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揭祕:長平之戰的失策毀在紙上談兵的趙括手上嗎?

揭祕:長平之戰的失策毀在紙上談兵的趙括手上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平之戰的故事大家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長平之戰的失策,真的是毀在紙上談兵的趙括手上嗎?也有專家表示,其實我們錯怪了他千年,不妨讓我們來看看原因。

首先,“紙上談兵”不應該成爲一個黑點。至少趙括熟讀兵書,總比沒有任何經驗的大老粗要強,而過去的名將,韓信和霍去病,同樣是年輕時期,沒有任何經驗,卻能夠大破敵軍,也能說明一個問題。

而一場戰爭的勝負,不但看戰場上的計謀,比拼的,同樣是兩個國家的實力,先不妨來看下兩個國家的綜合底蘊。

公元前350年,秦國進行了商鞅變法,國力大幅度的加強,秦昭王期間,加強了對外擴張的腳步,垂沙之戰,大敗楚軍,伊闕之戰,橫掃韓魏兩國,華陽之戰,再次攻破了魏國主力。兼併巴蜀的秦國,不再拘泥於西北邊陲,而是有了豐富的土地和人口。

再說趙國,三家分晉之後,趙國也在趙武靈王的帶領下走向強大,公元305年,趙武靈王完成胡服騎射,軍事實力突飛猛進,多次擊敗他國,攻城略地。有着僅次於秦國的強大實力。這自然也成爲了秦國想要東進的眼中釘。

揭祕:長平之戰的失策毀在紙上談兵的趙括手上嗎?

然而趙國比起秦國,卻有一個致命的漏洞,那就是農業薄弱。秦國的土地,大部分處於平原,豐碩肥沃,物資充足,而且商鞅變法的改革,輻射到了整個產業,獎勵耕戰,更是加強了生產力的集中,趙國呢?他們地廣人稀,耕地比起秦國要少了很多,《史記·貨殖列傳》也記載,趙國人“地邊胡,數被寇,人民矜懻忮,好氣,任俠爲奸,不事農桑”,而且到了趙武靈王期間更是變本加厲。可以說,秦趙兩國有點像冷戰期間的美蘇,趙國雖然實力強大,然而基礎工業偏弱,糧草恰好是最爲重要的一個問題。

公元前262年,因爲上黨地區的爭端,秦昭王正式命令60萬大軍,進攻趙國。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長平之戰的時候,秦軍的人口數量在600萬左右,可以說這次是傾國之兵,明顯是打算和趙國決一死戰,徹底剿滅這個強敵,而趙國當時的人口在350萬左右,也組織起45萬大軍進行迎敵。或者大家會對軍隊數量感到吃驚,其實他們的大軍當中也包括了運糧的民夫,但是不管怎麼說,兩國的壯勞力都空前動員起來。趙國的參戰比例甚至還要高於秦,耕地也就沒人種,麥子也沒有人收。

揭祕:長平之戰的失策毀在紙上談兵的趙括手上嗎? 第2張

儘管是秦國發起的進攻,然而最先熬不住的是趙國,根據典籍記載,趙國先是找到齊國借糧,然後魏楚紛紛找了一通,可是,沒有人願意把糧食借給趙國,這裏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就是秦國的準備工作做得好,長平之戰前期,迫於壓力趙孝成王派遣使臣去求和,結果秦國熱情招待,同時邀請各國在秦國的大使作陪,對於五國而言,他們自然認爲秦趙會停兵,在這個時候借糧草給趙國,反而得罪了秦,而秦轉過背,又在暗地拒絕了和談。第二個原因,對於大部分國家來說,秦國野心很大,趙國同樣是一個刺頭,爲何不讓他們兩強相爭,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呢?

因此在長平之戰,五國始終沒有給趙相對應的支援。而廉頗也在這種情況下,帶兵出征了,他其實心裏也明白,最好速戰速決,於是主動出擊打了幾場戰爭,結果是怎樣的?當年4月,秦趙交戰,秦國偵察兵斬殺了趙軍裨將茄,6月,秦將王齕率軍進攻,攻破趙軍陣地,擊敗趙將廉頗,斬殺趙軍四名都尉,趙國的兩個重要據點二樟城和光狼城均被秦軍攻佔。7月,趙國的軍隊築起圍牆,龜縮在營壘裏不敢應戰。於是,秦國軍隊發起強攻,攻佔下趙軍西邊的營壘,斬殺趙軍兩名都尉。

經過這幾場交鋒,廉頗徹徹底底明白,再跟秦國打下去,就是死路一條,隨即堅守不出,然而後面的趙王也着急啊!大夥都在前線打仗,糧草就要吃光了!於是愈發催促廉頗出戰。另外一邊,秦軍也不太願意等,他們沒有趙國難受,同樣也不輕鬆,在趙國國內散發留言,就這樣,趙王索性死馬當活馬醫,換上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趙括,看能不能打破目前的絕境。

揭祕:長平之戰的失策毀在紙上談兵的趙括手上嗎? 第3張

而趙括倒也忠實履行了趙孝成王的話,堅決出擊,從而掉入了白起的圈套。最終趙括率領勇士突圍不果,從而用生命的代價承擔了這場戰爭的失敗,而秦軍也傷亡慘重(損失20萬人),多少還是能看出趙括一些實力的,坦率的說,這場戰爭,趙括要承擔主要責任,然而將全部責任丟給他,那也趙括也有點太冤枉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