上的異端,遭北魏政府的殘酷鎮壓。在劉僧紹起兵失敗後一年,爆發了更大規模的大乘教起義。

北魏時期的大乘教起義是怎樣爆發的?以及大乘教起義的歷史意義 第2張

延昌四年六月﹐冀州(今河北冀縣)沙門法慶﹑惠暉在勃海李歸伯的支持下﹐率鄉人起兵於武邑郡之阜城。法慶以歸伯爲十住菩薩﹑平魔軍司﹑定漢王﹐自號大乘。義軍攻克阜城﹐殺縣令﹐於煮棗城(今河北棗強)大敗州軍﹐斬樂陵太守崔伯驎。又回師北上﹐圍勃海(今河北南皮北)﹐克郡城。義軍發展迅速,衆至五萬餘。他們傳言“新佛出世﹐除去衆魔”﹐燒寺院﹐焚經像﹐殺僧尼。州軍人無鬥志﹐屢被挫敗。七月﹐北魏以元遙爲徵北大都督﹐率軍十萬﹐東下冀州。冀州刺史蕭寶夤啓用當地豪強勃海李壁、封隆之等﹐會同長樂太守李虔﹐率州軍配合元遙大軍鎮壓起義。同時﹐北魏還派遣冀州大族清河張始均爲行臺﹐與勃海封津﹑高綽等在陣前招降。九月十四日﹐義軍兵敗﹐法慶﹑惠暉及頭領百餘人被捕殉難﹐義衆被屠殺者以萬數。北魏又派酷吏谷楷至冀州搜殺義軍餘衆﹐李歸伯約在此時被俘犧牲﹐百姓受害者甚多。大乘餘部被迫渡漳水入瀛州。熙平二年(517)正月﹐義衆突入州治趙都軍城(今河北河間),焚燒州衙﹐但終於被鎮壓。

大乘教起義延續了近兩年﹐兵鋒及於冀﹑瀛二州的武邑﹑勃海﹑長樂﹑武垣四郡﹐義衆最盛時達五萬餘。失敗後﹐北魏政府爲了強化這一地區的統治﹐割冀州的樂陵郡﹑瀛州的浮陽郡另置滄州﹐同時給予賑恤﹐減免兵調﹐藉以緩和矛盾﹐防止起義再起。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